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親喂母乳,不僅能讓寶寶吃的更營養可口,寶媽也能從中獲益!其中最令人驚喜的莫過于:母乳期間可以暫時告别“大姨媽”!
但是,一段時間過後(數周~數月不等),大姨媽居然又來了!這時候還能繼續喂奶嗎?
坊間有傳聞說,哺乳期一旦來了月經,母乳便不再有營養,甚至對寶寶“有毒”,必須斷奶!
微媽要說的是:這種說法不科學!實在太坑娘了!
何時“大姨媽”會造訪?
由于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卵巢功能恢複的時間也不一樣,一般說來,産後月經的恢複與母親是否堅持母乳喂養有一定關系。
1. 長:1年
哺乳時間越長,吸吮乳頭的次數越多,刺激乳頭的吸吮力越強,均有利于提高血漿内催乳素的水平,這都會抑制月經恢複。所以很多堅持母乳喂養的寶媽,1年多不來月經都是可能的。
2. 短:6周
如果寶媽因為各種原因,很早就停止母乳喂養了,那麼血漿内催乳素的水平就會下降,抑制月經的作用減退,一般在産後6周左右就會恢複。
“大姨媽”會影響母乳質量嗎?
大寫的NO!
1. 質:不變
産後“大姨媽”的恢複是寶媽自身激素水平變化導緻的,這并不會影響母乳的成分,這期間的母乳并不會“毒害”寶寶!
2. 量:減少
最多影響母乳的量而已,随着激素水平的下降,乳汁可能分泌減少,但是其中的成分是不變,依然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不要輕易給寶寶斷奶!
既然母乳成分不會受“大姨媽”造訪的影響,各位寶媽千萬不要因為月經恢複正常,就輕易給寶寶斷奶!
1. 至少堅持6個月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6個月内純母乳喂養是最佳的嬰兒喂養方式。嬰兒添加輔食後,母親最好能持續母乳喂養至2歲或更久。
醫生也建議,寶寶出生後的前6個月隻進行母乳喂養,然後母乳搭配固體食物(輔食)喂養到至少1歲。1歲之前,寶寶的主食仍然是「奶」。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7~12月齡的小嬰兒,每日飲奶量應該達到600ml,相當于母乳4~5次/天。
2. 一歲過後也營養
母乳仍然可以為1歲以後的幼兒提供部分能量、優質蛋白質、鈣等營養素,以及各種免疫保護因子等。
而且繼續母乳喂養仍然有助于促進母子間的親密接觸,促進幼兒感知覺、心理及認知能力的發展。
3. 斷奶順其自然
選擇什麼時候斷奶并沒有固定标準,寶寶自己不想吃奶的時候,是最容易斷奶的。
寶媽可以試着每天慢慢減少喂奶的時間和次數,持續數周或數月。這樣不僅可以使乳汁分泌逐漸減少,不會引起乳房腫脹不适,而且寶寶也有一個緩慢的适應期。
某些方面,“迂回戰術”比“硬碰硬”管用的多!
内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确實無法确認作者外,我們都會注明作者和來源。在此向原創者表示感謝。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系我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