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為北京市市屬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原址是興建于元朝大定年間的北京孔廟,後因為文化發展的需要,改建新館,新館選址在複興門外大街16号的位置,2001年12月開工建設,2006年5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
首都博物館坐南朝北,是現代藝術與中國古典文化相結合的代表,用現代建築材料制作的挑檐兒式屋頂,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與人為善”的觀念,正面的石質幕牆象征着中國古代的城牆,整個建築微微高于長安街,台階傾斜拾級而上,體現了中國古代高台建築的風格,博物館正門外鑲嵌清代丹陛橋,頗有皇家宮殿風格,橢圓形青銅器展館斜着沖出屋頂,象征着文明破土而出。
院内東側擺放着一塊乾隆禦制碑,碑上刻着乾隆親筆書寫的《皇都篇》、《帝都篇》,對研究北京的曆史有極高的考古價值。碑南邊是竹林,竹林内有一條彎曲的小路通向博物館東門,曲徑通幽,體現了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風格。
博物館大廳内陳列着一座三門四柱七樓的牌坊,為曆代帝王廟前牌樓,1954年拆除後被保存,後存放在首都博物館一口大廳展覽。建築大師梁思成曾評論此牌樓為中國牌樓的代表之作,無與倫比。
首都博物館分為地上地下六層建築,地下一層為文創書店,茶吧和臨時展廳,定期舉辦一些全國各地博物館的巡回展覽,第一層為大廳,大廳東邊是青銅橢圓形多媒體展室,裡邊定點播放視頻節目,隻要以視頻的形式介紹北京城的曆史,西邊為臨時展廳。二樓為博物館常設展館,裡邊擺放在從北京周口店猿人考古文物到秦漢隋唐元明清各個時期的文物,通過這些文物,展示了北京地區悠久燦爛的曆史。
首都博物館三層為北京文物精品展廳和臨時展廳,四層是瓷器展廳,佛像展廳和戲樓展廳,這三個展廳集中展示了北京地區出土的瓷器,佛像和戲曲藝術,向參觀者展示北京地區豐富的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蘊,展品豐富,造型藝術,制作手法高超。
五層為北京民俗展廳,也是首都博物館最有人間煙火氣息的展廳,展廳裡展示了北京婚喪嫁娶的習俗、地區年節、拜壽等禮儀文化,通過實物還原了明清四合院正房内的家具擺設,還有一些老北京傳統手藝,包括兔爺、泥人,毛猴等。
首都博物館館藏五千多件文物,這些各式各樣的文物生動地勾勒出了北京地區百萬年的人類曆史,三千年的建城曆史,八百年的建都曆史。目前已被評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