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說,如今的懷孕6個月的孫藝珍是真的很幸福吧?
前兩天在韓國某飲料品牌的活動中,久未公開出現在大家眼前的孫藝珍短暫的營業了下。
雖然因為身體原因隻是遠程視頻連線。
但即使隔着屏幕,也能感覺到處于愛與幸福中的孫仙狀态有多好。
不過,這次露面的孫仙為了待産,把一直很有标志性的浪漫長發剪短了。
不少網友表示“感覺仙感沒了”、“大媽味濃了”。
但大人倒覺得,孫仙兩度短發一次是與玄彬演戲,一次是為了待産兩人愛情的結晶。
想想好像還有種命運安排的浪漫?
話說回來,比起讨論孫仙的頭發,大多網友對于他倆即将到來的寶寶更感興趣。
不少網友甚至用軟件合成出了他倆孩子的樣子。
但有一說一,為啥大家好像都默認是男孩!
就不能是漂亮的女孩子麼?
不過說起這種喜歡男孩的性别取向,最近同學們有沒有刷到過這個關于如何備孕才能一舉得男的熱貼?
一位po主每天記錄自己的備孕日常,試圖通過以百香果汁、吃堿水面、吃韭菜、控制受孕時間…等方式,控制寶寶的性别。
方法兼顧科學、玄學,基本上是把傳說中能影響生男的buff都疊滿了。
講究的程度讓圍觀的網友們都忍不住說了句:如果當年高考備考能這麼仔細…
不過話說回來,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發現,每每提到生育這件事兒,往往流傳最廣的都是關于女性的注意事項。
好像隻要準媽媽們做好準備,就能決定寶寶的初始屬性。
甚至當寶寶的性别與預期不符時,很多長輩還會責備稱「這女的是個生兒子/女兒的命」。
>>>
生男生女到底由誰決定?
我們都知道,在決定性别的DNA染色體中,女性攜帶的染色體為XX,而男性則是XY。
所以其實從基因的角度上就注定了女性的卵子隻能為胚胎提供X染色體。
想要精卵結合出男生的XY組合,隻能靠男性攜帶Y染色體的精子力争上遊。
隻有當含Y染色體的精子成為卷王,寶寶的原始生殖發育腺才能在母親懷孕的第5~6周發育為睾丸。
接着在睾酮的進一步刺激下,繼續促使寶寶的附睾、輸精管和精囊發育,并且使生殖管道分化為男性。
所以,唯一攜帶Y染色體的男性,才是影響胎兒性别的關鍵,胎兒的性别在受精卵結合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了。
而在進一步的研究中,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Gellatly教授在一項多樣本觀察研究中發現。
男性很可能攜帶兩種不同類型的等位基因,使得每個男性産生X和Y精子的比例并不是1:1。
這種不同類型的等位基因,導緻控制X和Y精子比例的基因延展出三種可能組合:
第一種組合的男性(mm),産生更多的Y精子,更容易生兒子。
第二種組合的男性(mf),産生大緻相同的X和Y精子,生兒生女概率大緻相等。
第三種組合的男性(ff),産生更多的X精子,更容易生女兒。
而這種基因組合,女性在其中隻能起到傳遞、攜帶作用,并不能更改。
說人話就是,如果男性有更多的兄弟(或他父親有更多的兄弟),則意味着他更有生兒子的基因;如果男性有更多的姐妹,則他們更有生女兒的基因。
最終生男生女的概率,不僅取決于男性的含Y染色體精子能力,還受其父母的遺傳體質。
責怪女性懷男or懷女,從科學的角度講就是妥妥的甩鍋行為。
>>>
流程多年的“性别備孕”法都是無用功?
# 酸女堿男?
不知道同學們聽沒聽說過這樣一種說法:
堿性環境更利于Y染色體的精子存活,所以如果想生兒子的話,可以在備孕期間多選擇檸檬水、蘇打水、堿水面等「堿性食品」。
并在造人行動結束後,用堿性溶液沖洗陰道幫助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建立堿性環境,提高存活…
隻能說,當醫學科學與都市傳說跨界聯動,胡說八道也像有幾分道理。
大人要再強調一次,身體的酸堿概念本身就是僞學說。
甚至連發明這一理論的羅伯特歐陽,在2018年也因為欺騙患者、耽誤病情被一紙訴狀告上了法庭。
我們人體正常的PH值本身就在7.35~7.45之間,屬于弱堿性。普通的食物在經過口腔、胃腸道的處理後,其酸堿性都被人體聰明的平衡了。
真成功讓自己達到所謂“生兒子堿性度”的話,估計都因為人體機能失衡中毒住院了。
調節内部酸堿環境行不通,那幫助Y染色體精子創造一個更利于生存的環境呢?
但事實上,在科學家們把鼠、兔通通禍害了個遍後發現。
通過改變陰道酸堿度來控制生男孩的辦法不僅不靠譜,更大的可能是,女性沒懷上男孩前先得上陰道炎了。
而與其糾結于這點微微弱的影響力,不如轉而重視男性精子的質量。
畢竟有研究顯示,随着生存競争下降與環境因素的影響,男性的Y精子已經有逐漸退化的趨勢了…
# 孕期清宮圖
這種年年更新,年年廣泛流傳的育算清宮圖,有同學們知道麼?
據說根據準媽媽們懷孕的年齡與受孕月份的橫縱軸的測算,就可以計算出所懷男女。
但大人刻意摸魚數了一數發現,每年更新的清宮圖中男、女出現的比率幾乎持平…
好家夥,這可真是“科學算命“…
總之,基本上大人翻到的各種備孕方法都是圍繞着女性的飲食、生活習慣。
不僅沒有科學理論支撐,也沒有明确的事實關聯性。
反而,這種過度的性别偏好,可能會在無形中加深女性的潛在精神壓力,進而真正的影響到胎兒的性别與神經發育健康。
一項由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顯示。
如果女性産前更多的處于不良環境中,受壓力激素的影響下,男性胎兒相比女胎更容易發生自發性流産。
而孕期的激素也會直接影響子宮内的環境,進而影響胎兒的健康發育。
所以總的來說,與其說把生育性别的壓力無端的放到女性身上,不如讓真正的性染色體DNA的持有者多注意。
而且,男性在生育這方面的責任也不僅僅是性别。畢竟生男生女都是後話,能生才是關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