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陸遊花落成泥香如故

陸遊花落成泥香如故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23:29:22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陸遊《示兒》一詩,這首詩相當于陸遊給兒子的遺囑,表達了他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一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陸遊是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也是中國曆史上現存詩篇最多的詩人。陸遊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在現存的九千多首詩中,有兩百多首涉及教子。陸遊以這種形式傳遞勤學儉樸、報國憂民等家風,影響子孫,代表作有《示兒》《冬夜讀書示子聿》等。

陸遊花落成泥香如故(陸遊示兒學終身)1

讀書要持之以恒

陸遊的教子詩中有很多内容與讀書學習有關。《冬夜讀書示子聿》七言絕句組詩中,第一首頭兩句便是:“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這是借古人教導兒子,讀書學習應當不遺餘力,隻有從小刻苦鑽研,養成良好的習慣,并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最後才能有所成就。

第二首末兩句是:“汝始弱齡吾已耄,要當緻力各終身。”大意是,雖然兒子你還年輕,父親我已經老了,但我們都一樣需要努力,終身如此,死而後已。

第三首全詩如下:“宦途至老無餘俸,貧悴還如筮仕初。賴有一籌勝富貴,小兒讀遍舊藏書。”說的是,父親我雖然做了一輩子官,但兩袖清風,仍然同當年未做官時一樣,一貧如洗。但我有一樣東西留給你,卻要遠勝過富貴,那就是我的藏書。

第四首說:“世間萬事有乘除,自笑羸然七十餘。布被藜羹緣未盡,閉門更讀數年書。”意思是說,我這一生見多了世間的風風雨雨,現在已是七十多老态龍鐘的老頭子了。雖然生活簡樸,蓋着布被,吃着粗食,但仍興味不減,還要閉門再讀上幾年書。

陸遊年輕時,經常整夜苦讀。《老病追感壯歲讀書之樂作短歌》雲:“少年志力強,文史富三冬。但喜寒夜永,那知睡味濃。”三冬,指冬季的三個月。冬天寒夜漫漫,陸遊一心向學,埋頭文史之書中,完全忘記了寒冷,溫暖的被窩對他根本沒有吸引力。

晚年陸遊撰有《書巢記》:“陸子既老且病,猶不置讀書,名其室曰書巢。”客人問他為什麼稱自己的居室為“巢”,他說:我房内“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後帶客人觀看,客人開始不能進來,進來後又不能出去,于是大笑說:确實像巢一樣啊。客人離開後,陸遊歎息說,“天下之事,聞者不如見者知之為詳,見者不如居者知之為盡”,并寫下這篇文字自警。

到了八十多歲高齡,陸遊仍讀書不辍,常至半夜,廢寝忘食。當年他作有《讀書至夜分感歎有賦》曰:“老人世間百念衰,惟好古書心未移。斷碑殘刻亦在椟,時時取玩忘朝饑。”次年陸遊即辭别人世,但直到去世前,仍手不釋卷,所作《病小愈喜晴》一詩提到“燈下觀書覺眼明”。

陸遊花落成泥香如故(陸遊示兒學終身)2

深厚的家學淵源

陸遊對教育的重視,源自陸家深厚的家學淵源。他的祖父陸佃,曾官至尚書右丞,轉左丞(副宰相)。陸佃知識淵博,讀了一輩子書,寫了二百多卷著作,著有《埤雅》,專門解釋鳥獸蟲魚草木等。此書寫作曆經四十年,陸佃為此耗費了畢生精力,不僅翻看了大量書籍,而且廣泛求教。有所見聞,他還一定要親自加以試驗,證明可信,才寫入書中。

陸遊的父親陸宰是有名的藏書家,終生嗜書如命,并子承父業,為陸佃的《春秋後傳》作有《補遺》。南宋初年,因為北宋滅亡時朝廷藏書缺書較多,所以高宗下诏搜求民間藏書,就曾專門派人到陸家錄“所藏書來上”,計一萬三千餘卷。

陸遊母親唐氏出自書香門第,是北宋以正直著稱的名臣唐介(官至參知政事,即副相)的孫女。外祖母出自宋代望族晁氏,是出自蘇轼之門,與黃庭堅、秦觀、張耒并稱“蘇門四學士”的晁補之堂妹。母親唐氏年幼時常在晁家居住,又因晁家與秦觀往來頗密,唐氏在陸遊出生前一晚,神奇地夢到了秦觀(字少遊)。由于這一機緣,陸宰給兒子起名陸遊,字務觀。

在教育子孫上,陸遊很重視身教。他非常喜歡與兒孫一起讀書。《上元夜作》雲:“今年上元燈滿城,十裡東風度絲竹。蓬窗濕薪不禦寒,獨取殘書伴兒讀。”上元即元宵節,元宵節鬧花燈,窗外東風送來絲竹的樂聲,陸遊卻在陪兒子一起讀書。《白發》曰:“自憐未廢詩中業,父子蓬窗共一燈。”《誦書示子聿》雲:“父子共讀忘朝饑,此生有盡志不移。”

陸遊花落成泥香如故(陸遊示兒學終身)3

教子孫憂國憂民

作為終身學習的典範,陸遊并非迂腐的隻知讀書的“書呆子”,他寫了《示元敏》《送子龍赴吉州椽》《病中示兒輩》等多首詩歌,告誡子孫做到學以緻用,報國憂民。

著名的詩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出自陸遊的《冬夜讀書示子聿》。這句詩強調了做學問的訣竅,那就是不能滿足于書本上的學習,而是要躬行實踐,在實踐中加深理解。隻有這樣,才能把書本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本領。

陸遊還曾在《示元敏》中寫道:“學貴身行道,儒當世守經。心心慕繩檢,字字講聲形。”他告誡兒孫,讀書做學問,最可貴的是對所學的道理能夠學以緻用、身體力行,以達到指導自身行動的目的。

嘉泰二年,陸遊的次子陸子龍赴吉州(今江西吉安縣)任司理參軍職。臨别時,陸遊寫了一首名為《送子龍赴吉州椽》的送别詩,告誡兒子為官之道。陸遊看到當時政治的腐敗,體驗到宦途的艱難,自己的報國壯志和收複失地的理想無法施展,對官場的黑暗,他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在這首離别詩的一開頭,他便說:“我老汝遠行,知汝非得已。”盡管不得已,但既然要去赴任,就應當做一個廉潔清正的官。接着,他又說:你是吉州的官吏,喝的是吉州的水,就要為吉州百姓做好事。在金錢問題上,要公私分明,清白廉潔。平時要省吃儉用,用自己積攢下裡的錢陪嫁女兒,用自己掙的錢請品德高尚的老師教導自己的兒子。我雖然已經老了,但一切尚可自理,吃飯問題你不用惦念,衣服、鞋子破了,出門雖然會被人嘲笑,但我卻不在乎,回家後仍然可以心安理得地美美睡覺。

到了晚年,陸遊久病,卧床不起,他把統一的希望,寄托在子孫身上。臨終前,他在《病中示兒輩》中說,“有劍知誰與?無香可得留”,江山尚未統一,我心中不安,空有利劍,能傳給誰去報國呢?我也沒有遺産留給你們,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你們勤奮讀書、為人謹慎。他還告誡兒子,要以那些恬不知恥的賣國賊為鑒,切不可學他們的樣子。

陸遊去世七十年後,崖山兵敗,南宋亡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這一天永遠沒有能夠到來。但陸遊的後人沒有辜負他的期望。他的孫子陸元廷,為抗元奔走呼号,積勞成疾而死。曾孫陸傳義,崖山兵敗後絕食而亡。玄孫陸天骐參與了崖山之戰,戰敗後甯死不屈,投海自盡。

陸遊一生酷愛讀書,憂國憂民,不僅踐行了他自己詩中“學問無遺力”的諾言,還把這種思想傳授教育給自己的子女。陸遊的這種精神值得今天的我們學習借鑒。

◎本文原載于《中國紀檢監察雜志》(作者林鹄),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