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岸綠,白鶴戲水,人文景觀相映成趣,化州“三江六岸”綜合整治工程建設成效凸顯,百裡風景畫卷、橘州文化客廳徐徐鋪展開來。
化橘紅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穩步推進,“百果飄香”美麗鄉村風貌示範帶、機場大道鄉村振興示範帶、羅江碧道休閑景觀帶等優質要素,串珠成鍊,聚點成面,“南粵古道·橘香萬裡”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高位推進,國家級鄉村振興“化州樣闆”雛形初現。
未來,随着空港經濟區、茂名空港物流産業園、湛江吳川國際機場的建成,化州将聚力打造成為粵西“空港門戶”和面向東盟貿易的“橋頭堡”。
1月13日,茂名市縣域發展暨三大平台建設現場交流會走進化州市。跟着我們的筆尖和鏡頭,一起感受激流勇進、跨越趕超、逐“夢”發展的美麗江灣城市—化州。
城市格局巨變,空港新城接軌世界
過去30年,是工業化的30年,中國經濟的主要戰場在港口;未來30年,是科技騰飛的30年,機場地位逐漸攀升。
化州城區距離湛江吳川國際機場約30公裡,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粵西空港經濟區和茂名空港物流園落址緊貼國際機場,航空樞紐帶來的産業集聚演變,使其成為了經濟發展的強力高地。
走進茂名空港物流産業園,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撲面而來。空港物流産業園是空港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空港經濟區核心啟動區。規劃總面積5410畝,一期規劃開發建設933畝,已完成土地征收1000畝、清表平整332畝、落實用地指标592畝。
為何要大動幹戈,打造一個全新的空港新城?究其根源,不難發現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牽住交通樞紐的“牛鼻子”。化州市借力貫穿境内的207國道、沈海高速、汕湛高速、黎湛鐵路,且毗鄰深茂高速鐵路、洛湛鐵路和湛江吳川國際機場,打造集航空、航海、鐵路、公路于一身的現代立體綜合空港物流中心。
其二,牢牢攥緊時代發展契機。東盟是當前我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廣東更是全國投資最熱的省份,湛江吳川國際機場被定位為面向東盟的國際機場,未來将彙聚龐大的人流物流,有效突破跨越重洋的時空距離,集聚世界各地的商機,乃至諸多領域的産業資金和先進技術,為化州乃至茂名的經濟騰飛帶來更多中堅力量。
其三,産業發展設施日臻完善。近年來,化州市以滾石上山的幹勁夯實設施,發展基礎大幅改善,實施建設重點項目127項,完成投資145.2億元,年均增長27%。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開始在化州這片熱土上摩拳擦掌,勢必幹出一番大事業。
目前,物流産業園的核心項目可謂百花齊放:茂名化州保稅物流中心(B型)已獲省政府批複建設,項目首期84畝用地已落實;全國物流業務量第一的中通快遞入園建設,首期92.5畝用地已落實;順豐、京東、省郵政等國内知名大型物流企業多次前來考察洽談……
落戶在茂名空港經濟區楊梅産業集聚區的廣東東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也是瞄準化州發展機遇而來。該公司占地面積75畝,總投資1.5億元,專注智能環保科技和新型裝配式建料闆塊,一期建成投産。整體項目建成後,年産值将達3.5億元、稅收2500萬元、增加500人就業。這必将為推動茂名市建築業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新動能。
此外,空港新城“一園多區”初見成效。楊梅産業集聚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園區規模不斷擴大,河西産業集聚區發展成為全國羅非魚重要加工出口基地,官橋産業集聚區完成征地2200畝。
現代農業集聚,鄉村振興蹚出新局
考察期間,與會人員在化州市新安鎮新塘村停了又停,看了又看,贊不絕口。
“作為土生土長的化州人,沒想到這幾年家鄉變化這麼大”,與會人員李先生豎起了大拇指。
随着鄉村振興的号角吹響,新塘村舊貌換新顔,正在建設成為“淨、潔、綠、美”的生态宜居美麗鄉村。
新塘村全面實施“退桉種果”行動,完成“退桉種果”2000畝、土地流轉1200畝、農業托管服務1000畝,守住了綠水青山。同時,依托20公裡“百果飄香”美麗鄉村風貌示範帶,重點推廣種植紅寶石青柚,打造新塘“青柚村”。
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根本。新塘村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産業,延長農業産業鍊,讓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通過建設水果分揀中心,引入水果深加工項目,構建特色水果産業體系。
有了優質的産品,如何打通農産品上行“最初一公裡”?如何解決農産品買賣難的問題?智運快線給出了完美的答案。
原來,早在2017年,化州市新安鎮就建成了智運快線,并在2019年正式投入運營,通達新塘村,為村民提供配送服務。
智運快線由民營科創企業中保斯通集團研發并運營,以低空架設鋼纜索道作為軌道,利用雲端系統控制、自帶動力穿梭機在索道上行駛運輸貨物。通過智雲快線,村民可以實現在村級基站收件、寄件,且能通過自提櫃實現24小時收發快遞。
據介紹,有了智運快線,再加上新塘村的合作社利用電商渠道直接對接消費者,大大減少了農産品的流通環節,農戶的種植利潤自然上升,番石榴零售價最高漲了10倍。
位于新塘村委會西北面的太平塘村,也有了“新”的發展思路。該村結合村落自然環境,打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安逸民宿,名宿在設計中融入了粵西俚人民居元素,包含展廳、多功能會議廳、咖啡吧、餐廳以及18間客房等民宿設施。
安逸民宿落地建成,有效帶動了群衆自發改造民房和風貌提升,積極發展民宿産業,促進農民增收緻富。該項目預計直接産生年經濟效益超過300萬元,每年為地方帶來消費500萬元,并帶動地方農産品以及文創銷售額500萬~700萬元,可提供100人就業。
這隻是化州鄉村振興發展一個縮影。
縱觀百越腹地,大美橘洲,新安鎮高分通過了國家農村綜合改革标準化試點終期驗收,平定鎮獲評國家農業産業強鎮,官橋鎮列入城鄉融合發展省級試點。農業社會化服務生産托管模式更是走在前列,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的全國推廣典型。
接下來,化州市将發揮新塘村的示範效應,全力整合化橘紅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以及“百果飄香”美麗鄉村風貌示範帶、機場大道鄉村振興示範帶、羅江碧道休閑景觀帶等優質要素,高位推進“南粵古道·橘香萬裡”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加快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構建“以點為基、串點成線、連線成片、聚片成面”鄉村振興新格局。
生态環境向好,全力打造美麗江灣城市
冬日裡的化州,微風和煦。一幅藍天白雲、水清岸綠、生态和美的高顔值畫卷鋪展開來。
“目前,我市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全市水生态環境質量持續向好,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标率100%,森林覆蓋率達47.4%,建成農村污水處理設施642個。”化州市有關負責人和考察團分享了一組數據。
甘甜的水質、清新的空氣、優美的環境,這是人民群衆最樸素的願望和期待。生态環境保衛戰的持續深入,讓碧水藍天綠地常駐化州,這也是化州全市人民不懈奮鬥的結果。
近年來,化州市把生态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系統精準科學治理山水田林湖草,持續打好碧水、藍天、淨土保衛戰,全面建成20座鎮級水質淨化廠,完成禁養區養殖場、入河排污口整治和14宗中小河流治理項目。鑒江江口門國考斷面年均值達Ⅱ類水質,羅江橋國考斷面年均值達Ⅲ類水質,出色完成了國家、省、茂名市下達的斷面水質約束性指标任務。
為鞏固和提升鑒江羅江碧水清流品質,化州市充分依托“三江六岸”得天獨厚的資源,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建城的經營理念,挖掘深厚曆史文化底蘊,深入推進“三江六岸”綜合整治工程建設。
先後建成“鑒江畫廊”碧道14.3公裡、濱江公園5個、親水平台24個、音樂噴泉觀景台3個,以及音樂噴泉、水簾幕、文光塔等設施,形成碧水清流繞城、藍天青山倒映的美景,并緻力将其打造成和美化州紐帶、百裡風景畫卷、橘州文化客廳,展示化州“城市文脈”和“千年古郡”的靓麗名片。
縣域發展現場交流會化州站,看到了這座城市發展的迅猛勢頭,城市魅力持續增強、産業轉型升級飛速、鄉村振興闊步挺進、群衆福祉日益增進、發展内生活力迸發。
化州市将按照茂名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确定的“打造粵西空港門戶、特色産業強市、縣域經濟綜合發展先行市”目标定位,以“跳起來摘桃子”的勇氣和毅力,凝心聚力、埋頭苦幹、勇毅前行,努力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賽龍奪錦”,開啟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撰文】鄧美芸
【供圖】化州市人民政府
【作者】 鄧美芸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