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看完一年多了,這個片段至今印象深刻。
羅子君同意搬到小破公寓,兒子卻還是更喜歡之前幹淨,富有的家,遲遲不願意離去。
老頭老太太攔着,羅子君說,我兒子,當然要跟我回家。
好不容易帶走兒子,外面卻下起了大雨。
讓孩子配合在雨裡跑一段,可是兒子不願意。
他一遍一遍說,我的鞋濕了,我要回爸爸的家。
看到爸爸的車子回來,孩子一眼認出爸爸的車,高喊着爸爸。
羅子君看到他們樂呵呵的一家三口,捂住兒子的嘴,抱起兒子,跑着離開了。
而他的爸爸,正想辦法讨好新兒子,親昵的抱着,笑着。
一哭,一笑, 看的我淚崩。
前夫哥,依稀聽到兒子的喊聲,暮然回首,讓情節更加悲涼。
開始覺得,之所以那麼感動,可能是同情羅子君母子。
事後回想,為什麼會那麼有共鳴?
我想,應該是因為前夫哥作為一個後爸太稱職了。
我們總是鼓勵要博愛,畢竟都是祖國的花朵,那為什麼他做這麼一件算不上錯誤的事,卻這麼招恨呢?
因為,他打亂了我心中的價值排序,對,放任親生兒子不管,愛别人的小孩愛的越真摯就越刺眼,這就是那個場景那麼能打動人的原因。
所以,如果有小孩,婚姻不能輕易放棄。
每天要想的,不是有一堆問題,可能要過不下去了;而是要想想,怎麼樣才可以過的更好。
想辦法做一個獨立的女人,從容遊走于家庭和婚姻之中。
婚姻,不應該是在你不能忍受時逃離,而是,在你不想要的時候丢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