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跟在一樣的字

跟在一樣的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5 20:02:03

從“的”字說起

陳春文

跟在一樣的字(從的字說起)1

跟在一樣的字(從的字說起)2

有一次批改高一新生的作文,我發現一個學生在語言文字運用方面,有一個突出的特點,那就是通篇該分别用結構助詞“的”、“地”、“得”的地方,他全部用的是“的”字。

我發現一處,改一處,并給這個字加一個圈。後來,我發現,這個學生的作文裡加圈的字越來越多,最後一數,居然有28處。

我找到他,指着他的作文本上這些加圈的别字,耐心解釋這些詞的不同用法。沒等我說完,這個學生争辯道:“電視的字幕上也是這麼寫的。”

我說:“并非所有影視傳媒的字幕上都這樣寫。”

接着,他提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橋》,還随手從我的辦公桌上,翻開教科書裡魯迅的《阿Q正傳》,讓我看其中的一段。現摘錄如下:

(1)《再别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附注:按照現代漢語的表達,原文中的“的”字應寫為“地”字。)

(2)《阿Q正傳(第一章):那是趙太爺的兒子進了秀才的時候,鑼聲镗镗的報到村裡來,阿Q正喝了兩碗黃酒,便手舞足蹈的說,這于他也很光彩,因為他和趙太爺原是本家,細細的排起來,他還比秀才長三輩呢。其時,幾個旁聽人倒也肅然的有些起敬了……

(附注:按照現代漢語的表達,原文“鑼聲镗镗的”、“手舞足蹈的”、“細細的”、“肅然的”中“的”字現在應寫作“地”字。)

他不提,我還把名家、名作中這種原汁原味給忘了。略作停頓之後,我說:“這是名家、名作的真實記錄,他們和我們生活的時代是有距離的。”

接着,我打開《現代漢語詞典》,随便翻了幾頁,找了幾個句子中分别含有“的”、“地”、“得”結構助詞的示例給他看,學生這才啞口無言,但他的神色,看上去依然是無所适從的樣子。事後,我也陷入了沉思。

跟在一樣的字(從的字說起)3

其實,“的”、“地”、“得”這三個結構助詞的用法很容易區分:結構助詞“的”後面接名詞,如“我們的祖國”;結構助詞“地”後面接動詞,如“慢慢地走”;結構助詞“得”前面是動詞或形容詞,如“氣得說不出話來”,“高興得跳起來”等等。

從語法的角度上說,“的”、“地”分别是句子前面定語、狀語的标志,“得”是句子後面補語的标志。

“的”、“地”、“得”這三個結構助詞既然在作用上有明顯的區别,當然就不能混為一談了。

實際情況是,經常有學生将它們在書面文字中的使用不加區分,即使教師在作文裡改過,在課堂上評講過,在談話中提醒過,他們中有人還是我行我素,依然如故。

看來,這種沿傳的錯誤,在他們的意識中已經不自覺地潛移默化了,特别是媒體有些字幕的誤導,讓這種錯誤在他們的意念裡已經形成習慣,很難改變了。

在我國語言發展的過程中,曾經因這種錯誤的先導,在以後逐漸沿用成一種習慣而流傳至今的,可以說不乏其例。

例如,以前,由于醫學水平不高,人類對自身的生理結構及其機能,缺乏正确的認識,認為“心之官則思”。後來,人們才發現,人的思維器官是大腦。但“心之官則思”這種錯誤的認識,因為長期應用,而逐漸演變成一種語言表達習慣,被人們認可,并且,還在繼續使用。比如:“我知道你心裡想什麼”。

再比如,“打掃衛生”這種說法,早已司空見慣,但細細想來,“衛生”怎麼能“打掃”呢?隻是,這種錯誤的表達,不論是語意,還是表達的習慣,已被大衆化地理解并接受,所以,一直沿用至今——似乎還将繼續沿用下去。

難道我們也要讓“的”、“地”、“得”這三個結構助詞,像“打掃衛生”,像某些媒體字幕那樣,不加區分地沿用下去嗎?!

可以說,大多數人并不認可這三個結構助詞混為一談,因為它們被“大衆化”的條件還不具備,可能永遠也不具備。這正是本文立意的思想基礎。

一般地說,學生混淆“的”、“地”、“得”這三個結構助詞的用法,大緻有以下幾種誘因:

(1)教師無意中錯誤的示範;

(2)某些影視傳媒字幕的誤導;

(3)以前名家、名作的誘引;

(4)學生自己疏忽大意。

在這裡,我想順便談談有些名家、名作中出現的這種情形。前面提到的徐志摩、魯迅等人的作品中,的确有結構助詞“的”、“地”不分的情況。也許,以前人們都這樣用,是時代使然——不然,同一時代的作家,為什麼不約而同地具有這種共性呢?現今教材中複制這些字,實在是為了保持作品的原貌。

但我想要說的是,即使是名家名作,把他們原作中,現在看來是混為一談的結構助詞更正過來,有何不可呢?佳作已被公認為文化中的精品,學生又非學不可,但學生中确實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對這一類詞缺乏識辨能力——與其讓他們錯誤仿效,并繼續傳承,不如減少誘引為好。

道理很簡單:現在,再這樣使用是錯誤的(以前被認為是通用的)。如果說是為了尊重原文,這種尊重不要為好。

以魯迅先生為例,我們不會認為,因為他的某個或某幾個字,在現在看來不合時宜,而有損他的聲譽,相反,這種文化的更新、傳承,更貼近時代。

古裝現代劇改編,就是很好的證明,它沒有讓人産生不倫不類的感覺。由此可見,換掉原作中幾個、幾百個現在看來用得不妥的結構助詞,沒有影響原意,更不會影響其作品的價值或成就。這樣,學生閱讀現當代名家的作品,就不會受到結構助詞混淆的負面影響,豈不美哉!

可能有人擔心,更換名作中現在看來不合時宜的語言要素,原作不是被篡改了嗎?

名家作品的原貌,當然要保留,但隻留給專門從事研究工作的學者和專家,而不需要大面積地呈現在教材中!因為這種負面影響根深蒂固,識辨能力不強的人,或許會受害終生!這種事豈能小看!

因此,我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入選教材的古詩文的通假字,可以用所通的字直接替換。這樣,學生可以少花心思,去識記這些因為古今語言文字發展變化,而人為設置的知識點。果真如此,“減負”又落到了實處!

以上建議,權作參考。

跟在一樣的字(從的字說起)4

跟在一樣的字(從的字說起)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