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探訪揚州瘦西湖“鎮園之寶”:令觀者歎為觀止
中新網揚州2月11日電 題:探訪揚州瘦西湖“鎮園之寶”:令觀者歎為觀止
記者 崔佳明
自從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邗溝、築邗城,揚州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曆史的舟楫,穿過隋唐盛世,“揚一益二”的經濟繁榮,很多人知道揚州是因為唐詩宋詞,“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人生隻愛揚州住,夾岸垂楊春氣熏”……那裡面的揚州婉約動人又恢弘大氣,而今,說到揚州,外界第一想到的一定是聞名遐迩的瘦西湖,那裡有“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的勝境。
圖為揚州瘦西湖“鎮園之寶”--清代青花瓷屏風。 崔佳明攝
2月11日春節假期過後,瘦西湖的遊人依然如織,遊客以學生遊、家庭親子遊為主,可見當下“錯峰遊”成新時尚。當日,中新網記者走進揚州瘦西湖風景區,跟随導遊探訪瘦西湖的“鎮園之寶”。
揚州為什麼有瘦西湖?瘦西湖原名保障河,又名長春河。“瘦西湖”之名最早見于文獻記載為清初吳绮《揚州鼓吹詞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其規模最盛時期為清代乾隆年間。瘦西湖四星級導遊張蕾說,清朝乾隆皇帝在揚州住在行宮天甯寺,因為要到平山堂緬懷歐陽修、蘇東坡,所以要從水道上平山堂,許多富甲天下的鹽商,為了取悅皇帝,紛紛在沿河兩岸,不惜重金造私家園林,經過曆史變革,連線成片成就了今天揚州的城市文化名片瘦西湖。
遊覽揚州瘦西湖,印象最深的莫過于她的橋。登一樓而能看“四橋煙雨”,有遠有近,有濃有淡,有高有低,呈現一派“四橋飛跨煙霧裡”的迷人景緻。尤其是被中國建築學家譽為“中國最秀美的橋”的五亭橋和其所在的瘦西湖一起,向四海遊客展示其獨到的古典風貌。
圖為揚州瘦西湖“鎮園之寶”--清代青花瓷屏風。 崔佳明攝
張蕾說,五亭橋是蓮花橋的俗稱,它與白塔、吹台地處揚州瘦西湖核心區域,是瘦西湖景區内最為引人注目的景點。五亭橋橋上五亭,空中俯看猶如盛開的蓮花,五亭顯南方之秀,橋身則顯北方之雄,南北兩種風格融為一體。這種完美結合,被認為是中國古橋建築史上的孤例。
穿過徐園,就到小金山。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島嶼,也是湖上建築最密集的地方。張蕾告訴記者,從小金山景區可以看到的就是瘦西湖的主湖區。風亭、吹台、琴室、木樨書屋、棋室、月觀,全都集中在這裡。其中,瘦西湖的“鎮園之寶”--清代青花瓷屏風,就藏身于棋室。
在導遊的引領下,走進棋室。記者看到,棋室内廳堂兩側陳列有兩組清代黃花梨嵌青花瓷闆折屏,原為清朝宮廷用物。折屏分兩組共十二扇,屏框木料為黃花梨木制成,上嵌六十四塊青花瓷闆。每扇屏風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嵌長方形青花瓷闆,紋飾為山水樓台舟楫;下部嵌正方形青花瓷闆,紋飾為博古圖;此外屏風項部、腰部、腳部皆嵌有扁長方形青花瓷闆,紋飾為纏枝蓮。
走進細看青花瓷闆上描繪的人物,有隔岸相望,有遠行送别,有乘舟橫渡,有舟中觀景,有沿岸同行,有倚欄觀望,有俯視山泉,有文會賢士,有依杖行路,有長者問路等,張蕾說,這是由宮廷畫師奉旨描摹清代皇帝南巡時沿途勝景,所繪人物、亭台、樓船、山水等精細入微,栩栩如生。
“這套原裝原配的屏風及嵌有64塊精美山水人物畫的瓷闆,均不殘不缺,保存完好,光彩如新,極為難得。”張蕾稱,特别是青花瓷闆上的繪畫藝術,使人賞心悅目,歎為觀止,在全國甚為稀少,十分珍貴。(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