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适應能力很強,對土壤條件要求不甚嚴格。但要保證高産穩産,薯田必須具備耕層深厚,地力肥沃,質地疏松和保墒蓄水良好等基本條件。
1.耕層深厚耕層深厚的土壤能貯存和提供更多的水分、空氣和養分,有利于紅薯根系伸展。紅薯的根系下紮可達1m以上,但80%的根系分布在30cm左右的耕層内。土層0~15cm處水分不足,薯塊難以生長;25cm以下通透性差,會影響薯塊膨大。實踐證明,耕層深度30cm左右為好。超過30cm對增産作用不大,如果耕層不足20cm,應采取起壟、聚土等方法,以創造條件滿足紅薯生長的需要。
2.通透性好
紅薯根系的生長和塊根的形成以及膨大,都需要充足的氧氣。耕作層疏松,土壤中空隙多有利于通氣。據有關資料分析,土層0~15cm的空氣比率(即空氣占據空隙度)以30%為宜,過高水分不足,過低氧氣缺乏,均不利于甘薯生長。
3.肥沃适度
實驗證明,紅薯對鉀素需要量較多,對磷素需要量較少,但都需要滿足供應。土壤中的氮素必須适當,如果氮素過量,會造成莖葉徒長。據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試驗觀察,土壤中水解氮含量超過70mg/kg,甘薯地上部分容易徒長。
4.pH
紅薯對土壤的酸堿度要求為pH4.5~8,pH6.5~7.5最為适宜,否則有産量降低的趨勢。土壤中含鹽量如超過0.2%,便對甘薯生長不利。
5.保墒性能
紅薯多種于旱地,降水是其生長需水的主要來源。最大限度地積蓄水分、減少消耗、增加土壤蓄水量,合理利用地下水是紅薯增産的重要措施。搞好農田基本建設是土壤保墒蓄水的基礎。如山區築梯田、平原深耕高壟,栽種前耕地、耙地、壓地,在其生長期間中耕等措施,都能起到良好的保墒作用。
紅薯雖然适應能力很強,但仍需滿足較充分的條件要求,才能達到高産、穩産的目的。一般來講,砂型土地較适合紅薯生長,但是,通過合理的耕作改善土壤條件,實行科學施肥、管理,可在更寬的土壤條件範圍取得理想的收獲。
【大農圈】裡有躬耕農業的種養大戶,也有洞悉市場的企業家;有神通廣大的産業經紀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劃人;有研究農業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官員;還有村官、投資家、電商達人……這個圈子,給你的不隻是市場信息,還有一大批有價值的農業朋友。
如需加入,請點擊文末【了解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