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紅樓夢中結尾就是賈寶玉提着那盞玻璃燈在大街上流浪,在河邊畫舫遇到已經成為船妓的湘雲,二人灑淚分别。
看到湘雲成為船妓的結局久久不能釋懷,因為這樣的結局太悲慘,湘雲一直是個活波開朗又有趣的姑娘,曹公已讓她父母早逝,為什麼還會讓她有如此悲慘的結局?
萬事萬物皆有因果,也許早在湘雲還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曹公就為她劃定了未來,87版紅樓的這處改編很符合曹公本意。八十回後的湘雲,在家族巨變和婚姻悲劇的雙重影響之下,很可能淪落風塵,這一點原文有幾處情節暗示。
第一、湘雲曲詞暗示
金陵十二钗每個女孩子都有自己專屬一支樂曲,樂曲對應的便是她們各自的命運,湘雲的是《樂中悲》。
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準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
湘雲在第三十二回的時候就已經暗寫了她的婚事,湘雲最後嫁給了與她品貌相當的優秀兒郎衛若蘭。原本以為夫妻和順恩愛可以天長地久,但是好景不長湘雲又回到童年時漂泊無依的生活。
會造成這一結局的原因就是後期要麼史家被抄,要麼衛家出事,尤其是衛若蘭出事後,湘雲做了寡婦,而且還受到家族牽連被判為官奴,還一度流轉成為船妓。
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這一句隐了湘雲的名字,而且還用了宋玉的《高唐賦》中楚懷王夢見巫山神女與之歡好的典故。
“巫山雲雨”、“高唐”“陽台”以至“楚襄王”等詞語,已成為男女歡會的代稱。紅樓夢作者把史湘雲後來的遭遇比作“薦枕席”“渥陰陽”的高唐神女,除了淪落風塵,很難再有别的解釋。
湘雲的命運就是樂中生悲,本是史家千金,可惜父母早逝無人愛憐;本有佳郎,奈何薄命;每當湘雲可以握住幸福的尾巴,生活總是會給她狠狠一擊,沒有享受家族的榮光反受其累,湘雲因家族牽連終至淪落風塵。
第二、同名人物暗示
湘雲有一個别名叫“雲兒”,賈母、寶钗、黛玉都親昵稱呼過這個名字。
賈母曾說過:襲人從小時候就開始伺候自己了,還服侍過雲兒,到後來才嫁給了魔王寶玉的。還有當黛玉要寶琴讀國外的詩詞時,薛寶钗就想等到雲兒來了以後,再來念詩,想讓雲兒也聽聽這個詩。
有次湘雲笑話小戲子像黛玉葬花黛玉怪寶玉給湘雲使眼色就說到:“為什麼給雲兒使眼色,難道她和我玩笑就自輕自賤了。”
湘雲是紅樓夢的重要人物,曹公又很愛在名字上做文章,因此和湘雲重名的人,一定會和湘雲有某種關聯。
紅樓中出現過三個雲兒,一是湘雲,二為賈芸。三是一個風塵女,她在馮紫英的家宴上出現過,是一個有思想卻身落泥濘的姑娘。賈芸為男孩不好比,因此湘雲和青樓女雲兒應當會有關系。
湘雲是大家小姐,雲兒隻是流落青樓的女子,她們之間按理來說根本不會有交集,而且不論從外貌、性情、還是才學等二人沒有任何相似之處,那麼她們之間相同的便是人生際遇。
雲兒從出場便是錦香院的女子,這不就是在暗示湘雲日後也會淪落到這樣的地步?
第三、中秋之詩暗示
賈府日漸衰敗中秋節過得冷冷清清,衆人都顯得抑郁寡歡,湘雲和黛玉也早早離席去别處賞月去了。湘雲和黛玉來到凸晶館聯詩,有兩句詩特别悲涼,湘雲說道:“寒潭渡鶴影”,黛玉說“冷月葬花魂”。
一語成谶,黛玉早早消逝,一縷芳魂随風散,湘雲的結局也會遵從這句詩的暗示,湘雲日後會流落為船妓,水中安家。
第四、好了歌暗示
《好了歌》出現文章開頭,它引導了甄士隐的了悟,也暗含了許多人的結局。好了歌裡有一句: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這句話的意思是本想選個棟梁材作女婿,誰料到最後流落到煙花巷做了風塵女子。十二钗中有提到淪落風塵中的就隻有巧姐,但是她後來被劉姥姥所救,就不符合這條預言。
湘雲因為家庭的原因,所以她比起其他人更要選一個可以相伴到老、相以濡沫的人,所以這句話說的便是湘雲。命運不濟,湘雲最後印證了這句話。雖然書中沒有直接描述,但87版紅樓夢做了這樣的情節補充,使故事更完善了。
作者:陌遊常樂,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