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說:“餐,呑也。”餐用作動詞,相當于今人所說的吃飯,餐作名詞,指飯食,如用餐、進餐、早餐、晚餐;吃了一頓飯為一餐,如一日三餐。
上古時代人們用餐的習慣和今人不全相同。
今日習慣于一日三餐,而秦漢以前因限于生産力水平,人們都是一日兩餐,上午下午各吃一頓飯。上午在辰時吃(早八時左右)稱為朝食,下午在申時吃(下午四點左右),稱為夕食,一般工作時間都在兩頓飯之間。
到了漢代,人們才由一日兩餐逐漸改為一日三餐。
朝食又叫饔,夕食又叫飧。饔的本意是燒熟的飯食,飧的本意是吃剩的飯食。古人為了節約燃料和時間,一般早上現燒現吃,晚飯則把早飯吃剩的熱一熱再吃。古籍中偶見饔餮并列,作為名詞是指燒熟了的夠吃一天的飯食,如用作動詞是說自己動手燒飯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