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外牆防水怎麼做,小編就外牆防水的施工方法簡單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一、外牆防水包括牆整體防水和節點構造防水
外牆防水應具有阻擋雨水、雪水侵入牆體的基本功能,并且應該具有抗凍融、耐高低溫、承受風載等性能。
外牆防水一般分為外牆整體防水和節點構造防水,外牆整體防水大家都知道,節點構造防水就是采用一種構造形式來阻斷水的通路和防止水侵入室内,常見的措施有女兒牆、陽台、門窗、穿牆構建、外牆分隔縫、變形縫防水等。
二、外牆防水材料的選用
采用防水材料進行發外牆防水,是針對多雨地區或有必要進行外牆防水的工程項目采取的專項措施。利用防水材料阻斷水的通道或減緩雨水滲透的速度,一道道防水或增強抗滲能力的能力。
外牆防水材料一般分為:剛性防水材料、柔性防水材料、憎水性材料、密封材料和防水透氣膜。剛性材料有各類防水砂漿、聚合物水泥防水漿料;柔性防水材料主要為聚氨酯防水塗料、聚合物乳液防水塗料等。
三、整體防水
未做外保溫外牆:
1.采用塗料飾面時,防水層應設在找平層與塗料飾面層之間,防水層應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或普通防水砂漿;
2.采用塊材飾面時,防水層應設在找平層與塊材粘接層之間,防水層宜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或普通防水砂漿;
外保溫外牆:
1.采用塗料或塊材飾面時,防水層宜設在保溫層與牆體基層之間,防水層可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或普通防水砂漿;
2.砂漿防水層中可增設耐堿玻纖網格布增強,并宜用錨栓固定于結構牆體之中;
3.砂漿防水層宜留分格縫,分格縫宜設置在牆體結構不同材料交界處。水平分格縫宜與窗口上沿或下沿平齊;垂直分格縫間距不宜大于6.00m,應與門、窗框兩邊線對齊。分格縫寬應為8-10mm,縫内應采用密封材料作密封處理;
4.若有地下室,外牆防水層應與地下室防水層搭接;
5.防水層的最小厚度應符合表的規定:
四、節點構造防水
1.建築外牆節點構造防水設計應包括門窗洞口、雨蓬、陽台、變形縫、伸出外牆管道、女兒牆壓頂、外牆預埋件、預制構件等交接部位的防水設計。
2.建築外牆的防水層應設置在迎水面。
3.不同材料的交接處應采用每邊不小于150mm的耐堿玻纖網格布作抗裂增強處理。
4.外牆防水層應延伸至門窗框,防水層與門窗框應預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門窗框與牆體間的縫隙應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漿或發泡聚氨酯填充;門窗上楣的外口應做滴水線;外窗台應設置不小于5%的外排水坡度。
5.雨蓬應設置不小于1%的外排水坡度,外口下沿應做滴水線;雨蓬與外牆交接處的防水層應連續;雨蓬防水層應延外口下翻至滴水線;
6.陽台應向水落口設置不小于1%的排水坡度,水落口周邊應留槽嵌填密封材料;陽台外口下沿應做滴水線。
7.穿過外牆的管道應采用套管,套管應内高外低,坡度不應小于5%,套管周邊應作防水密封處理。
8.女兒牆壓頂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壓頂應向内找坡,坡度不小于2%;當采用混凝土壓頂時,外牆防水層應延伸至壓頂内側的滴水線部位。
9.外牆預埋件四周應用密封材料封閉嚴密,密封材料與防水層應連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