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格局 之 義利之辨
我們現在拜關帝很多人都在形式上,拜的是求關帝,求什麼?求發财,求鎮宅……
我們拜關帝拜的是“義”,
商人拜☞不求不義之财,财來。
仕官拜☞不求不義之仕,仕順。
可惜了!……我們拜來拜去就變成“禮”當頭。我們的關聖帝氣的啊,滿臉通紅,想當年不為金銀所動,不為江山撼動,身外之物考驗我幾十年還不夠,還要考驗我千年啊。
當什麼時候你明白了“義”,再去拜關聖帝的時候自然所求随願。
言歸正傳,從多個角度來看看“義利”。
中國的曆史在春秋戰國期間曾經出現過九流十家的思想及激烈的辯論,這個時候各種思想家都在找諸侯國來驗證自己的正确性,經過二千年朝代的更叠,法家,墨家,縱橫家,兵家等都在曆史的潮流中被過濾,留在今天我們的思想深處能被認可的就隻有儒家,道家,佛家。這三家就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
儒家:人的基本需求
道家:人的智慧根源
佛家:人的前因後果
我們的思想中仿佛都知道“義字當頭”,事實我們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僅僅是把“義字當頭”當做是口頭禅,不管是商業,教育,政治,好像都在講“利”。(在這裡我不是否定不要利,而是輕重問題,我們學習西方思維以後,思維邏輯變得不是一就是二,兩種極端)
我們先來看看我們的聖賢在“義利”中說了什麼!?
《論語·裡仁》:“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裡而來,亦将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自行查閱。
孟子滿懷希望見到了梁惠王,梁惠王一開口就說:老頭你不遠千裡來到我的國,是不是有什麼富國強兵之策。(這裡有一個背景大家要了解,梁惠王還是魏惠王的時候因為沒有用商鞅,導緻商鞅到了秦國,秦國的秦孝公用了商鞅變法,使得秦國在短時間内國力強盛,兵強馬壯,所以梁惠王心心念念的是如何能像秦國那樣快速的使得自己強大)。
馬上就能看的見的叫有形,事物的開端我們注重的是有形,大概結果也不會太好,因為無形的影響着有形的,什麼是無形的,我們接着往下聊。
孟子聽到梁惠王這種急躁的心,也不啰嗦,直接回答,君主這個身份不能時時把利放在第一位,
君王講利,
臣就會講利,
民也自然講利,
上梁不正下梁歪,
如果你的國家全民都講利,到最後每個人就會貪得無厭,這個時候國家就危,因為上下交征利。
如果用“仁義”來治國,有慈悲心,有愛的人,從商從政做民心中有“仁義”不會抛棄自己的父母,有忠義的人不會抛棄君王,不會抛棄自己的國家。
再換一個角度看
一個國家的土地上都是有仁義的人,土地所生長的食物就會豐收,會豐收就會吸引很多欠收地方的民衆來耕種,這樣一來人口就多,用仁義為主導治理國家人民,人民能夠安居樂業自然就有凝聚力,有凝聚力自然就有戰鬥力,這樣就符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自然之道才是王道,而不是霸道。
我們回到當下的社會來反思,古代就有工商市農,中國擁有世界最早的國際貿易絲綢之路,曾經的商人用馬來馱茶葉,因為路途遙遠一路颠簸,最後茶葉可能因為颠簸而導緻原先的稱重不一緻,那個時候的商人有商道,在裝箱的時候就預多一些以便損失。
當今社會商業變成了“商業化”,
什麼是商業化?,
商業化那就是用利來看,政治,教育,等等都用商業來看,商業化的社會任何東西都講利益,都講價格,而不講價值,我們甚至可以為了推動一個産品
動不動就“百億補貼”,
動不動就“注冊送禮”,
動不動就“拉動内需”
物質橫溢的今天我們好像沒有買過什麼“原價”的東西,
逐漸形成了!
不是優惠你不看,
不是補貼你不買,
不是拼團你不點,
不上315你不召回,
我們所有的商業行為都為了“利”,而沒有去看背後帶來什麼“價值”,資本一上來都是市場洗牌,好好的商業就變化了,這種變化“利”當先。
我們在商業化的環境中逐漸适應了價格,而不是價值。
我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以前當季才有的水果,這個時候水果還有那個時候的“果味”?
我們的教育都在講學曆的時候,這個學曆就是“利”,就變成怎麼學有利,那麼仁義道德有什麼學曆能證明呢?我們上學的時候口号是“德智體美勞”德第一位,現在也是,可是我們的書本,我們的老師,什麼時候跟“德”較過真,什麼時候跟“德”考過試……逐漸我們對孩子不敢打不敢罵,大家都說要負責,最終大家都是怕負責任,動不動就簽責任風險告知書,國家下決心要取締課外培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搖頭招牌一換就變成午托,晚托,中國人說一套做一套好像沒什麼新鮮的,民衆逐漸已經習慣。
我們嘴巴上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事實上我們看到什麼水果好賣,就開始種什麼水果。一段時間大量的人種植以後價格下來了!我們就再也吃不到當初的那個味了!
同理
我們學西方,學很多很多的知識,卻逐漸忘記了常識,常識是什麼,常識是一種長久的見識,就好像日升月落,晚上月亮出來該睡覺就睡覺,
我們的人習慣了跟大都市接軌越晚越有激情,
我們的白領晚上不跑到喘不過氣來不會停,
我們的廣場舞大媽晚上不到九點誓不回家,
我們的人逐漸忘記了四時養生的規律,
這些習慣有違我們的常識。
言歸正傳
再來看看我們祖先造字時候的邏輯
義:義者宜也 恰當的意思
公正做到恰到好處-正義
仁愛做到恰到好處-仁義
誠信做到恰到好處-信義
。。。。。。大部分義在後面,隻有跟利擺在一起的時候,義就要在前面,義利。
以美國為西方代表的國家在工業化,商業化,利益化中短短百年時間就已經急速下坡,人家的總統既然可以是商人,商業化的最高境界體現就隻有
美國人自己能消化,未來幾十年工業化,商業化不管什麼化最終都要“文”來化,用中華文化來化,話說到此,後會有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