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玉字怎麼講解

玉字怎麼講解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16 11:48:44

《說文:玉部》:“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像三玉之連。丨,其貫也。凡玉之屬皆從玉。”

譯文:玉,美好的石頭。它有五種美德:潤澤而溫和,是仁人的比方;從外部觀察紋理,可知内部真性,這是義士的比方;玉聲舒展飛揚,傳播而遠聞,是智士的比方;甯折不撓,是勇士的比方;銳廉而不奇巧,是廉潔之士的比方。字形像三塊玉片的串連。丨,像玉串的繩索。 大凡玉的部署都從玉。

《說文》部首,象形字。今為玉部。

玉字怎麼講解(說文解字玉玉字怎麼寫)1

甲骨文玉的字形象玉塊連接在一起的樣子,上下都露出系玉的繩頭。連接的玉三塊、四塊、五塊不同,後規範為三塊。楷書為了和王區别,在右邊加了一點,寫作“玉”。

傳說盤古開天辟地,女娲用黃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職,子民安居樂業,四海歌舞升平。後來共工與颛顼争帝位,不勝而頭觸不周之山,導緻天柱折,地維絕,四極廢,九州裂,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洪水泛濫,大火蔓延,人民流離失所。

女娲看到她的子民們陷入巨大災難之中,十分關切,決心煉石以補蒼天。于是她周遊四海,遍涉群山,最後選擇了東海之外的海上仙山—天台山。天台山是東海上五座仙山之一,五座仙山分别由神鳌用背駝着,以防沉入海底。女娲為何選擇天台山呢,因為隻有天台山才出産練石用的五色土,是煉補天石的絕佳之地。于是,女娲在天台山頂堆巨石為爐,取五色土為料,又借來太陽神火,曆時九天九夜,煉就了五色巨石36501塊。然後又曆時九天九夜,用36500塊五彩石将天補好。剩下的一塊遺留在天台山中湯谷的山頂上。

天是補好了,可是卻找不到支撐四極的柱子。要是沒有柱子支撐,天就會塌下來。情急之下,女娲隻好将背負天台山之神鳌的四隻足砍下來支撐四極。可是天台山要是沒有神鳌的負載,就會沉入海底,于是女娲将天台山移到東海之濱的琅琊,就是今天日照市濤雒鎮一帶。至今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女娲補天台、補天台下有被斬了足的神鳌和補天剩下的五彩石,後人稱之為太陽神石。

女娲補天之後,天地定位,洪水歸道,烈火熄滅,四海甯靜。人們在天台山載歌載舞,歡慶補天成功,同時在山下建立女娲廟,世代供奉,朝拜者絡繹不絕,香火不斷。

女娲煉以五色石補蒼天,挽救了衆生,又将補天石多餘之石散後落在大地,“千樣瑪瑙萬種玉”由此而來。

這個神化将玉說成補天之物,可見我們民族對玉時有着特殊的喜愛。

玉字怎麼講解(說文解字玉玉字怎麼寫)2

曆史上最著名的玉石應屬和氏璧。

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今湖北省襄陽市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見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說這隻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隻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幹了,接着流出來的是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璧。

再後來就有了“完璧歸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