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遺址新一輪考古發掘連日來備受關注。此次考古發掘,發現了不少青銅器,包括銅尊、頂尊銅人、青銅大面具,眼睛形器,還有一件“奇奇怪怪的青銅器”。也許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曆,去博物館時,經常能夠看到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青銅器。它們的名稱大多有些“古怪”,有的甚至在現代漢語字典上都查不到。為什麼青銅器會有這麼古怪生僻的名字?它們又是怎麼來的呢?
這些字你都見過嗎?是不是有些古怪?它們都取自青銅器的名字,由宋代人所定。不過,中國古代青銅器大多由夏商周三代鑄造。宋人雖然至少晚生了1300年,但為了更好地研究古青銅器,他們考訂出一套命名法則,千年以來沿用至今。
那麼,青銅器這有些古怪的名字,怎麼來的呢?
首先,要确定它屬于哪一類器物。是鼎?是觚?還是個罍?這些古怪的字,就是器物類别的名稱,簡稱類名。給青銅器取名,宋人可是認真的。請記住他們的口訣:“自銘優先、無銘從古。”
命名原則一:“自銘” 優先
如果器物上有銘文,要優先根據銘文來确定器物的類别名稱。比如這件青銅器,它的身上刻有銘文,自名為“鼎”,文中說到主人公名叫“師同”,所以它的名字就是“師同鼎”啦。
命名原則二:“無銘”從古
有的青銅器沒有自名,那就隻好參照有自名的青銅器,來甄别定名了。
不過,你看這些,它們長得各式各樣,但都叫作鼎。該怎麼區分呢?這就需要在類别名稱前加上專門的名字,也就是“專名”。專名從哪兒來呢?常見的有,根據作器人的名字來命名,也有依據器物的特征來命名,比如這件,大家都認識,叫做四羊方尊。
還有的銘文裡,提到了這件青銅器是為誰而作,也就是“受器人”,那就依據“受器人”來命名。比如後母戊鼎,它是商王為祭祀母親戊而作。後母戊是專名,鼎是類名,合在一起,它就是鼎鼎大名、獨一無二的“後母戊鼎”啦。
如何給青銅器起個名,你知道了嗎?
(編輯 吳夢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