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付春文苑 付春文苑今天
【原創】冬至為啥一定要吃餃子(177)
作者:李付春(微信号lifuchun1129)
本文是付春文苑推出的第177篇文章,如果想看更多,請關注公衆号。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那就點“在看”以後轉走,謝謝!
冬至到了,家裡正在準備包餃子的肉餡了。
餃子,在我們魯西北地區應該屬于人人喜歡的家常便飯,素有“好吃不如餃子”的說話。盡管好吃的餃子已經成了家常便飯,為什麼冬至這天一定必須吃餃子呢?據說與一位中國的古人有關。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連老百姓都知道冬至這天,黑夜時長從此打住,不再增長,并且慢慢漸短。
在北方的城市鄉村,每年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早年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因此,那就“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雖然“好吃不如餃子”,但這是隻針對北方人的生活習慣而言。它的制法是先用面粉做成薄而軟的餃子皮,再以鮮肉、白菜等切碎,拌以佐料為餡,包成後下鍋煮至餃子浮上水面即可。其特點是皮薄餡嫩,味道鮮美,形狀獨特,百食不厭。
傳說,餃子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今天叫“水餃”古時稱“嬌耳”。有些地方也有叫“水上漂”或者“跟頭”什麼的。
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陽有個名醫叫張機,字仲景,自幼苦學醫書,博采衆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
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裡總挂記着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 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餃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複,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着餃子,心裡仍記挂着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着用餃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每逢舉家團圓的時候,餐桌上少不了餃子;當親人出門遠行的時候,有“上車餃子下車面”為他們餞行;當為逝去的親人祭祀之時,也少不了三碗餃子做供品。不僅家宴少不了餃子,走進江北任何一座大小城鎮,“水餃館”到處都是。
再好吃的東西,經常吃可能也會膩煩了,但是,冬至餃子那是非吃不可的。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