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遠也沒有在微信運動上上過榜,因為我走路腳疼——扁平足。
滿月時,周圍親戚抱着我,評頭論足,姑姑發現了我的腳闆比較平,說"這孩子以後當不了兵,平腳闆!"所有人都沒有當回事,覺得這也沒什麼大問題,當兵又不是唯一的出路。
八九十年代的農村娃娃滿大街的跑,也不用誰看着,幾個同齡的孩子,從村這頭跑到那頭,偶爾遇到感興趣好玩的會停下看看、晚一會兒,基本一天到晚都在跑,運動量特别大。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們跑的時候、玩的時候,基本上是不穿鞋的,也不是沒鞋穿,就是喜歡光着腳跑。按理白天跑的累,晚上就睡的早,可是每天晚上我都睡的不早,而且挺晚的,因為腳疼睡不着,也不是太疼,就是難受,整個腳闆脹脹的、麻麻的,微微的一點點疼,如果這時候踩一下東西很疼,我并不知道為什麼,直到我好奇為什麼每天都疼,問了問媽媽,才知道我的腳丫原來和别人不一樣。
我開始穿鞋出去玩,買鞋太貴了,都是媽媽做,我喜歡泡沫底兒的,不喜歡千層底,因為泡沫底兒軟一些,踩着舒服。從那時候起,我的鞋子都是泡沫底兒的,也因此遭了很多罪。
去木柴堆玩,被釘子紮不能說經常發生,兩三年總的來一次,非常非常疼。那時候隻需要打個破傷風針就行,然後養傷,能走路的時候基本就跑出去了,根本閑不住。
買的第一雙鞋子是旅遊鞋,特别流行的白色,鞋底特厚,鞋底雖然是硬的,穿着真舒服。那雙鞋我穿了好久。感覺穿這雙鞋的時候走路遠一點腳也不疼,鞋子也非常好看。
高中我開始自己買鞋,我也知道了我這雙腳适合什麼樣子的鞋子,絕大部分都是買籃球鞋,那時候迷上了打籃球,籃球鞋能打球平時還能穿,包裹性好,鞋底還厚,運動量沒那麼大的時候,腳一般不疼。
可能也和自己體重增加有關系吧,現在光腳走基本不行了,走兩步腳就有感覺了,那種脹脹的疼痛感,無論春夏秋冬全部選擇鞋底特别厚實的鞋子,即使拖鞋也是。現在走路的距離比以前近了好多,以前能走幾公裡,現在不敢了,走着走着腳就難受了,很少走遠路了。
所以爬山、遊玩、逛街等項目和我基本沒關系,買菜我都騎電動車,即使非常近,這也就導緻身體沒有以前好了。人就像個機器,要時不時的運轉一下,活動一下,不活動了,身體各項機能就下降了。想鍛煉,卻不知道鍛煉什麼,平時出去走走都很難,籃球好多年不碰了,也想去玩一玩,鍛煉一下,第一時間不夠,第二身體不允許了。以前在籃球場可以玩兩個小時不累,現在最多五分鐘就跑不動了。
扁平足就是因為足弓低平或者消氣的一種足部畸形,主要的表現就是足部容易疲勞和疼痛。有些人是先天性的,有些人是後天性的,先天性的就是走路時腳心内側也跟地面接觸,正常的腳有足弓存在,走路時并不是整個腳接觸地面,是前腳掌、腳的外側、後腳跟和地面接觸。如果光着腳,腳印就是中間空,前面就是腳趾頭,腳掌的前面部分,側面部分,後腳跟,中間是空的,因為有足弓的存在,可以緩沖人體的重量沖擊,分散應力。能保證更好的行走、運動能力,有一定的緩沖作用。
我是幾乎沒有足弓的,踩在地面上就是一個完整的腳印,中間沒有任何縫隙,走路時沒有任何緩沖,所以選擇鞋底厚一點的鞋子,能減少對腳底的壓迫,這樣能舒服一些。不穿鞋隻能走幾步路,穿鞋底非常薄的鞋子呢,可以走一段路,腳底就有壓迫感,再走下去就開始疼痛。鞋底厚的鞋子走一兩公裡是沒有問題的,再遠了也是會痛,不是那種忍受不了的疼,就像很多細細的針紮腳心的感覺,脹脹的酸麻感,随着年齡和體重的增加明顯的感覺到,走的距離在下降,我現在在控制自己的體重,不然走的再近了就活動空間太小了,現在就覺得很不方便了,因為從心裡就排斥走路了,别說跑步了,根本跑不了了。
微信運動從沒打開過,即使打開也是倒數,因為走不了多遠的路,每當看到朋友圈有人曬今天走了多少步,說不羨慕那是假的,因為自己走不了很遠,羨慕那些能跑能跳的。
能運動也是一種幸福。,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