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14日,中國政府代表、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同不丹政府代表、外交大臣丹迪·多吉通過視頻方式在北京和廷布簽署《關于加快中不邊界談判“三步走”路線圖的諒解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中國和不丹的邊界談判始于1984年,達成《備忘錄》被視為兩國解決邊界争議道路上的裡程碑。毫不意外的是,印度迅速關注到這一消息。新德裡事先知情嗎?印度政府對此擔憂嗎?面對記者的諸多疑問,印度外交部隻回應,他們“注意到了”此事。這樣小心翼翼的态度不難理解。畢竟在印度人看來,中不邊界問題對他們有着“重大安全影響”,而且,中印在邊境實控線附近的對峙已經持續17個月,兩軍相關會談進展不順。1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多名南亞事務專家表示,中國和不丹簽署《備忘錄》或能進一步削弱印度在邊界問題上“攪渾水”的法理依據,但中不實際解決邊界問題還面臨諸多不确定性,其中,不排除印度在未來中不談判達到關鍵節點時設置障礙。
2021年10月14日,中國政府代表、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同不丹政府代表、外交大臣丹迪·多吉通過視頻方式在北京和廷布簽署《關于加快中不邊界談判“三步走”路線圖的諒解備忘錄》。圖源:外交部網站
學者:“三步走”路線圖可能類似中印談判框架
“相信雙方今天簽署的《備忘錄》将為加快兩國劃界談判、推動中不建交進程作出富有意義的貢獻。”吳江浩14日這樣表示。丹迪·多吉則将《備忘錄》稱為“具有曆史性意義”的合作結果。不丹外交部14日發表聲明說,《備忘錄》的簽署将“為兩國邊界談判提供新的動力”。“三步走”路線圖于2021年4月在昆明舉行的中不邊界問題專家組第十次會議上最終确定,并分别提交不丹和中國政府批準。《印度教徒報》援引不丹外交部消息人士的話稱,這是一項“積極進展”,将使雙方就邊界問題進行“更有針對性和系統性的讨論”。
《印度教徒報》15日稱,達成《備忘錄》推進了被暫緩5年的中不邊界談判進程,其間發生2017年中印洞朗對峙,後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據不丹廣播公司14日報道,截至今年7月,不丹和中國共舉行24輪邊界會談以及10次邊界問題專家組會議。
截至目前,中不雙方并未就“三步走”路線圖作出詳細說明。不過,1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多名專家分析說,中不“三步走”路線圖可能類似于中印邊界談判“三步走”框架,即先确立邊界劃界的基本政治原則,再具體解決邊界争議問題,最後簽署協議并在地面上劃界立樁。
印度:我們注意到了
中不就加快邊界談判達成協議引發印度媒體的密切關注。《印度教徒報》說,中不達成這一合作成果的時機“對新德裡來說尤其重要”。中印在邊境實控線附近的對峙已持續17個月,兩軍剛于本月10日在莫爾多/楚舒勒會談點中方一側舉行第十三輪軍長級會談。中方發布的消息稿稱,會談中印方仍堅持不合理也不切實際的要求,為談判增加了困難。
對于中不簽署《備忘錄》,印度主流媒體首先關心的一個問題是:新德裡事先知情嗎?“許多人認為……不丹未向印度政府闡述大緻情況,就(與其他國家)圍繞邊界問題讨論備忘錄事宜,這是無法想象的。”《印度時報》15日這樣評論。《印度斯坦時報》則說,鑒于印度和不丹在外交政策領域始終保持密切協調,新德裡不太可能對14日的事态發展毫無準備。報道還稱,中國在不丹首都廷布沒有外交機構,中國駐新德裡大使館負責協調中不關系。
《印度時報》說,鑒于中國對争議地區的主張對印度有着“重大安全影響”,印度密切關注不中涉及邊界問題的接觸。該報形容,印度外交部發言人阿林丹·巴奇14日對相關問題的回應“極其謹慎”,稱“我們注意到不中簽署《備忘錄》”,并強調“印度也一直在與中國開展邊界談判”。印度《電訊報》說,對于印度是否認為這是一項重大進展、是否擔心該協議可能導緻中國控制洞朗地區,巴奇沒有表态。“考慮到《備忘錄》可能對中印關系産生的影響,印度的謹慎反應是可以理解的”,《印度斯坦時報》引述專家的話說。
對于中不在推動邊界談判上取得重大進展,一些印度網民也受到觸動。在《印度時報》的評論區,網民“傑伊”說:“如果連跟鄰居的友誼都處理不好,那麼印度跟誰都做不了朋友。”
印度是不确定性因素?
“中不邊界問題較為特殊,其不僅關系到不丹,中不邊境争議一度成為2017年印度挑起中印洞朗對峙的借口,”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所副所長王世達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此背景下,如果中不邊界談判取得重大突破,将進一步削弱印度在邊界問題上攪渾水的法理依據,使印度少一個在邊境地區挑釁中國的借口。”
有分析認為,印度的阻撓是中不邊界談判此前未能取得重大進展的最大障礙。一旦不丹與中國劃定邊界,那麼印度就會成為唯一沒有與中國解決邊界問題的鄰國。
“中不兩國在邊界問題上曾一度達成一些共識,但印度覺得這些内容損害其利益,尤其是在中不邊界西段地區,相關進展可能會對該國的西裡古裡走廊造成威脅。”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所研究員王瑟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洞朗危機後,中不兩國長時間沒有舉行關于邊界談判的工作組會議,這是印度幹涉的一個明證。
由于地緣因素,印度長期以來對不丹的外交安全政策具有巨大的話語權。1949年,印度與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後,不丹的外交接受印度“指導”,直至2007年兩國廢除外交“指導”,但印度對不丹的幹預持續存在。2017年中印洞朗對峙期間,《環球時報》記者曾赴不丹采訪,觀察到印度對這個國家方方面面的深刻影響。在不丹西部的軍事重鎮哈阿,駐紮着印軍駐不丹軍事顧問團司令部。有當地人告訴記者,印度軍隊的車輛“可以在不丹到處走動”。不丹人對印度的态度十分複雜。一方面,他們将這個龐大鄰居稱為不丹的“哥哥”,另一方面,又擔憂印度挑起的與中國的矛盾可能會将不丹拉入深淵。
随着中國國力的增強,不丹加強與中國聯系的動力不斷提升。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研究員張永攀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從1985年起,不丹開始和多國建立外交關系,并與中國保持一定規模的外貿關系。在抵制達賴集團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竄訪的活動上,不丹一直以堅定的态度支持中國,流亡藏人對該地影響也較小。
“中國和不丹在此時簽署《備忘錄》,雙方各有考量。”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南亞事務專家15日對記者分析道,不丹既希望展現出對解決和中國這樣一個大國間邊界問題的誠意,也在一定程度上傳遞出試圖擺脫印度幹涉的意願;對于中國而言,由于近兩年印度在邊境地區頻繁制造事端,中方通過和不丹推進邊界談判,可主動把握事态發展方向,避免跟着印度的節奏走,且中不邊界談判的推進亦有利于反向推動中印邊界問題的解決。
不過,印度現下無明顯反應,并不意味着它以後不會對中國和不丹的邊界談判施加影響。“備忘錄本身敏感性不高,但達成實質性協議則有較高敏感性。因此,印度可能會在接下來中不談判達到一個關鍵節點時向不丹政府施壓,阻止其落實與中國達成的方案。”王世達說,中不簽署《備忘錄》展現出兩國實現邊界劃定的“光明前景”,但其道路仍然充滿曲折。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 趙覺珵 劉欣 曹思琦 範淩志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重】
閱讀更多内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