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若此時旁邊有人打呼噜,勢必就會讓你無法睡個好覺。
但若還有一種聲音比打呼噜更煩人,磨牙可是榜上有名的。
一些人在睡覺時就會磨牙,尤其是孩子。
當孩子入睡後,家長們卻聽見----“叽嘎叽嘎”的聲音,然後又想到了“夜裡磨牙,肚裡蟲爬”,于是不少父母就會擔心-----孩子肚子是不是有蛔蟲?
數據顯示,大約有5%-30%的兒童患有磨牙症,而且常見于學齡前兒童。
通常而言,孩子到了6歲之後磨牙症就會消失,少數的孩子會在青少年期或者成年期出現磨牙的現象。
而對于6-13歲兒童,此時正處于換牙期,因此上下牙齒為了能夠很好建立新的咬合接觸關系,就會用磨牙來進行磨合。
大多數磨牙由于不會産生明顯的症狀,因此常常不容易被發現,但依然可以引發一些危害。
比如,長期磨牙會破壞牙釉質,導緻牙體組織遭受嚴重磨損;
比如,長期磨牙會對咀嚼肌以及颞颌關節産生影響,久而久之就會演變成“颞下颌關節綜合征”,主要包括開閉口運動異常、彈響,頭頸痛等不适。
另外,還有一些磨牙可能會誘發頭痛,但這種比較少見。
對于換牙期的青少年以及成年人,如果還出現磨牙現象,那麼就需要警惕了,沒準是這些原因所導緻的:
第一,缺鈣當人的身體中缺鈣的時候,就會導緻磨牙,營養跟不上,讓身體缺乏鈣物質,從而引起肌肉緊張收縮。
有的人會出現抽筋的現象,也有的人會出現磨牙的現象。
所以如果有磨牙的情況,可以考慮是不是因為缺鈣導緻,建議及時補充鈣物質,多吃含鈣量多的食物,比如牛奶、雞蛋等,減少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很多人會有不規則的磨牙,那是因為咬合度不夠好,牙齒有高低不同的情況,因此在夜間會出現磨牙的現象。
除此以外,很多人吃東西有不好的習慣,咀嚼肌如果用力過猛的話,或者是長時間用同一側的牙齒咀嚼食物,也會影響到下額關節還有肌肉。
建議大家在吃食物的時候,盡量兩邊牙齒交換使用,不要咀嚼過猛,特别是太硬的食物,不僅對咀嚼肌不好,也會造成牙齒磨損。
如果平時精神壓力比較大,精神一直處于緊繃的狀态。
即便是夜間睡覺的時候精神也難以放松,就會導緻臉部肌肉很緊張,咀嚼肌受到影響,從而出現磨牙的現象。
這種情況一般多數在年輕人身上,因為現如今年輕人的工作、學習壓力都比較大,白天、晚上都不能讓精神更好地放松,就導緻夜間睡覺磨牙。
建議年輕人學會緩解自己的精神壓力,做好勞逸結合,适當地調整自己的情緒,也能夠改善磨牙現象。
睡姿不正确,同樣會導緻晚上睡覺時磨牙。
特别是喜歡側着睡的人,睡覺時身體因為受到了擠壓,被壓着的一側肌肉就會出現異常收縮,從而出現晚上睡覺時磨牙的現象。
建議調整睡姿,平躺入睡,身體沒有任何壓力,呈現放松狀态,還能改善磨牙。
對于磨牙這件事,一般學齡前兒童,無需過多幹預,磨牙現象會随着年齡增長而消失。
但若對于學齡較大的鵝絨,就需要及時去牙醫,看看是否存在咬合不佳,或者其他牙齒方面的疾病。
通常而言,對于磨牙的改善,醫學上常用佩戴咬合墊,在入睡時候戴在下颌牙齒上,可以起到保護牙齒咬合面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