當今時代,匠人文化、匠人精神是傳統文化的重要内涵已經成為共識。不僅如此,古代文人士大夫也同樣持有此觀念。但在儒家思想中又有孔子格言“君子不器”,古代匠人在政治地位上甚至連普通平民都不如。華夏文化究竟是自相矛盾,還是内在邏輯上有其統一性呢?這是一個需要認真探究的問題。
通常認為,匠人精神是進入近代社會以後,随着工業時代的到來,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才逐漸被從傳統工匠行業和人群中提煉出來的。匠人精神甚至被納入中國近代化的視野下進行考察。比如“了不起的匠人”、“大國匠人”這類紀錄片受到觀衆的極力歡迎。像近期《三聯生活周刊》刊登的關于上陽台酒的文章對其匠人精神表現出高度熱忱。
實際上,古人雖然沒有專門提出匠人精神這個詞,但是匠人的敬業行為同樣受到古人的高度重視。
比如《周禮》作為儒家重要經典,書中專設《考工記》一篇,且并不是簡單地客觀描述,甚至将其所做之事提高到“聖人之作”的地位。文中講到:
“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煉金以為刃,凝土以為器,作車以行陸,作舟以行水,此皆聖人之所作也。”
智者創造對人類文明發展至關重要器物的觀念,“巧者”也即工匠将這一觀念進一步發揮并用具體技術将其轉為實際器物,将工藝代代相傳,福澤萬代。智者是聖人,工匠也被認為是聖人。對工匠、對工藝、對工藝品的高度重視是匠人精神的重要内涵。聖人是古人對道德的終極追求,由此可見古代文人對匠人的評價之高。
《孟子·盡心上》中講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孟子對匠人追求技藝上的天人合一、精益求精、精雕細琢表現出高度贊賞。《詩經·衛風》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展現了古人對于器物認真打磨,反複試驗的精神。《大學》中更進一步發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将工匠的技藝和精神上升到儒家道學的層面。
但在《論語·為政》中,孔子又言:“君子不器。”君子不應局限于對具體器物層面的認識,更應該追求更深入、更細緻、更高遠的修養。而《易經》中又有所謂“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工匠對于器物的重視,與君子高于器物層面的追求,兩者顯然并非同一層次之人。而這也通常被當作儒家或者古代文人士大夫輕視工匠、輕視工藝的體現。古代工匠的政治地位低下與之也有密切關系。
儒家文化是華夏文化的重要基礎,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觀念也多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圍繞匠人呈現的矛盾同樣也可以看作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矛盾之處。
當然,如果仔細對古人思想進行思考會發現其實這種矛盾并非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那樣無可調和。
孔子的話更多地體現為一種比喻,強調君子應該緻力于追求“大道”,追求聖人之道,追求道德行為上的純粹,而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擅長一種才藝或從事某一類行業;而且才藝或行業同樣是追求“大道”的一個重要途徑。而所謂“形而下者”與“形而上者”其實是儒家所認為的君子認識世界和人生的兩個不同階段。沒有對于“形而下者”的認識,就不可能達成對“形而上者”地思考和追求。
正如《大學》中所提到的君子認知的途徑:格物,緻知,明心,見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君子的修養、君子的抱負都要從具體的格物緻知開始。而具體行業的從事便是一個重要方式。這樣看來,儒家經典對于工匠精神的重視便順理成章了。
“技近乎道”便是對匠人精神與儒家精神或君子之道合一的精确描述。匠人精神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當之無愧。
匠人精神不僅反映在古代匠人的如琢如磨,同樣在現代社會有明确體現。比如前文中提到的上陽台酒,從茅台鎮嚴選優品基酒,又經過大師級專家勾調,在酒水的選、調、藏方面都有獨到的理念。而且其設計包裝同樣用心良苦,将大道至簡,淨雅拙樸的理念體現于瓶身、瓶貼等的包裝中。佳節之際,上陽台還會推出各種古代名畫封套,讓饋贈更有儀式感。
當今的上陽台酒與詩仙李白的“上陽台帖”交相輝映,一脈相承,口感甘潤綿柔,醇厚典雅。文人雅士之酒是其核心理念。既注重酒水的品質,又注重傳統酒文化的傳承,可謂煞費苦心,匠心獨運。
中國匠人生産的是器物,反映的是如琢如磨的精神,輸出的是華夏文化,追求的是人生大道。匠人精神貫穿古今,傳統文化恒久流傳。#上陽台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