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柬又稱為請帖、簡帖。為了邀請客人參加某項活動而發的禮儀性書信。請柬曆史悠久,古稱請簡,因材質為竹簡而得名。東漢時期,蔡倫發明紙張,竹簡逐步被更便于攜帶的紙張替代。
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禮尚往來是也是中國的優良傳統。如今婚嫁、壽辰、喬遷、生子、滿月、升學......等,主人都将派送請柬,以表莊重和誠摯。而有一部分受邀者本和主人就沒有多深厚的情誼,收到請柬當然有些心不甘情不願,但還得滿面笑容說着祝福的話,到宴席當天份子錢是少不了的。故戲稱請柬為紅色罰單。
每年的幾個小長假,各式請柬雪花般飄來,真是苦惱的事。本來計劃好的出遊計劃可能泡湯,難得的家庭聚會可能因此取消。遇到巧合的時候家庭成員還得分開行動,去随了份子錢就走,甚至自己去不了隻有讓别人捎上紅包。按理說,正常的禮尚往來有助于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情誼。然而,現在很多宴請似乎變了味。
很多時候,随禮成了家庭支出的很大的組成部分,讓工薪階層不堪重負。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誰家有喜事,親朋鄰居都是主動上門道賀幫忙。有錢的随禮錢或送物品,沒錢的出力。大家都是出于自發的,發自内心的祝賀。如今,宴請的項目繁多,婚嫁、壽辰、喬遷、生子、滿月、升學等比較常見,甚至有報道個别地方牲畜産子、新購家電及汽車都要宴請賓客,俨然成了斂财的一種手段。
個人認為,邀請人開具紅色罰單可能有以下部分或全部的目的:
1、 真心的希望得到親朋好友的祝福。既然是喜事,當然得到更多人祝福、越熱鬧越好。
2、 面子心理作祟,為炫耀自己的實力。這部分人應該是當前的日子與以前比好了很多,有一定經濟實力,想告訴大家自己混得有多好。
3、 檢驗親友與自己的情誼。往往這個時候就會在意客人随禮的數額,數額大的代表越看得起自己,以後也就會多走動,當然,數額小的也就不會那麼上心了。
4、 為收回之前自己随出去的禮金。這部分人一般平時經常被邀請,随出去了不少禮。可自己又難得有什麼大喜事,所以有點小事也就找個理由通知大家來慶賀,以收回禮金。
5、 以此斂财。這部分一般是領導級别,有一定社會威望或權力的人。不管大小事,也不管交情深淺,統統通知到位。你去了,以後有事相求好開口;請了你沒去,再小的事也不好辦。
由于上述錯綜複雜的宴請目的,導緻被邀請人心态也就複雜了。人家親自将請柬送到你單位或家裡了,不去吧,面子上過不去;去吧,交情不深随禮多少是個問題,少了怕嫌你寒酸,多随點又貌似交情不值得。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少随點,找人将禮金捎帶去,再編織各種謊言稱自己确實抽不開身到現場道賀。當然,這樣做的結果是你們的情誼基本不會有下文了。
這種現象是否正常?寫這些文字是否有些小題大做?歡迎大家評論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