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柴與錫柴是我國動力市場上曆史悠久,口碑也相當不錯的兩大自主發動機品牌,多年來為我國貨運行業的繁榮進步做出了不少貢獻。也正因如此,運輸人圈子裡,關于“濰柴棒,還是錫柴強”的讨論一直沒有停止過。
濰柴動力強勁、皮實耐用
筆者成為職業運輸人之後,第一次獨立出車,駕駛的是一台重汽的斯太爾自卸車。當時那台車裝配的是濰柴WD615發動機。說起來,這台發動機稱得上是我國重卡行業的一大經典動力之一。
我國汽車工業在解放後才開始起步,發動機作為關鍵的配套動力總成,幾乎也是從零開始。由于缺少大馬力發動機的驅動,國内公路物流自解放後的幾十年并沒有取得太大的進步。這種情況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我國從奧地利引入了斯太爾91整車以及發動機項目之後才真正開始改善。
與斯太爾91配套的是WD615柴油機,這款排量10L,最大馬力達到360匹的發動機,令國人見識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大排量、大馬力。要知道,即便當時在國内市場如日中天的錫柴,也隻能靠最大排量不足7升,動力僅為160馬力的6110發動機打天下。
最終,斯太爾WD615發動機項目落地濰坊,由當時的濰坊柴油機廠,也就是現的濰柴負責生産,這款發動機在國産化後迅速紅遍了大江南北。不僅如此,WD615的影響範圍迅速從公路運輸行業,擴展到了工程機械領域,即便到了現在,濰柴WD615後續機型在裝載機市場已讓有巨大的保有量。
當WD615發動機逐漸落伍與時代,濰柴向上開發了WP10、WP12發動機。并且随着物流行業對時效性的要求逐漸提高,開發出了馬力超過500匹的WP13發動機,讓濰柴成為了國内一批最早能生産13L發動機的企業,與世界先進水平接軌。
曾經濰柴WD615到底有多火?當時有個說法,叫沒有裝“濰柴”發動機的重卡根本算不上真正的重卡。這句話今天看來或許有些誇張,但當時确非常應景。也許正是這樣的曆史背景,在濰柴的基因裡立下了“大馬力”三個字。如今動力強勁,皮實抗造已經成了用戶心中濰柴動力的代名詞。
錫柴油耗低、噪音小
說起錫柴,大家也不會陌生,它稱得上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動力品牌。錫柴的曆史非常悠久,其前身是1943年9月26日,汪僞政府開辦的中央農具實驗制造廠,最早生産脫谷機、龍骨水車等農用機械。改革開放後,錫柴成為一汽解放集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正式揭開了從農機行業轉向汽車行業、生産車用柴油機的曆史性轉變序幕。
40年來,錫柴始終堅持艱苦創業和自主創新為一汽築夢“芯”時代,開發了CA6DL柴油機,形成了七大系列産品,擁有奧威、恒威、康威、勁威4大平台産品,排量覆蓋2到13升,功率覆蓋40到550馬力。
在錫柴的産品線中,名頭最響的就是“奧威”品牌,錫柴奧威面世十四年來,憑借優良的品質,跨上了銷售收入超百億的台階并創造出了200萬公裡無大修的記錄,榮獲發動機行業首個的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去年8月,按照中國一汽以及解放事業本部統一部署,道依茨一汽(大連)柴油機有限公司、一汽無錫油泵油嘴研究所、一汽技術中心發動機開發所,聯合成立了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從技術到生産、營銷、服務每一個環節持續提升制造力,推動企業向高端制造業邁進。
低油耗、低噪音、質量可靠是用戶對錫柴發動機的普遍評價,發動機的可靠表現幫助一汽解放長期以來在公路運輸車,尤其是長途牽引車市場占據着牢固的優勢。
選擇關鍵在于,你需要什麼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工程自卸車領域,濰柴發動機應用比較普遍,而在長途牽引、載貨領域錫柴發動機的保有量比較大。這也非常符合運輸人袁飛傑對兩款發動機的評價:“輕載、平原路況選錫柴,油耗低、噪音小;重載、爬山得用濰柴,力量足、耐磨損。”
仔細一想,确實如此。裝配濰柴發動機最多的陝汽重卡包括早年的中國重汽都是以工況惡劣的自卸車發家的企業;而主要搭載錫柴發動機的解放多年來銷量領跑牽引車市場。但随着企業的發展,大家都在努力完善産品線,補上短闆,來增強車企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
對運輸人而言,更希望的是各企業在完善自身的過程中取長補短,逐步将産品打造得趨近于完美,這對整個貨運行業将是莫大的福音。
最後,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濰柴更好,還是錫柴更棒?相信随着國六排放法規的實時,國内發動機制造企業也将面臨一輪新的技術升級和競争,而進口發動機及合資品牌的優勢也将發揮出來,但哪款發動機更好用,關鍵要看你需要它做什麼。
【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