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湛江哪裡的姓氏最好

湛江哪裡的姓氏最好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6 04:21:12

湛江五縣四區,每一個地區的姓氏排名都不一樣,但有些熱門姓氏無論在哪裡都名列前茅。據相關資料統計,全市姓氏排名前十的有陳、黃、李、林、吳、梁、楊、王、張、鄭等,這些姓是湛江最基本的熱門大姓。“陳林李,打人冇識死,黃楊梁,隻隻系大佬”,說明這幾個姓在湛江人數尤其多。

然而湛江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少“黑馬”熱門姓氏,在别的縣市不旺,但在本區域人數偏多。如霞山區的“馮”、“黎”、“蔡”,赤坎區的“劉”,開發區的“何”、“沈”、“餘”,坡頭區的“龐”、“鐘”,麻章區的“盧”、“彭”、“周”、“徐”,遂溪縣的“周”,雷州市的“蔡”、“周”、“鄧”,徐聞縣的“鄧”,廉江市的“羅”、“鐘”、“劉”,吳川市的“龍”等。

湛江的姓氏村很多,不少村就是一個大姓,如遂溪縣的黃略鎮,王姓人口一萬多人集中在黃略村及周邊的衛星村,這條村太厲害,因此被冠為鎮名。

湛江哪裡的姓氏最好(湛江最熱門和最冷門的姓氏有哪些)1

麻章區太平鎮通明村卻又是另一個極端,曆史上是水軍駐地,各朝都有軍人落籍,形成多姓雜姓,全村8000多人就有50多個姓氏,但彼此和諧相處,大小姓氏平等相待,傳為佳話。

除了上面列舉的大姓外,湛江有一些極冷門的姓,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有的冷門姓氏,人數甚至隻有1-5個,也不知是怎麼個來曆。以遂溪縣為例,沙古鎮有人姓“鄉”,草潭鎮有人姓“菜”,洋青鎮有人姓“三”,遂城鎮有人姓“暴”,楊柑鎮有人姓“西”。全國最稀有的姓氏有四個“接、伯、脫、須”,遂溪居然也有人姓“脫”。

遂溪有三個動詞的冷門姓最為搞笑,那就是“打”、“磨”、“削”,這三個姓的名稱叫起來就是“打某某”、“磨某某”、“削某某”,聽起來非常嚣張是不是?遂溪縣有一位姓“打”的老伯,生于1908年,子子孫孫被人喊“打”喊殺100多年,頗為不解祖先幹嘛要姓這個?至于“磨”姓就更多,湛江有50多個人姓“磨”,其中多數在廉江。不管叫“磨什麼”都好,這個名字喊出來,就像是惡作劇。至于“削某某”就更好笑了,“削”本來就有打人的意思,“削某某”叫起來真是太“霸氣”,哈哈。

不過也有冷門姓氏占便宜的,比如赤坎某廠有位老工人姓“宮”,男人都叫他“老宮”,但女職工不敢叫他,以免變成他“老婆”。

湛江還有些冷門姓氏,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如姓“䶮”的,讀“嚴”字,但在戶籍那裡辦理身份證時就打不出這個字,隻能臨時組成一個字,平時要登記什麼的也是如此,非常麻煩。湛江徐聞有一個姓名叫“卞”,本來在北方也是挺普通的一個姓,但稱呼年輕人時,要是在前面加一個“小”字就有點尴尬了。再加上這個字在湛江很少見,常被人稱作“下”或“卡”,每次都要花時間解釋,煩不勝煩。

說到偏門姓氏,不得不說廉江的“劉付”和吳川的“蘇李”。

“劉付”姓氏的由來——俗話說:“天下劉付出廉江。”“劉付”姓氏的來曆源自一個感人的故事。明朝後期,劉傅姓的祖先傅鸾和結拜兄弟劉榮兩家一同從福建南遷,途中傅鸾不幸病故。劉榮一家幫助傅家處理好後事,又帶着孤兒寡母繼續南行,來到廣東省廉江市石角鎮竹山村安頓下來。在劉榮一家幫助下,傅氏兒子傅麗川長大成人,并在鄰近的山腰村成家立業。杜氏和傅麗川為感謝劉榮一家再生之德,就将劉姓冠在傅姓之前,傅家後代此後都以劉傅為姓。

“蘇李”姓氏的由來——蘇李氏的誕生,也有一段耐人尋味的傳奇故事。那時候,人們的傳宗接代觀念很強。蘇家人丁稀少,唯一的孫子名叫蘇車成,他的母親是上院李氏。李氏将兒子抱回家省親,不料路途太遠,孩子得病夭折了,無奈将年齡相仿的外侄抱回蘇家充數,後蘇家保守秘密,視為己出,改名為蘇仲璋,蘇仲璋後來成為高州府教谕。他的孫子更厲害,高中舉人。反而李家卻因為種種原因後繼無人,便以血脈為由與蘇家打起了一場官司,後高州府道台遂判定蘇仲璋及其子孫改姓“蘇李”,既保住了蘇氏之香燈有繼,也申明了李氏之血脈源流。一舉兩得,雙方服判,皆大歡喜!這個特别的姓氏因此而傳下來。

除了以上的姓氏,網友也列舉了些湛江偏冷門的姓氏,在這裡也提一下(排名不分先後)——“揭”、“康”、“姚”、“全”、“萬”、“呂”、“賴”、“辜”、“詹”、“關”、“樊”、“丁”、“缪”、“歐”、“勞”、“花”、“葉”、“仇”、“尤”、“英”、“支”等。

最後讓大家猜猜,湛江姓氏中,筆劃最少和最多的姓是什麼?我的答案是“乙”姓和“瞿”姓,你同意嗎?關于湛江的熱門和冷門姓氏,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