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萬慶濤 王鴻傑
進,是隹的衍生字,本為會意字,其簡體字寫作進,變成形聲字。
進字甲骨文上下結構,上為隹、下為止,會意雛鳥走路。金文增加了街道(彳),使得雛鳥走路的意涵更加明确。進的小篆字形是左右結構,左邊把彳和止演變為辵,右邊是隹。隸變後,楷書寫作進。
進字演變(《漢典》)
雛鳥走路隻能向前走,不能向後退。因此,進引申為向前走。
《說文解字》認為,進“登也。從辵閵省聲。”析形錯誤。
隹,本義雛鳥。根據發育情況,雛鳥分為早成雛和晚成雛。前者,出殼就可以睜眼跟着親鳥走路找食吃,如雞鴨鵝。後者,至少七天才能睜眼,全靠親鳥喂養,羽毛長成才能離巢。大部分鳥類的雛鳥都是晚成雛,如麻雀、燕子。
雛雞在走路
進字,當指早成雛,出殼就會走。
進為什麼用隹而不用鳥?因為隹沒有長出飛羽,隻會走,不會飛。鳥不但會走,還會飛。不得不佩服遠古人造字的智慧之高,邏輯之嚴密。
進字簡化為進,由會意字變成形聲字,但井字的讀音和進字讀音還是有差别的。北方人分得清jin和jing,南方人分不清。最大的問題還不是讀音問題,而是簡化為進之後,字義無法從字形上進行析形解讀。隹(雛鳥)可以向前走,不知道“井”怎麼向前走?莫非發生了強烈地震?
可以說,進簡化為進是漢字簡化失敗的一個典型案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