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說:“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靈魂伴侶,在大多數人眼中,是一個帶有貶義色彩的詞,幾乎等同于不正當的暧昧關系。但其實,這是世人對靈魂伴侶的一種偏見。
或許是因為徐志摩風評不好,連帶着他口中的靈魂伴侶也不被世人認可吧。
然而,不管世人認不認可靈魂伴侶,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徐志摩一心尋找的靈魂伴侶,也是很多人的夢想,隻不過很少人敢于大聲說出來,怕被貼上“渣男”、“渣女”的标簽。
那麼,追尋靈魂伴侶,當真就是渣嗎?
個人認為,追尋靈魂伴侶實屬人性本能、人之常情。
因為,人生來孤獨,靈魂深處的孤獨,尤其渴望遇見一個相似的靈魂,彼此了解,彼此懂得,彼此珍惜。
遺憾的是,靈魂伴侶可遇不可求,并不是誰都能擁有的。
若有人擁有靈魂伴侶,那肯定不是一般人,至少具備以下三個特征。
01
思想豐富,感情細膩
不是随便什麼人,都能擁有靈魂伴侶。擁有靈魂伴侶的人,一定是一個思想豐富,感情細膩的人。
所謂思想豐富,可大緻理解為有思想,有内涵,有見地,對于很多事、很多社會現象,都有自己的認知,不人雲亦雲,不随波逐流,永遠有自己獨到的觀點。
所謂感情細膩,就是心思缜密,注重細節,較為敏感,能通過語言、動作,洞穿一個人的真實想法與感受。
靈魂伴侶,重點在于精神交流。一個人若沒有豐富的思想、細膩的情感,是不可能與另一個人進行精神交流的,更别說達到心靈相通,靈魂相融的地步。
有句話叫:“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一個人如果想擁有靈魂伴侶,首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趣的靈魂。
而有趣的前提是,你要有豐富的思想,細膩的情感。滿足這兩點,再談其它。否則,你無法與對方産生靈魂共振,也無法懂得對方的弦外之音。這種情況下,一般交往不了多久,就無法繼續了。
02
良好的文化素養,優秀的表達能力
文化素養,表達能力,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然而,并非每個人都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和優秀的表達能力。
所謂文化素質,包括人的基本品質、文化水平、本身的個性,以及内外的素養。
所謂表達能力,就是能将内心所思所想,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準确地表達出來。表達,包括便不限于語言,也可以是文字、畫作、歌聲,甚至一些肢體動作。
有的人,人品好、素質高、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但就是不會表達,每次想要說什麼,要麼詞不達意,讓人聽得雲裡霧裡,要麼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十分苦惱。
靈魂伴侶,對于一個人的表達能力有極高的要求。試想,連自己内心的想法都不能準确地表達,又如何能讓對方理解和懂得呢?
雖說真正的靈魂伴侶,都有着非一般的默契,但再怎麼默契,也需要交流,若不能愉快地交流,還算什麼靈魂伴侶?
就拿徐志摩來說,他是一個詩人,他用詩歌表達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情感,讀懂他的詩歌,并與他産生深刻共鳴的人,方才有可能與他成為靈魂伴侶。而這也隻是有可能,并非絕對。
因為,靈魂伴侶需要相互了解,相互懂得,若隻是單方面的了解與懂得,算不上靈魂伴侶。
03
偏理性,懂自律
靈魂伴侶之間,自然也有情愫。但凡提到情愫,很多人肯定聯想到“情不所起,一往而深”這種特别感性的感情。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靈魂伴侶之間的感情,更多的是相互欣賞,相互傾慕。這種感情是偏理性的,不會任其泛濫成災。
擁有靈魂伴侶的人,一定偏理性,懂自律。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守護這段可遇不求的相知。
靈魂伴侶,不宜沾染世俗塵埃,否則就會變質,失去原有的美感。
一個人若想擁有靈魂伴侶,尤其需要學會克制,不奢求更多,更近,隻在最恰當的位置,以最恰當的方式相處。簡而言之就是,不能貪戀不該有的歡愉。
感性的人,容易生情。理性的人,懂得克己。
想要擁有靈魂伴侶,尤其需要理性。唯有保持理性,才能把握好分寸。
04
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個靈魂伴侶,彼此懂得,彼此珍惜,漫長人生路上,從此不再孤寂。
然而,隻有靈魂相似的人,才有機會成為靈魂伴侶。
世界很大,人很多,卻很難遇見與自己靈魂相似的人,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孤寂的靈魂,漂泊無依。
願你足夠幸運,于茫茫人海中,遇見靈魂相似的人,成為一生的靈魂伴侶。從此,有人知你,懂你,溫暖你。
若你當真遇見了,請一定好好珍惜。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