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曉得了用杭州方言怎麼說?昨天是第十二個文化遺産日,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我曉得了用杭州方言怎麼說?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昨天是第十二個文化遺産日
聽周志華講講“螺蛳殼裡做道場”的故事
昨天,是我國第十二個文化遺産日,也是首個“文化與自然遺産日”。一早,浙江省主場城市活動暨第六屆大運河文化節,就在運河廣場拉開大幕。
對于國家級非遺——杭州“小熱昏”的代表性傳承人周志華來說,每年這個時候也是最忙碌的,剛參加完開幕式,他就前往新開館的浙江非遺文獻館,做一場有關非遺傳承與創新的主題講座。
“老開心”要講什麼?自然還是圍繞着“小熱昏”。作為一門用杭州方言表演的街頭說唱藝術,“小熱昏”裡的杭州話總應該是本塘最正宗的咯?
周志華卻說:“正不正宗不好講,畢竟語言一直在變化,但小熱昏确實保留了比較老底子的杭州話。想要更了解自己的方言,聽聽肯定是有好處的。”
周志華已經與“小熱昏”相處半個多世紀了。早些年,都是藝人走街串巷,在鬧市街口演的。
“拱宸橋、武林門、鳳山門、南星橋,這些地方我都走過,說說也是杭州話,但很多說法有區别,主要是受到一些外來方言的不同影響。還有就是時代和社會變化帶來的變化,比如港台腔有一陣流行,杭州話也出現了‘灑灑水’(小意思)這樣的表達。小熱昏作為一門口頭語言藝術,适應這種變化也是很必要的。”
但作為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周志華更清楚這些詞是怎麼變化來的。
“很多人都會說‘螺蛳殼裡做道場’,意思是在狹窄簡陋的地方完成複雜的事。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個說法的出處。”周志華說,“當年嶽飛被處死在風波亭,就在現在的小車橋到衆安橋那一帶。老百姓偷偷買通獄卒,連夜把屍體運出來。但放哪裡呢?有人出主意說,浣紗路口那邊有個堆垃圾的地方,螺蛳殼可以蓋住,也經常有人燒垃圾,祭奠不容易被懷疑。老百姓一傳十十傳百,都聽說那個地方埋着嶽老爺,紛紛去祭奠。這才有了‘螺蛳殼裡做道場’。”
還有大家熟悉的“賤兒飯”。周志華說:“現在大家都知道是吃白食的意思。這個也是那幫年輕人(口水軍團)的歌普及的。老底子是叫‘件兒飯’。現在有個菜還叫‘鹹件兒’對吧?就是腌制過的鹹肉。以前什麼人吃這個飯呢?勞力。杭州那時水路發達,有很多纖夫、腳夫,幹活要出很多汗,需要補充大量的鹽分,就吃這個飯。它一般放在飯館門口的門闆上,也叫‘門闆飯’。勞工到了就能吃,也不進店,門口扒兩口,然後接着幹活。好比現在的快餐。“
“小熱昏”雖然是杭州特色,但也有傳到外地去的。周志華介紹,“小熱昏”傳到紹興,就叫紹興“小熱昏”,到甯波就是甯波“小熱昏”,等等。現在他們的本子有不少被拿出去,換成别的方言來演,讓故事和故事背後的意義,被當地人更好地接受。“小熱昏本來就是說唱藝術,就是你們年輕人說的RAP,比如我把《老闆衆生相》重新改編,配上MIDI,感覺馬上不一樣,好多年輕人喜歡。”
周志華還看了今年高考的作文題,說這“三本書”對曲藝演員也适用:“有字之書是老先生留下的文本,那是讓你少走很多彎路的智慧。無字之書就是行萬裡路,演員最重要就是站在舞台上,無論在台口偷師父拳頭,還是看觀衆的反應,都是不可或缺的經驗。心靈之書就是老百姓的心聲。曲藝來自民間,不能靠口号,得用故事用細節把老百姓的心聲說出來,才有生命力。”
“老開心”版杭州話十級測試卷(節選):
從下列選項中選擇最恰當的歇後語或含義:
1.糖漿兒裡放醬油
A.想法兒蠻好 B.神揚舞蹈
C.拗滋搭味 D.腦西搭牢
2.水棺材釘琅珰箍
A.叮叮當當 B.多此一舉
C.賊頭狗腦 D.有趣得瑟
3.腰裡别個死老鼠
A.有趣得瑟 B.夠佬
C. 兌七兌八 D.混充打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