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命題要點:
1. 發生裝置及反應原理
(1)發生裝置的選擇(依據:反應物的狀态和反應條件)
(2)操作要點
①固固加熱型發生裝置Ⅰ中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炸裂;鐵夾應夾在距試管口約三分之一處,導氣管應略伸出橡膠塞即可。
②與裝置Ⅲ相比,裝置Ⅱ的優點是可以控制反應速率。
③用裝置Ⅲ制氣時,長頸漏鬥末端應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氣體從長頸漏鬥逸出。
2. 收集裝置的選擇
(1)裝置選擇
(2)操作要點
①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導管應伸入集氣瓶底部。
②用固固加熱型裝置制備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實驗完畢後,需要進行的操作是先從水槽中撤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試管使試管炸裂。
③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的最佳時機是當導管口有連續均勻的氣泡冒出時開始收集。
3.檢驗與驗滿(依據:氧氣的助燃性)
4.多功能瓶的使用
5.氧氣的性質
針對訓練:
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
(1)寫出标号儀器①的名稱________。
(2)寫出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3)可選用E裝置收集氧氣的依據是什麼?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4)若要制取并收集大量較純淨的氧氣,可選用的裝置組合是_________(填字母),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用B裝置制取氧氣時,長頸漏鬥需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什麼?
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鬥逸出。
6.請分析用B裝置制取氣體的不足之處。
不能随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
7.用E裝置收集一瓶氧氣,請簡述驗滿的方法。
将帶火星的木條放到集氣瓶瓶口,若木條複燃,則氧氣已收集滿。
8.若用G裝置采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且氣體從a管口通入,請在G處方框中将導管補畫完整。
9.用C、D裝置制取并收集氧氣,當D裝置中的導管口有氣泡_________冒出時,再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裡。在收集過程中發現裝置C中有大量氣泡産生,而D裝置中隻有少量氣泡冒出,你認為實驗過程中忘記的操作是檢查裝置氣密性。
10.為探究如何用排空氣法收集純度較高的氧氣,某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1】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當放置在集氣瓶口帶火星木條複燃時停止收集,測定瓶中氧氣的含量,重複實驗3次。
【實驗2】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當放置在集氣瓶口帶火星木條複燃後,繼續收集40秒,測定瓶中氧氣的含量,重複實驗3次。
實驗數據:
由實驗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為提高獲得氧氣的體積分數,請寫出可采取的措施。
帶火星的木條複燃後繼續收集一段時間後停止。
11.下列物質在氧氣裡燃燒,生成物為白色固體的是( )
A. 硫 B. 鎂條 C. 鐵絲 D. 木炭
12.某同學利用如圖微型裝置進行實驗探究。請回答:
單球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的氣體收集在集氣管中,将紅磷在酒精燈上加熱後迅速放進集氣管,塞緊塞子,觀察到的現象是紅磷燃燒,産生大量白煙,水被倒吸進入集氣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氧氣性質比較活潑,能支持燃燒。
(1)如何驗證一瓶無色氣體是氧氣?
将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複燃,證明是氧氣(或将燃着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燃燒更旺盛,證明是氧氣)。
(2)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集氣瓶中預先加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的目的是什麼?
防止濺落的高溫熔融物炸裂瓶底。
14.許多因素會影響化學反應速率。請分析下列實驗或事實,分别說明在其他條件不變時,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
示例:硫在純氧中燃燒比在空氣中進行得更快,更劇烈。答:增大反應物濃度,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1)同種食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變質。
升高溫度,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2)過氧化氫溶液在常溫下能緩慢分解,若加入少量MnO2時分解加速。
使用催化劑,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3)在相同質量的鋅粉和鋅粒中分别加入足量10%的稀鹽酸,前者先反應完。
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