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一詞,在前面的文章反複提到,大家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去做一個決策時,想必也是反複會考慮的重要因素。
成本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也可以分為很多種,例如機會成本、沉沒成本、固定成本等,對于個人和企業來說,會存在的交易成本等。
— — 01 機會成本 — —
假如你現在有100萬的存款,你有兩個選擇,可以選擇去購買一套房産,也可以選擇買入基金。那麼你選擇購買房産的機會成本就是買入基金所獲得的收益,反之亦然。百度百科上對機會成本的解釋是:就是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當然,我們不會都去經營一個企業,所以将這個對象縮小一點,就是我們日常普通的人,也是存在機會成本的現象。
比如同一時間段的兩場NBA比賽(湖人vs勇士,籃網vs凱爾特人),而你隻能選擇看其中一場,這就存在機會成本;比如選擇公司,你拿到了5個offer ,而你隻能入職一家,那入職另外幾家公司的收益就是你選擇最後入職那家公司的機會成本等(注意:我們這裡所說的成本不僅僅是指與金錢相關的)。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機會成本是放棄的機會當中最大的效用,例如前面講到的入職公司,你入職一家公司後,你的機會成本是入職另外4家公司中,對你效用最大的,就是你的機會成本。
所以日常生活工作中,作為有限理性的非經濟人,做選擇時一定要充分考慮你所傾向的選擇背後的機會成本,包括但不限于金錢、時間、心理、穩定性、長期效用等多方面緯度。
— — 02 沉沒成本 — —
如果錢已經花出去了,并且無法收回,那這些錢就是沉沒成本,意思是指消失的成本,這些成本不應該再繼續影響你以後對于一些事情的決策了。百度百科中對「沉沒成本」的解釋是:指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放到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的“衣服買都買了”、“人來都來了”、“錢花都花了”、“菜點都點了”就是沉沒成本依然影響着個人決策的表現。
對于理性經濟人來說,一般不會讓沉沒成本影響後續決策,但是現實中的大多數人是非理性或者說有限理性的普通人。
那對于沉沒成本,如何利用它來産生正向效用呢?
舉個例子,比如好多人喜歡辦健身卡會員,其實辦理完成那一刹那(抛棄後續退卡和轉卡的情況),付出的錢已經是沉沒成本了。其實很多人辦會員卡是出于兩個目的:一、是我不想去健身時,已經付出的錢會讓我感覺心疼,因此反向刺激我去健身房;二、是每次去健身房不用單獨交費,更加便捷。其實第一點就是利用了已産生的沉沒成本,如果不去,那麼獲得效用就會是負的。人都是會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的,通過這個心理再加上已産生的沉沒成本,在辦理健身卡會員這個場景上就讓沉沒成本“幹了件好事兒”。
當然,說回到現實中,還是建議不要讓沉沒成本影響之後的決策。你要是想追求更好的自己,那就去健身房;你要是想決策更明智,那就不要讓已經花了的錢繼續對你造成傷害了;你要是真的為了自己的健康,就不要在已經吃飽的情況下一定要把點的東西都吃完了,才覺得沒有吃虧了.....
— — 03 心理成本 — —
“心理賬戶”理論注意到,消費者會根據不同的消費支出行為,預設不同的賬戶,比如娛樂消費、飲食消費、旅遊消費、健康消費、運動消費、衣物消費的等等。
再追根溯源一下,人們之所以會預設這些“心理”賬戶,其實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自己亂花錢,為了讓自己的收入、支出保持在一個相對可接受的水平,讓自己的行為即可以滿足自己的獲得滿足感,也可以為以後一些不可預知或者已計劃的長久目标,做提前準備。
作為消費者,在整個消費行為中,所産生的效用包括兩部分:獲得效用和交易效用。
獲得效用即購買到了商品或某種服務後的滿足感,這種效用更偏向于用戶的主觀效用滿足感;交易效用即跟交易相關的效用,所付出的成本是否在自己預期的可接受的目标價格之内,若在目标價格之内,則交易效用為正,反之則為負。
不過獲得效用與交易效用之和若是超出了自己的心理賬戶,則此次消費行為帶來的效用即為正,也就是值得的。
試想一下,有時你攢了很久的錢和調休時間,來了一場旅行,在旅行地還正好碰上了周傑倫的演唱會,甚至在演唱會現場還成為幸運觀衆,被邀請上台合唱合影。我想在旅途結束時,你一定會感歎:這次真的值了!!!
回想一下,你是否也會給自己預設了某些消費支出賬戶?
寫在最後:
大多數情況下,做一個理性的人,可以做出更優的決策。
需要pmp學習資料的可以找我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