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龍舟傳情

龍舟傳情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8 03:10:46

龍舟傳情(與龍舟相守六十年)1

圖①

龍舟傳情(與龍舟相守六十年)2

6月22日,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姜畲鎮涓水河上鼓聲陣陣,當地村民龍舟競渡迎端午。 方 陽攝(影像中國)

廣東省陽江市南恩路有家百年老店,門臉不大,待細看,才發現龍頭、龍尾、龍舟模具一應俱全,店裡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便是這些木龍舟的制作人——左文康(圖①,宋福亮攝)。

龍舟隊伍摩拳擦掌

忙壞手藝人

龍舟競渡在陽江有至少上千年曆史。據《陽江縣志》記載,龍頭是最能體現陽江龍舟精神的物質載體,也是陽江木雕藝術的代表,由左士良等木雕藝人制作。左士良的傳承人就是他的兒子左文康。“當年父親跟着他舅舅學習龍頭雕刻,後來教給了我。”左文康說,“這門手藝再傳到我的兩個兒子,已經是第四代了。”

1962年,左文康跟着父親學手藝。與木頭的緣分,結于16歲,一晃近60年。陽江龍舟競渡被終止的時候,他做些小買賣為生。1984年,陽江龍舟競渡在群衆的強烈要求和政府的支持下得以恢複,陽江人民的激情被點燃,龍舟隊伍摩拳擦掌。在政府的支持、群衆的自發捐助下,一年新裝了4條新龍舟,這可忙壞了左文康。

“時隔20年重新做龍船頭,可以參照的龍頭極少,而且各個龍舟隊的龍頭都會有小差别。”左文康說。

對照破損的龍頭,結合船的實際情況,左文康精選樟木,一錘錘,一鑿鑿,新的龍頭、龍頸、龍尾在他手中出現。

完工後的龍船頭得到各方好評。第二年,不但陽江的龍船頭在這裡制作,相鄰的恩平也來做了8套龍船頭。左文康的名氣越來越響。

龍舟細節大有不同

地方特色濃

“賽龍舟發展到現在則成了民俗活動,舟小人少。”過去,陽江有在端午節賽龍舟的傳統,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左文康是個龍舟迷,雖不參賽,但總愛跑去看。“比賽的龍舟都看着很熟悉,不是我做的,就是我和兒子一起做的。”左文康說。

一有機會,左文康就會給兒子講龍頭蘊含的民俗文化。“陽江的龍舟龍頭有獨特之處。花紋較為繁複,龍頭碩大,龍眼傳神,犄角高昂,長須飄拂,色彩豔麗,造型栩栩如生。有些龍頭遠看好像差不多,但仔細看,唇、耳、須等細節上大有不同。陽江龍尾也不一樣,有的是鳳尾,有的是翡翠尾,也有樣式簡單的七星尾。龍頭和龍尾配合得好,才更有生氣有活力……”

陽江龍舟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每艘龍舟都擁有各自的龍旗和稱謂,比如七星旗、華濠、上濑、下濑等等。相傳,上濑、下濑兩條龍是兄弟,一條龍保護河頭,一條龍保護河尾,上濑的龍舟龍頭先行,下濑的龍船則是龍尾先行。

“這個很有特色,看起來像是逆水行舟。有一年,人們想把這個習慣改改,下濑的龍船用龍頭在先,但是一掉轉,龍頭馬上掉到水下去了。所以傳統保留了下來。”左文康描述起陽江的龍舟趣事,感情溢于言表。

龍舟雕花手藝精熟

文化代代傳

“龍頭集多種動物于一身,牛的耳朵,人的鼻子,蝦的眼睛,羊的齒,大象的獠牙。”左文康介紹。

一般來說,手工制作一對龍頭龍尾,要近一個月。每制作一套龍頭,左文康要先走訪村裡的老人,了解文化習俗,綜合大家的意見,把傳統特色融入龍頭制作中。

确定好形象後,他會去村裡挑選合适的木料。“傳統龍舟的龍頭龍尾都是用質量上乘的整塊老樟木雕琢而成,這種木料相對較輕,防蟲蛀。必須選擇體積夠大而且形狀規整的樟木,才能有手藝人講究的‘一木成形’。”左文康介紹。

整個制作過程中,雕花紋是最難的。“從龍眼到龍鱗,每一刀都要精準,力量小了鏟不動,力量大了會鏟過頭。”左文康說,“尤其是雕刻眼睛,難上加難。”

龍頭的靈魂在眼。“陽江的龍頭眼睛總體向上望天,體現一種精氣神,能更好地鼓舞士氣。”幾十年的經驗練就了左文康對細節的準确把控,出自他手的龍頭,無論站在哪一個角度看,都始終與人對視。

左文康感慨:“做龍頭雕刻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藝術、是文化。”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25日 06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