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
生态環境部舉行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主題為
聚焦藍天保衛戰工作進展
生态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
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
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
出席發布會
生态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
主持發布會
來自國内外30餘家媒體單位的記者
通過生态環境部移動視頻會議系統
遠程參與了此次發布會
劉友賓首先通報幾項生态環境部近期重點工作進展:
将組織開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監督幫扶工作
從6月份開始,重點區域包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長三角地區、長江中遊城市群等。
長江保護修複攻堅戰取得積極進展
一季度長江流域好于Ⅲ類水質斷面比例提高到94.5%,同比上升7.1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下降到0.4%,同比降低1.4個百分點。
“無廢城市”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成立部際協調小組、咨詢專家委員會、技術幫扶組、專題研究組,支持指導試點城市地區開展工作。
試點城市地區高位推動,安排764項任務,涉及工程項目429項,金額1244億元。
試點工作呈現由點到面的良好态勢,浙江省、吉林省政府決定在全省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工作。
聯合中科院啟動2015-2020年全國生态狀況變化遙感調查評估
4月15日,生态環境部辦公廳、中科院辦公廳聯合印發《2015-2020年全國生态狀況變化遙感調查評估實施方案》,正式啟動了調查評估工作。調查評估工作預計于2021年10月結束。
劉炳江介紹了大氣污染防治有關情況:
2019年主要工作進展
2019年,生态環境部會同各地各相關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打赢藍天保衛戰的決策部署,狠抓各項任務的落實,取得積極成效:加快重點行業深度治理,穩步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公轉鐵”取得重大突破,開展秋冬季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分類施策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摸清了重污染天氣成因。
2019年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2019年,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2.0%;重污染天數比例為1.7%,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根據中國氣象局《2019年大氣環境氣象公報》,2019年全國平均PM2.5氣象條件比2018年偏差5.7%,能夠持平實屬不易。總體而言,全國空氣質量穩中有進。
2020年工作安排
會同各地各有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打赢藍天保衛戰的決策部署,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堅持科學、精準、依法治污,持續推動産業、能源、運輸和用地結構優化調整,協同推動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
分類指導精準施策,實施重點治污工程,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和重污染天氣應對,強化大氣污染防治監督執法,推進全國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發布會上有哪些精彩問答
小編帶您一起盤點一下
媒體問答
光明日報記者: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現在還剩下哪些難啃的硬骨頭,目前的瓶頸和未來的挑戰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劉炳江:近年來,在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藍天保衛戰各項任務措施穩步推進,取得積極成效。到2019年,PM2.5未達标的261個城市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了23.1%,全國337個城市重污染天數下降了36.6%,提前一年完成下降目标,年底前完成PM2.5目标已成定局。
目前,大氣污染治理已經進入攻堅期,要确保打赢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順利收官,我們仍面臨着許多挑戰:
一是PM2.5濃度依然較高,雖然今年全國PM2.5濃度普遍下降,但“2 26”城市的PM2.5濃度仍然較高,2019年達到57微克/立方米。二是臭氧濃度逐漸上升,成為僅次于PM2.5的影響優良天數的重要因素。三是結構調整難度較大。
雖然面臨着許多困難和挑戰,但我們有信心全面完成各項既定任務目标,确保打赢藍天保衛戰圓滿收官!
時代周報記者:近幾年其他大氣污染物濃度下降,而臭氧依然持平甚至持續上升,究竟什麼原因?有哪些針對性治理措施?
劉炳江:近兩年,全國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但臭氧濃度卻不降反升,2019年全國337個城市臭氧濃度同比上升6.5%。
從污染成因角度來看,第一,臭氧前體物是氮氧化物和VOCs,現在我們國家這兩種污染物的排放量還是居高不下。第二,極端的天氣條件有利于臭氧生成。第三,全球臭氧背景值不斷提升。
我們将會針對臭氧污染開展2020年VOCs治理攻堅行動,重點推動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
封面新聞記者:目前各地都複工複産了,對于大氣污染物的排放管理是否會有所放松,2020-2021秋冬季地方空氣質量目标是否有所降低?
劉炳江:一般來說,大家概念上複工複産可能一定程度會造成大氣污染物排放的增加,然而從4月份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來看,這種情況不普遍。從新增項目的情況來看,各地政府都在強化新發展理念,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從掌握的數據來看,今年“兩高一資”的項目數相對很少,從新增量來說已經大大的減輕了空氣質量改善的壓力。
關于2020-2021年秋冬季攻堅方案目标,由于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緻污染排放有所下降,空氣質量數據代表性不強,在基數的選取上,我們會借鑒國際上的常見做法,如采取三年滑動平均值或扣除異常年份等方式,并綜合今年和過去幾個秋冬季環境空氣質量情況,科學合理設定目标。
南方都市報記者:今年受疫情影響在春節期間社會活動降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了大規模重污染天氣,原因是什麼?科研團隊用三年時間基本查清了京津冀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的成因,具體研究成果是什麼?
賀克斌:大氣重污染成因及治理攻關項目是國務院決策部署,2017年9月份正式開始實施的。截至目前,已經摸清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重污染的成因,主要可以概要成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超出環境容量50%以上的高強度排放,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重污染頻發的根本原因。第二,最近幾年氣侯變暖的大背景,造成了氣象條件的趨于不利,這是區域的秋冬季大氣重污染天氣過程形成的重要誘因。第三,高濃度的氮氧化物和VOCs造成大氣氧化性偏強,這是重污染期間二次PM2.5濃度快速增長的關鍵因素。第四,這個區域大氣污染區域性特征很突出。重污染期間,區域傳輸的平均貢獻可以達到45%,個别的污染過程裡,甚至還會到70%左右。
春節期間,京津冀和周邊地區出現了重污染天氣過程,實際上也正好印證了上述的研究結論。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二套記者:今年一季度全國337個城市,120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标,同比增加24個,得益于哪些措施?
劉炳江:今年一季度空氣質量改善确實非常明顯,所有污染物都是處于曆史同時期比較好的階段,全國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4.8%,優良天數比例同比提高6.6個百分點。尤其是二氧化氮的濃度達到了上世紀90年代的水平。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二是受疫情影響。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一套記者:下一步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現在是否已啟動制定?将聚焦哪些舉措,目标如何制定?
劉炳江:我們現在已經啟動了“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專項規劃将以生态文明思想為指導,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标引領,認真謀劃“十四五”期間,也就是未來五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在目标設定方面,我們會延續《大氣十條》《打赢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思路,主要圍繞着空氣質量改善和主要污染物減排量方面來設計目标,既突出空氣質量改善為核心,滿足人民群衆藍天獲得感和美好生活的期盼,也與黨的十九大提出的2035年要求的空氣質量發生根本性轉變的要求進行對接。同時,近幾年臭氧污染問題比較突出,所以在規劃中會針對臭氧的兩項前體物VOCs和氮氧化物設計減排目标。
中國青年報記者:重污染天氣期間,針對部分優秀企業和龍頭企業,有沒有考慮為了促進他們高質量發展給予他們相關的政策紅利?另外,河北省在剛過去的秋冬季空氣質量有很明顯改善,主要原因是什麼?
劉炳江:從去年開始,我們進行了大範圍的調研座談,發布了《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對減排企業開展績效分級,采取差異化減排措施。
績效分級差異化減排,就是對重點行業的企業分為ABC級,對不同績效級别的企業采取差異化管控措施,在重污染期間,評為A級的、環保水平高的企業可不采取或少采取停限産等措施,對于C級的、環保水平相對較低的企業,則需加大減排措施力度。
在某種程度上A類企業就樹立了環保的标杆,以差異化管控鼓勵“先進”,鞭策“後進”,提升環保基礎工作水平,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實現污染減排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雙赢。
河北省秋冬季空氣質量改善明顯,主要是多年來持續的治本、治标措施的效果體現。河北把化解過剩産能作為治本之策,把壓煤治污作為主控方向,把聯防聯控作為殺手锏。現在我們心目中,河北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是優等生,走在全國前列。
中國日報記者:華北地區大規模天然氣和電力替代燃煤取暖行動,政府通過清潔取暖改善污染狀況,但是取消相關補貼是否可能會造成污染反彈?
劉炳江:生活習慣是要靠培育的。我們下去調研發現,用上清潔能源之後,農民生活習慣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補貼也不會輕易的退坡,去年開始,在大氣污染專項中财政部已經拿出一部分錢,給煤改氣、煤改電進行運營補貼,一些省份已經宣布了要持續補貼。
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散煤清零,這是剛性的任務,下一步,我們會堅定不移持續推進,确保2020年采暖季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平原地區農村散煤基本清零。
第一财經記者: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正在總結三年的成果,有沒有做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方面的總結歸納?另外近日有研究機構稱,新冠病毒能夠存在于戶外空氣中的顆粒物上,大氣穩定和顆粒物高濃度條件下更容易傳播,對這個問題專家團隊怎麼看?
賀克斌:大氣攻關項目在社會效益方面,攻關項目主要有三個方面的體現。
第一,基于基礎數據分析,建立了健康和效益的評估模型,采用了流行病學和試驗組學的技術,定量的評估了大氣顆粒物污染的健康影響,以及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對人群健康效益的影響。第二,對地方政府和公衆滿意度的調查。調查分析表明,公衆對空氣質量改善的滿意度是逐漸增加的。第三,通過科學普及和宣傳報道,實現了科學家、媒體和公衆之間的良性互動,引導了公衆科學的認知,普及大氣污染防治等科學知識,及時為公衆答疑解惑,提升了大家的藍天幸福感,這方面我們媒體也功不可沒。
經濟效益方面,也有三個方面的體現。第一,攻關項目基于分析提出了成本最優的多污染物減排目标,以及行業和空間的分配方案。完成了經濟發展-能源結構-污染控制的情境設計,推動了基于費用效益評估的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的優化方案制定和實施。第二,建立了重污染天氣全過程的應對技術體系,特别是基于環保績效提出差異化管控技術的要求,在減輕重污染天氣的同時,推動了行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第三,通過實施聯合攻關,在科技領域,基礎研究和監測分析平台等科研資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實現了科研設備和個人數據更高效的共享,進一步地避免了重複性的觀測和大型儀器重複性購置等問題。
關于顆粒物和病毒之間關聯性的結果。從目前已經發表出來的結果來看,基本結論是在一些特定的密閉空間,比如說方艙醫院這些密閉空間,在大氣顆粒物,或者大氣氣溶膠,檢測出來一些陽性、弱陽性等結果。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在室外的大範圍敞開空間有關聯性的結果,國内外科學界基本共識也是這樣一個狀況。
路透社記者:藍天保衛戰攻堅行動方案和去年的工作重點和措施相比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選擇蘇皖魯豫交界地區開展聯防聯控?
劉炳江:今年大氣污染治理和去年變化最大的應該是夏天要實施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主要是針對臭氧濃度逐漸上升的問題。
這些年來的大氣污染治理經驗表明,要想區域性的改善空氣質量,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至關重要。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已經建立了聯防聯控工作機制,蘇皖魯豫恰恰是長三角和京津冀周邊兩大大氣治理重點區域的連接帶,長三角地區和京津冀周邊地區着力解決的問題都卓有成效,蘇皖魯豫大約20多個城市空氣污染顯示出來了。這是綜合考量評估了該區域污染程度、區位特點、基礎排放、治理進程等因素所作出的重要決定。
北京青年報記者:第二輪第一批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近日開始反饋,今年中央環保督察有何安排?
劉友賓:按照《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有關要求,我們将加強與被督察對象工作對接,督促指導其在30個工作日内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按程序上報黨中央、國務院,并加強整改調度和重點整改任務盯辦,對問題咬住不放、一盯到底,督促被督察對象整改工作落實到位,取得實效。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将按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歡迎媒體朋友們屆時予以關注。
今年,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将結合落實常态化疫情防控舉措、全面推進複工複産工作的實際情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安排部署,繼續推進第二輪例行督察;同時,還将圍繞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領域不定期開展專項督察;繼續以暗查暗訪方式拍攝制作長江經濟帶生态環境警示片;持續傳導壓力,推進督察整改,不斷推進精準督察、科學督察和依法督察。
新京報記者: 關于東北地區的大氣污染,之前出現多次爆表的原因是什麼?針對東北稭稈焚燒比較嚴重的情況,生态環境部門有哪些解決辦法?
劉炳江:今年突然大範圍長時間的爆表,與天氣條件也有關系。2019年冬到2020年春,東北地區降雪出現時間早、次數多、積雪厚;加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員、車輛出入受限,勞動力短缺、人工成本上漲,都對稭稈還田離田造成了不利影響。4月準備春播時,當地氣象部門預報,馬上又要有一場大雪,在非常短的窗口期,大家突然集中焚燒,正好又趕上靜穩,非常不利的氣象條件,就出現了這種情況。
要解決稭稈問題,要堅持疏堵結合,關鍵是要推進稭稈的綜合利用。大家把稭稈利用起來,各種還田,肥料化、飼料化利用等等,但是這個路還很長,我們調查以後,部分省市稭稈綜合利用率隻有40%幾,好的70%幾、80%幾。但稭稈産生量太大,即使這個百分比下,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可能一步到位,把稭稈利用率達到百分之百,又有農耕生産期限限制,要統籌農耕,統籌環保這個事。
同時也要加強稭稈禁燒管控,通過衛星遙感等監控手段,嚴格實施網格長制度,落實各級政府及部門責任,通過禁燒促進利用。在仍然難以解決的情況下,建議地方農業、環保還有氣象部門要加密會商,抓住窗口期,組織有序科學的焚燒。從長期來看,還是要靠稭稈的綜合利用。
新京報記者: “十三五”規劃中明确環保領域的9項約束性指标,目前完成情況如何?
劉炳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生态環境部承擔9項約束性指标,其中7項已經提前1年完成,1項已達到時序進度,還有1項優良天數比率指标未達到2019年度目标要求。2020年是打赢藍天保衛戰的決勝之年,我們有信心把各項約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按照《打赢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要求,2019年1月1日起,全國所有空氣質量監測站點,按照實際監測狀态,對外發布主要大氣污染物濃度數據,對空氣質量進行評價。這同過去的折算成标況狀态有一定差距,優良天數比率實況狀态下比标況狀态下大約高4-5個百分點。但是無論實況狀态還是标況狀态,2020年比2015年優良天數比率均要提高3.3個百分點,這個任務不會變。
來源:生态環境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