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埋怨随心随性?民族英雄林則徐,是講求廉潔自律、注重家風家教的典範他繼承父親林賓日“不妄取一文”的優秀品德,做官幾十年,任職多省,但尚德重廉,生活儉樸,絕不貪賄,在曆史上留下了卓卓聲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不生埋怨随心随性?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民族英雄林則徐,是講求廉潔自律、注重家風家教的典範。他繼承父親林賓日“不妄取一文”的優秀品德,做官幾十年,任職多省,但尚德重廉,生活儉樸,絕不貪賄,在曆史上留下了卓卓聲名。
《說文》:“妄,亂也。”具體到言行上,就是亂思、亂想、亂行。試想,一個人如果與“妄”相伴相随,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對黨員幹部來說更是如此。
用“靜”摒除“妄念”,修身養性,一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老子說:“緻虛極,守靜笃。”孔子說:“仁者靜。”這其中蘊含着奧妙無窮的人生哲理。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兩句話中用了三個“靜”字,無論是修身、為學都與靜心養性、摒除妄念密切相關。
“内無妄思,外無妄動”,出自宋代大儒朱熹的《朱子語類·學六·持守》。其意是在内做到不妄思,即心中沒有胡思亂想,在外做到不妄動,即行動上沒有非分之舉。在大儒的教化下,“内無妄思,外無妄動”逐漸成為後人修身立世準則之一。
由此可見,有志者必須堅決摒棄“妄”字。如果“妄”字當頭,必然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出現了偏差。而要校正人生的總開關,把握好前進的航向,必須堅定理想信念。
“妄”字作祟,很大程度上是患得患失心理嚴重,放不下“小我”,忘不掉私利。對新時代共産黨人來說,無妄思、無妄動,就要牢記宗旨意識,踐行為民初心。我們共産黨人講奉獻,就要有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鬥的心,有了這顆心,再怎麼艱苦也是美的、再怎麼付出也是甜的,就不會患得患失。一個人真正把時間、精力、熱情,投入到偉大事業中,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之中,就會收獲到幸福感、成就感,自然與“妄”遠離了。
古人說,君子愛财,取之有道,不妄取一文是應有之義。
當官就不要發财,發财就不要當官,絕不能為了一己私利,做“既當官,又經商”的“買賣”。同時,不光要嚴守自身防線,還要管好身邊人,培育良好家風。谷文昌擔任福建省林業廳副廳長多年,他的二女兒谷哲芬結婚時,曾想讓他批點木材做家具,被他嚴詞拒絕:“我管林業,如果我做一張桌子,下面就會做幾十張、幾百張,我犯小錯誤,下面就會犯大錯誤。當領導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淨,把自己的腰杆挺直!”不妄取一文的谷文昌沒有給家人留下什麼物質财富,卻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産。
更有警醒意味的是,“妄”是“亡”的通假字。這給人深刻警示,如果妄思、妄行,則禍不遠矣。勿用、遠離“妄”字,多親近、自覺運用“靜”字,為人處世、幹事創業,才能行穩緻遠。(麟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