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楊子①之鄰人亡②羊,既率其黨③,又請楊子之豎④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衆?”鄰人曰:“多歧路⑤。”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⑥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楊子戚然⑦變容,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⑧。(《列子·說符》)
【注釋】
①楊子:楊朱,戰國人,哲學家,思想家。
②亡:丢失。
③黨:親友。
④豎:小童。
⑤岐路:岔道。
⑥奚:為什麼。
⑦戚然:憂傷的樣子。
⑧竟日:終日。整。
【評析】
這是個頗有警戒寓意的小故事。
楊朱就是那“位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的利己主義主義者。但是,據某些學者的研究,楊朱的利己更多的是從保命養生修道而言的,并不是自私自利,唯利是圖之義。籠統地說,仍然是屬于道家學派的。
楊朱聽說自己的鄰居丢了羊,發動親友去找,就讓自己的童子也跟着去了。回來後,楊朱打聽到雖然去了這麼多人,但是羊最終還是沒找到。
當詢問其中的原因時,鄰居告訴他,原因在于歧路太多,小路上又有小路,羊最終不知所蹤。
聽到這些,楊朱竟然怅然若失,整日無言。為什麼呢?
人應該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旦認定了一個目标,就要堅定地走下去,不要受到外界的幹擾,三心二意改變自己的方向,否則就會偏離正途,所做的努力很可能也就白費了,這也是一種修為的智慧。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說明人們的思想很難統一,往往各有各的想法,如果沒有一種主流思想的話,力量分散在四處,很難集中起來,形不成合力,就成為一盤散沙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