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連環畫家顔梅華
顔梅華1927年出生于蘇州,江蘇蘇州人。号雪庵,齋号琴齋。中國早期著名的鋼筆畫家,著名連環畫家。
出身書香世家,自幼喜讀書,嗜丹青,聰明智絕,才情别具。拜師于陳光镒門下。擅長武俠劍客和曆史古典等題材,其筆下武俠人物形象獨樹一幟,令人贊歎。他繪畫的好多連環畫書籍成為當時的暢銷書,讀者們争相傳閱,流傳甚廣。他尤其擅長曆史人物、寫意花卉,兼作山水、動物等。有人評他的畫:筆墨精到,潇灑脫俗,形神兼備。
顔梅華以84歲的高齡創作了連環畫《武松》。
《水浒傳》中的武松故事一直是顔梅華非常想畫的題材,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如願。但随着自己年齡一天天的增加,顔梅華表示:“早年想繪制一本《武松》連環畫的心願,又時時萦繞在心間,激發起我的繪畫欲望和激情。”
“庚寅二月,再一次重讀《水浒傳》,反複品味和推敲,然後醞釀腹稿進行調整和充實,欣然開筆。結合自己幾十年中國畫創作經驗,兼工帶寫,用國畫的筆墨和技法來表現《武松》連環畫,一還夙願,二為封筆之作也。”
連環畫《武松》共選了三個故事:《武松打虎》、《陽谷除霸》、《十字坡》,四十四幅。 “時值酷暑,我仍揮汗專心于創作,全神貫注,即使有病在身,也會因之而覺疼痛減輕。年事已高,精神、體力與早年相去甚遠,但對創作的熾熱情懷及繪畫的愉悅和興趣,使我忘記了自己的年齡。”2010年十一月,完成所有畫稿。
創作連環畫《武松》是“考驗自己,看能不能畫”,也是“給後人看看……”
顔梅華的線描功力可謂是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在他的繪畫作品中用線時而輕緩舒曼,潇灑飄逸;時而妩媚輕柔,優雅華麗;時而疾風勁草,一瀉而下;時而如江水滔滔,豪邁奔放。在連環畫中,他筆下的人物形象俊美,阿娜多姿,英武俊朗,豪氣萬丈。深厚的線描技巧和藝術積澱,為他轉向中國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顔梅華認真創作
顔梅華在跟吳湖帆學畫時,經常看吳湖帆如何創作大幅山水畫,關于中國畫創作的理念和要領都由筆端徐徐流淌,讓顔梅華領悟至深。吳湖帆說:“學中國畫,書法是基礎,線條是中國畫的靈魂,而書法決定了線條的力度與韻味,字寫不好,畫也不可能有大境界。畫可以三日不畫,書法卻不能一日不課。”吳湖帆還向顔梅華透露一個訣巧:多寫草書。因為“寫草書需要好記性,草書是一氣呵成完成的,中間不能斷。有些人之所以草氣寫不好,就因為記性不好,功力不夠,四五個字一寫,忘記如何接下去,筆在空中一停留,一筆不到位,氣息就斷了。” 在吳湖帆的指導下,顔梅華就天天練書法,特别是草書,下了很大的苦功,他在書法上初學米芾,後習祝枝山、蘇東坡、懷素,晚年志攻黃山谷草書,相互取益,善取善化,以書法筆意融入繪畫,并自己作詩填詞、印章,形成了完整而獨特的文人畫風格。
顔梅華的山水畫氣勢雄偉,具有深厚的藝術積累與明顯的表達優勢,他既有吳派山水之端莊娟秀,又有張大千的雄健灑脫與融會貫通,還隐然可見宋元繪畫的超凡意境與魏晉風度的價值指向。一枝一葉筆墨勾勒,一丘一壑層層皴染,他的青山綠水設色清潤優雅、蒼翠奪目,于傳統青綠山水之古樸典雅上更增添精麗豐腴。并發揮特長,畫中總是穿插了少許人物,與高山峻嶺形成強烈的對比。他的山水畫還有一個特征,就是以古詩詞為題材,以大山大水來抒發胸中的豪邁之氣,法度周密,筆墨雄勁,詩與畫有機結合。
他的花卉承上啟下、南北兼容。他的花鳥、走獸活靈活現,色彩鮮豔,栩栩如生,與大自然氣息相通,别具靈性,體現出一派勃勃生機,造型能力、繪畫語言幾近完美,人見人愛。其勝人之處,一為氣韻,二為書法。
從連環畫到中國畫,是多位藝術大師走過的藝術之路。顔梅華的中國畫根植于傳統,又銳意創新,把傳統筆墨和現代選型及形式構成之間結合得不露痕迹,整合得天衣無縫,在再現生活真實的同時,又将藝術真實推向新的高度。
蕉蔭讀書圖_
梅妃圖
念奴 造像
鳥語清芬圖
人物仕女
人物仕女
人物仕女
人物仕女
人物仕女
人物仕女
09-11 韋莊 句
夜半無人私語時
贈歌者 1
竹林戲鴿圖
竹林戲鶴圖
顔梅華經常自謙地說:“自己的長處不在于聰明,而在于勤勉和刻苦。”
白天工作、畫畫,夜晚挑燈看書、練字。“畫可以三日不畫,書法卻不能一日不課。”(吳湖帆語)寒暑往來、用功之勤、用工之苦,非常人能
及。同道都歎服其畫藝了得,而熟悉其為人行事者,均知其此等造詣是成就于他的執著與勤奮。
(待續)
圖文:大關、趙剛(連趣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