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額定期存款更好的理财産品?新京報訊 (記者顧志娟)今年銀行理财收益的“翹尾”現象并不明顯,銀行往年常常出現的節前“攬儲大戰”今年也并未出現,各家銀行目前推出的促銷活動較少對于投資者來說,今年的歲末理财應該如何選擇?,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比大額定期存款更好的理财産品?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新京報訊 (記者顧志娟)今年銀行理财收益的“翹尾”現象并不明顯,銀行往年常常出現的節前“攬儲大戰”今年也并未出現,各家銀行目前推出的促銷活動較少。對于投資者來說,今年的歲末理财應該如何選擇?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對記者表示,12月底是銀行理财收益率相對比較高的階段,1月份之後,銀行理财收益率将再次進入下降通道。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要購買到收益率比較高的理财産品,有三種方式:一是購買長期理财産品,收益率要高于中短期理财,而且在收益率下降的背景下,可以鎖定當前相對較高的收益率;二是提高自己的風險偏好,購買更高風險等級的理财産品;三是購買中小銀行理财産品,收益率要高于大型銀行理财産品。
結構性理财産品一般收益更高,但具有一定風險。結構性理财産品嵌入金融衍生品,收益率取決于挂鈎資産的表現,包括股票、指數、外彙、商品等。以招行目前在售結構性産品為例,其挂鈎滬深300指數的産品最高潛在年化收益率可達15.30%,挂鈎中證500指數的産品最高潛在年化收益率可達19%,不過達到最高收益率需要挂鈎指數達到特定條件,概率較小。如果挂鈎指數實際表現與設定的看漲或看跌條件相反,則投資者隻能拿到較低收益率,前述兩個産品的最低收益率為0.5%、1.5%。
對于風險偏好不高的老年人,大額存單是另一選擇。目前大行的大額存單3年以上期限利率基本可達4%以上,一至兩年期限利率在2%-3%之間,一年及以下期限利率基本在1.5%-2%之間。例如,工行的大額存單,三年期最高利率為4.125%,2年期最高利率為3.15%,1年期最高利率為2.25%。某農商行的客戶經理告訴記者,農商行的客戶老年人居多,風險偏好較低,流動性需求也不高,一般大額存單被認為零風險,除了期限比較久之外,收益率方面與理财産品相差并不是很大,因此有較多老年人會選擇大額存單。
部分投資者把目光投向了互聯網産品。一名90後投資者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平時會在支付寶上選一些定期理财産品,較為方便,而且起購金額也較低。目前支付寶上定期理财産品均為保險公司發行,不過可選數量較少。記者日前查看僅有6隻産品,其中收益率最高的為“國壽安鑫盈”,期限360天,七日年化收益率4.593%,相對高于銀行理财産品,并且起購金額僅1000元。還有一款泰康保險發行的産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增長為3.28%,期限僅15天,收益率高于很多銀行的長期限産品。
常見的互聯網“寶寶類”産品收益率也在逐漸走低,支付寶餘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從2019年1月3%左右的高點降至年末的2.4%左右,目前微升至2.7%左右;騰訊零錢通類似,目前在2.8%左右。一名投資者表示,把錢放在餘額寶裡面僅僅是當做流動資金。
銀行目前也有類似的貨币基金産品,例如農行的“農銀快e寶”、工行的“工銀瑞信添益快線貨币”、招行的“朝朝盈”等,七日年化收益率與餘額寶、零錢通相差無幾。招行升級版的“招财盈”收益率相對較高,1月7日顯示七日年化為3.25%,其實際為貨币基金組合,對接8隻貨币基金,購買時自動按照排序買入收益率最高的貨基。
劉銀平表示,與互聯網産品相比,銀行理财産品種類比較豐富,從期限來看包括開放式、定期開放式、封閉式,封閉式産品的期限也比較豐富,從3個月到5年都有,但餘額寶之類的“寶寶類”産品較為單一。從銀行活期理财與互聯網産品對比來看,銀行活期理财優勢在于收益率更高,目前大多在3%-3.5%之間,且支持工作日大額資金實時贖回。但首次購買銀行理财産品需在線下進行風險評估,且大部分産品購買門檻在1萬元以上,因此互聯網“寶寶類”産品在購買更加便捷、門檻更低方面具有優勢。
陳飛旭表示,短期内銀行的現金管理類理财産品在收益方面有一定優勢。但2019年12月27日,銀保監會、央行發布了《關于規範現金管理類理财産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現金管理類産品整體上與貨币市場基金等同類産品監管标準保持一緻。因此,銀行現金管理類理财産品無法再通過拉長久期和非标投資來提高收益,其收益水平會逐漸與貨基趨同,相對于貨基的優勢也會慢慢消失。
新京報記者 顧志娟 實習生 趙方園
編輯 趙澤 校對 張彥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