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趙語涵
8月16日,抖音舉辦“治理不實信息開放日”,分享其在面對不實信息時,從預警到分析,從驗真到攔截的7項治理步驟,以及正式上線的溯源、打标等多項新功能。據悉,2022年以來,抖音已聯合近百家媒體等機構處理319萬條不實信息,打标存疑内容90萬條。
“土豆放進冰箱可能産生緻癌物質”,“13歲神童被保送清華”,“疫情期間居民私自外出被剃光頭”……伴随短視頻平台信息日益豐富,各種不實信息也随之産生。“不實信息易存在‘畫質低劣’、‘細節不明’、‘煽動他人情緒’等特征”,抖音安全産品經理陳丹丹在開放日上介紹,平台不實信息主要包括虛假專業知識和社會新聞兩大類,形成原因複雜,包括編造謊言、仿冒他人蹭熱度、以訛傳訛、主觀“臆測”及擺拍演繹被誤以為真等情況。
“用戶的信任永遠比點擊量更重要”,陳丹丹表示,不實信息會嚴重損害公衆的知情權,破壞健康和諧的生态氛圍,也嚴重影響用戶對平台的信任。因此,平台一直嚴厲、持續打擊和治理不實信息。
為全面治理不實信息,抖音通過建立預警、分析、驗真、标記、辟謠、攔截和提示七個步驟,并上線了溯源、打标、跳轉等多種功能。
具體而言,對于不實消息,抖音通過用戶反饋和内容分析提供的預警信号,對創作者和内容屬性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平台信息進行溯源、驗證真僞,一旦證實為不實信息,則快速辟謠,并攔截其進一步傳播。對暫時無法核實又高度存疑的内容,則上線提示性文字提醒用戶。
同時,抖音也上線了“打标”功能,對于演繹視頻的創作者提供打标能力,讓其主動說明視頻屬“演繹”,避免誤解;對重大熱點事件中的熱點人物和易造成不實人設的道具,均上線了提醒功能,以防被仿冒或濫用。
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抖音上線了9項産品功能,平台對不實信息的研判和處置效率提升232%,對不實信息首發賬号的溯源準确率接近80%。
“從預防到治理到攔截,平台以一己之力難以從根本上治理不實信息”,抖音生态産品經理李翔宇坦言,治理不實信息,平台存在杜絕難、核實難、辟謠難等問題,同時如何讓用戶收到辟謠信息、信任信息并及時攔截傳播阻止再次發酵,均具有一定難度。以“辟謠難”為例,平台一名女用戶發布訂婚視頻,卻被惡搞甚至誣陷其在娛樂會所工作。盡管該用戶發布了澄清視頻,但仍難以平息各種傳言。
對此,中國科協下屬的“科普中國科學辟謠”平台運營負責人徐來表示,單一個體或平台難以治理不實信息,“應各個專業機構協同發力”。“網絡不實信息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法律治理機制不足”,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甯也認為,應該構建一個由政府、互聯網平台、行業協會、媒體、專業機構、高校、社會公衆等多方參與治理的機制。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金兼斌則建議,平台與外部各方推動多源信息聯動和人機協同、有的放矢治理謠言的同時,也應該保障公衆知情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避免因過度限制和監管而導緻社會上出現“寒蟬效應”。
圖片來源:抖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