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元朝董姓

元朝董姓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4 16:14:09

姓氏研究

【導語】:董姓來源是否有從匈奴或者南方少數民族改姓而來?一些姓氏研究者,從古籍中尋找董姓的出現,然後牽強附會,把董姓來源作為也有從匈奴及白族改姓而來,這是不準确的,也是與史料不符。董姓真正來源是董姓部落,在帝喾分化祝融八姓後分布在山西、山東等地,主要以山西為主要聚居地。

董姓與匈奴(鬼方)、白族的關系考證

廣西 賀州 董全吉

網絡文獻記載:“漢匈奴董金吾、宋吐番董氈;南方山越、北方氐、羌等,西南夷首董暠(gao)、大理白族董姓;近代滿族董鄂氏、佟佳氏、珠赫勒氏均有改姓董的。”;“清代四川成綿龍茂道松潘鎮土司為董姓,……青海土族思董氏,漢姓為董”等。謝鈞祥:《中華姓氏大辭典》他們的融入,為董姓族群注入了新鮮血液,增添了新的族屬。

我經過考證,認為是不符合史實的。

元朝董姓(董姓與匈奴鬼方)1

匈奴,其先夏後氏之苗裔,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邊,随草畜牧而轉移。《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北逐葷粥,合符釜山。〈注〉《索隐》曰:匈奴别名也。至于陶唐,有山戎、猃狁、薰鬻之狄。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維,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漢曰匈奴。(漢)趙岐《孟子注疏·卷二上》:“魏曰突厥”。《春秋正義》:北平有無終縣。釋例土地名以北戎、山戎、無終三名為一。春秋時可考者,有邢北、燕、鼓、肥、黎陽、共鮮虞、赤狄、無終、山戎、潞十一國。秦并天下,置郡钜鹿,邯鄲、遼西、右北平、漁陽、上谷、皆其地也。漢為廣陽,信都、中山、廣平。因此,北戎、山戎等為原為匈奴居住地。然“殷曰鬼方”,此鬼方是“鬼星宿”方位,與董姓的參星胡星居住地緊鄰,必然與參胡星宿範圍的董姓發生婚姻等各種關系。(宋)鄭樵著、(明)陳宗校 《通志卷三十·氏族畧第六·同名異實第一》說:“董氏有二:董父之後,以字為氏;又有陸終之子參胡姓董,以姓為氏。”,古籍記載參星、胡星,《史記·天官書》:“昴曰髦頭,胡星也”,《漢書·地理志》秦(雍州)對應井、鬼,晉(冀州)對應觜、參,趙對應昴;《漢書·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 :“昴、畢,冀州。觜觿、參、益州。東井、輿鬼,雍州,……占曰:'畢、昴間,天街也;街北,胡也;街南,中國也。昴為匈奴,參為趙,畢為邊兵’。”。班固《地理志》:“魏地觜觿、參之分野,其界自高陵以東,至河東河内。是以河内為觜觿、參之分野矣”。《星經》曰:“益州魏地,畢觜參之分,河内、上黨、雲中是也”。《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魏地,觜觿、參之分野也。其界自高陵以東,盡河東、河内,南有陳留及汝南之召陵、㶏疆、新汲、西華、長平,颍川之舞陽、郾、許、傿陵、河南之開封、中牟、陽武、酸棗、卷,皆魏分也”。《新唐書·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地理三· 河東道》:“蓋古冀州之域,漢河東、太原、上黨、西河、雁門、代郡及钜鹿、常山、趙國、廣平國之地。河中、绛、晉、慈、隰、石、太原、汾、忻、潞、澤、沁、遼為實沈分”。“實沈,參神”。(漢)班固《前漢書·卷九十四上》:“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東胡、山戎”;(宋)歐陽修《新唐書·卷三十一》:“其後魏徙大梁,則西河合于東井;秦拔宜陽,而上黨入于輿鬼方”。則參宿部分區域劃入“鬼方”。

從遷徙來看,《史記·殷本紀》曰:“夏桀為瘧政,淫荒,而諸侯昆吾氏為亂,湯乃興師率諸侯,伊尹從湯,湯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桀敗于有娀(song)之墟。桀奔于鳴條,夏師敗績,湯遂伐三鬷”,這三朡國是董姓,(晉)《春秋經傳集解卷二十六》:“氏曰豢龍(豢龍,官名,官有世功則以官氏)封諸鬷川,鬷夷氏其後也(鬷,水上夷,皆董姓。鬷,子工切)”,證明昆吾己姓分化的董父後裔,遷徙菏澤,夏朝成為三朡國,因支持夏桀,被商湯所滅。以緻《國語·卷第十六·鄭語》:“董姓鬷夷、豢龍,則夏滅之矣”,董父後裔鬷夷部分董姓也随之遷徙。

《今本竹書紀年.帝癸》記載:三十一年,“夏師敗績,桀出奔三嵕,商師征三嵕戰于郕,獲桀于焦門,放之南巢”;(漢)桓寬撰、(明)張之象注《鹽鐵論·卷一》:“《匈奴傳》曰: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樂彥《括地譜》雲:夏桀無道,湯放之鳴條,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妻、桀之衆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中國謂之匈奴”,這是從“放之南巢”至“避之北野”,才是真正“鬼方”之地,即“鬼星宿”區域,《漢書·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 :“東井、輿鬼,雍州”。那麼,董姓部分人員遷徙“鬼方”是有充分條件的。

一些人對“鬼方”具體在南方還是西北,莫衷一是。有以《竹書紀年》載:“(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荊”認為與荊楚關系密切, 又有僞《竹書紀年》以“鬼方是南方之國”。我認為南方的認識,應該與“放之南巢”有關,但其後已經遷徙。

從婚姻來看,世本曰:陸終娶于鬼方氏之妺,謂之女漬。今據《世本》雲:陸終娶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生子六人,《大戴禮·帝系篇》作女隤,宋本《水經注》作女潰,是生六子。陸終是祝融部落首領,居住山西平陸而稱呼“陸”,在“參星宿” ,與“鬼方”緊鄰,婚姻也就順理成章。

既然,董姓鬷夷部分跟随“其子獯鬻、妻、桀之衆妾避居北野”至鬼方即匈奴地域,那麼,以“漢匈奴董金吾、宋吐番董氈;南方山越、北方氐、羌等,西南夷首董暠(gao)、大理白族董姓;近代滿族董鄂氏、佟佳氏、珠赫勒氏均有改姓董的。”是屬于缺乏史料的推測。

從民族遷徙看,《蠻書》記載:“西爨,白蠻也。東爨烏蠻也”。據(北宋)歐陽修《新唐書·南蠻下》:“自曲州、靖州西南昆川、曲轭、晉甯、喻獻、安甯距龍和城,通謂之西爨白蠻;……西爨自雲本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人,七世祖晉南甯太守,中國亂,遂王蠻中。”;到了唐朝初年,這些遷人的漢族移民融合于當地僰族之中,自然形成了爨氏統治區内“白蠻”成分為主的聚居點,即西爨白蠻。(明)曹學佺《蜀中廣記·卷三十六》:“李京雲南志雲:白人者,漢武帝

開僰道通西南夷道,戎州舊縣是也,今轉為白人矣”;《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蠻下》:“大酋儉彌于、鬼主董樸瀕水為栅,以輕騎逆戰。……凡數十姓,趙、楊、李、董為貴族,皆擅山川,不能相君長。有城郭、文字,頗知陰陽曆數。”。這部分僰人,是指洱海周圍地區,以楊、趙、李、董等姓為代表的“白蠻”。它們與西爨白蠻屬同一民族。從來源看,最早源于山西河東遷徙。因此,以“西南夷首董暠(gao)、大理白族董姓”以“少數民族改為董姓”屬于推測性的,與史不符。

董姓參胡國的“參星宿”在中央,三小星曰“伐”星宿,緊靠董姓“參星宿”,在董姓“胡星”之東,“在匈奴東,故曰東胡”後稱呼“鮮卑”,“董佳氏”、“董鄂氏”等“被鮮卑、烏桓部虜”,遷徙地地名出現“董佳城”、“董鄂”、“烏喇”等稱呼,那麼,其以滿族改姓之說,論證也是不充分的,故改姓一說事實不充分而難以成立。

(網絡文獻記載:“董佳氏”:滿語為Dong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明朝末年移居葉赫部董佳城(今在吉林省公主嶺東南),後歸順努爾哈赤。(清)高宗弘曆《欽定八旗通志• 卷五十六》:“董佳氏,凡五派:一出嘉木湖,一出嘉哈,一出董佳城,一出渾春,一出哈達”。約于16世紀初遷居于佟佳江(今渾江)中遊棟鄂地區,自為一部,稱為棟鄂部,并以棟鄂為姓。棟鄂本為地名,其範圍相當于今桓仁境内大部分地區。《欽定四庫全書•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八》:“董鄂氏(董鄂本系地名,因以為姓,其氏族世居董鄂地方) ;《欽定四庫全書•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六十》:“珠赫勒氏(珠赫勒為滿洲一姓,此一姓世居烏喇地方),《通志》:“烏喇古燕州” 按《唐書》:“貞觀二年,以其地為燕州,後廢”。(清)高宗弘曆《禦批曆代通鑒輯覽•卷四十八》:“綠水(即今鴨綠江,在吉林烏喇南源,出長白山西南流與朝鮮分界。至鳳凰城東南入海,通典江即古馬訾水也,高麗恃此為天險。)”;(東漢)班固《漢書•卷九十四上• 匈奴傳第六十四上》:“故隴以西有綿諸、畎戎、狄獠之戎,在岐、梁、泾、漆之北有義渠、大荔、烏氏、朐衍之戎,而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東胡、山戎。”;“董佳氏”等原屬于漢族,東漢末期,被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民族。“鮮卑”古籍記載有:《晉書•天文志》:“故黃帝占參應七将,中央三小星曰伐,天之都尉也,主鮮卑之國”;《博雅》:“紫宮參伐謂之大辰,參謂之實沈”;《晉書•天文志》:“參中央,三小星曰伐。天之都尉也,主鮮卑之國”;《史記三家注•卷一百一十•匈奴列傳第五十》“山戎(【索隐】服虔雲:山戎蓋今鮮卑。按:胡廣雲:鮮卑,東胡别種。又應奉雲:秦築長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鮮卑山,因以為号。),……燕北有東胡、山戎。(【集解】漢書音義曰:烏丸,或雲鮮卑。【索隐】服虔雲:東胡,烏丸之先,後為鮮卑。在匈奴東,故曰東胡”;(吳)韋昭 注《國語•卷六》:“遂北伐山戎(山戎,今之鮮卑。以其病燕故伐之)”;(漢)桓寬《鹽鐵論•卷九》:“顔師古曰:天山即祁連山也,匈奴謂天為祁連,今鮮卑語尚然也”。)

元朝董姓(董姓與匈奴鬼方)2

元朝董姓(董姓與匈奴鬼方)3

【古籍參考】

《史記•天官書》:“昔之傳天數者:高辛之前,重、黎;於唐、虞,羲、和;有夏,昆吾;殷商,巫鹹;周室,史佚、苌弘;於宋,子韋;鄭則裨竈;在齊,甘公;楚,唐眛;趙,尹臯;魏,石申。”

(北齊)顏之推撰《顔氏家訓•卷首》:“何為分野,止系中國。昴為旄頭,匈奴之次,西羌東越,彫題交阯,獨棄之乎”

(唐)釋道世《法苑珠林•日月篇第三》:“懸象之大。列星之夥。何為分野,止系中國。昴為旄頭,匈奴之次。西胡東夷,彫趾交趾,獨棄之乎。”

《史記·天官書》:“昴曰髦頭,胡星也,為白衣會。畢曰罕車,為邊兵,主弋獵。其大星旁小星為附耳。附耳搖動,有讒亂臣在側。昴、畢間為天街。其陰,陰國;陽,陽國。參為白虎。三星直者,是為衡石。下有三星,兌,曰罰,為斬艾事。其外四星,左右肩股也。……昴、畢,冀州。觜觿、參,益州。東井、輿鬼,雍州”。

《漢書·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 :“昂、畢間為天街。其陰,陰國;陽,陽國。參為白虎,三星直者,是為衡石。下有三星,銳,曰罰,為斬艾事。其外四星,左右肩股也。……昴、畢,冀州。觜觿、參、益州。東井、輿鬼,雍州,……占曰:‘畢、昴間,天街也;街北,胡也;街南,中國也。昴為匈奴,參為趙,畢為邊兵’。”

《漢書·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金、木合于東井。占曰:‘為白衣之會。井,秦也’。其五年四月乙巳,水、火合于參。占曰:‘’國不吉。參,梁也’。”

《漢書·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北鬥七星,所謂‘旋、玑、玉衡,以齊七政’。杓攜龍角,衡殷南鬥,魁枕參首。用昏建者杓;杓,自華以西南。夜半建者衡;衡,殷中州河、濟之間。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東北也。”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魏地,觜觿、參之分野也。其界自高陵以東,盡河東、河内,南有陳留及汝南之召陵、㶏疆、新汲、西華、長平,颍川之舞陽、郾、許、傿陵、河南之開封、中牟、陽武、酸棗、卷,皆魏分也。河内本殷之舊都,周既滅殷,分其畿内為三國,《詩·風》邶、庸、衛國是也。鄁,以封纣子武庚;庸,管叔尹之;衛,蔡叔尹之:以臨殷民,謂之三監。故《書序》曰‘武王崩,三監畔’,周公誅之,盡以其地封弟康叔,号曰孟侯,以夾輔周室;遷邶、庸之民于洛邑,故邶、庸、衛三國之詩相與同風。

(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卷二十七》:“昴畢,冀州;觜觿參,益州(《括地志》雲:漢武帝置十三州,改梁州為益州。廣漢,廣漢今益州咎縣是也。分今河内、上黨,雲中,然按《星經》益州魏地,畢觜參之分。今河内、上黨、雲中,是未詳也)。東井輿鬼,雍州”

(北齊)魏收《魏書·卷三十一》:“加安南将軍平統萬遷蒲坂鎮,将時弘農、河内、上黨三郡賊起。”

(清)覺羅石麟《山西通志·卷八十三》:“有是語晉新安公遷蒲坂鎮,将時弘農、河内、上黨三郡賊起”

(宋)王應麟《詩地理考·卷四》:“毛氏曰:因時百蠻長是蠻服之百國也,追貊戎狄國。蘇氏曰:錫之以追人貊人(鄭氏曰:韓侯先祖居韓城為侯伯,其州界外接蠻服。《志》孔氏曰:北狄亦謂蠻夷,《史記·匈奴傳》居于北蠻。而鄭答趙商雲:九貊即九也,又秋官貊,注:征北夷獲是貊者,東夷之種而分居于北,故為韓侯所統。至漢初其種皆在東北于并州之北,無複貊種)”。

(漢)趙岐《孟子注疏·卷二上》: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注:問與鄰國交接之道。孟子對曰:有!注:欲為王陳古聖王之交也,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注:葛伯放而不祀,湯先助之祀。詩雲:昆夷兌矣,惟其喙矣,謂文王也。是則聖人行仁政,能以大事小者也,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勾踐事吳,注:獯鬻北狄彊者,今匈奴也。大王去邠,避獯鬻。

(漢)趙岐《孟子注疏·卷二上》:“昆夷,丁音混。昆夷,犬戎别名,喙許穢切困也。大王音泰後大師大王皆放此獯鬻,丁雲:上音熏下音育。夏曰:獯鬻;商曰:鬼方;周曰:猃狁;秦漢曰:匈奴;魏曰突厥。……趙注:引昆夷兌矣,惟其喙矣蓋失之矣。注獯鬻至其國也。《正義》曰:案《匈奴傳》雲: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獯戎,居于北邊;夏道衰公劉變于西戎,邑于豳,其後三百有馀歲,戎狄攻大王亶父,亶父走于岐山,後至六國遂為匈奴是也。”

(漢)桓寬撰、(明)張之象注《鹽鐵論·卷一》:“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數(音朔,頻也)為暴于邊鄙(《匈奴傳》曰: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樂彥《括地譜》雲:夏桀無道,湯放之鳴條,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妻、桀之衆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中國謂之匈奴,晉灼雲:殷時曰:獯鬻;周曰:猃狁;秦曰:匈奴。《匈奴傳》又曰:元朔二年,夏匈奴數萬騎入,殺代郡太守恭及略千馀人,其秋,匈奴又入雁門殺略千馀人;其明年,匈奴又複入代郡定襄上郡各三萬騎,殺略數千人。匈奴右賢王怨漢奪之河南地,而築朔方。數為寇盜邊及入河南侵擾朔方,殺略吏民甚衆)”

《史記·匈奴列傳》:“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于北蠻,随畜牧而轉移。”

(東漢)班固《漢書·卷九十四上· 匈奴傳第六十四上》:“匈奴,其先夏後氏之苗裔,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邊,随草畜牧而轉移。……夏道衰,而公劉失其稷官,變于西戎,邑于豳。其後三百有餘歲,戎狄攻太王亶父,亶父亡走于岐下,豳人悉從亶父而邑焉,作周。其後百有餘歲,周西伯昌伐畎夷。後十有餘年,武王伐纣而營雒邑,複居于酆鎬,放逐戎夷泾、洛之北,以時入貢,名曰荒服。其後二百有餘年,周道衰,而周穆王伐畎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自是之後,荒服不至。……至懿王曾孫宣王,興師命将以征伐之,詩人美大其功,曰:“薄伐猃允,至于太原”;“出車彭彭”,“城彼朔方”。是時四夷賓服,稱為中興。……當是時,秦晉為強國。晉文公攘戎翟,居于西河圜、洛之間,号曰赤翟、白翟。而秦穆公得由餘,西戎八國服于秦。故隴以西有綿諸、畎戎、狄獠之戎,在岐、梁、泾、漆之北有義渠、大荔、烏氏、朐衍之戎,而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東胡、山戎。各分散溪谷,自有君長,往往而聚者百有餘戎,然莫能相一”。

(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卷一百十》:“《匈奴列傳》第五十(此卷或有本次平津侯後第五十二,今第五十者,先生舊本如此,劉伯莊音亦然,若言諸傳而次四夷,則司馬汲鄭不合在後也)。《史記·一百十》: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左傳》莊三十年,齊人伐山戎。杜預雲:山戎、北戎、無終,三名也。《括地志》雲:幽州漁陽縣,本北戎、無終,三名也,《括地志》雲:幽州漁陽縣本北戎,無終子國)。猃狁、葷粥,居于北蠻,随畜牧而轉移其畜,之所多則馬牛羊。”

(梁)昭明太子撰、(唐)李善并五臣注《六臣注文選·卷第二十》:“周人之詩寔曰:采薇(微)北難猃(險)狁(允),西患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難。鄭玄曰:昆夷西戎也。猃狁,善曰:《毛詩序》曰:采薇遣戍役也。文王西有昆夷。黃帝曰薰粥;唐舜曰蠻;夏殷曰鬼方;周曰匈奴;秦曰胡良,今匈奴也。晉灼曰:堯曰薰粥;周曰猃狁;秦曰匈奴。舊說疏曰:狁之難,故作采薇之詩,以遣征役。曰: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

(宋)羅泌《路史·卷二十三》:“夏氏、夏後氏、差氏、禹氏(王孫孺《百家譜》蘭陵蕭道遊娶禹氏女,而南唐将有禹萬成。《風俗通》雲:攴庶以為氏。史記又有斟氏、戈氏、有扈氏,非也,乃高陽後)。桀崩,其子淳維妻其衆妾,遁于北野。随□轉徙,号葷育,逮周日盛。曰猃狁(猃狁,匈奴。樂産引《括地圖》雲:桀放三年死,子獯鬻妻桀之衆妾居北野,謂之匈奴,蓋别号獯鬻,故服虔謂堯時為獯鬻。又史黃帝北逐獯鬻,非自後世也。《晉史》雲淳維,禹後。又雲:軒後畏其幹紀則又不能别矣)”

《杜預春秋注》曰:山戎,北狄。《通鑒注》曰:自漢北平、無終、白狼以北,皆大山重谷,諸戎居之春秋謂之山戎。《韋昭國語解》:無終,山戎之國。今為縣在北平。《水經注》:藍水出北山,東屈而南流徑無終縣,故城東故城無終子國也。

薰粥:又作獯鬻、葷粥、薰育。古族名。與猃狁同族之稱,而熏育之名較早。居地在周王朝之西北,西起汧隴,東至山西太行山一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