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質量管理
質量是通過過程實現的,對形成質量的過程活動進行的管理則為質量管理。即通過對過程的管理和控制來提供質量,滿足顧客的需求。
随着對質量認識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質量管理的認識也逐漸發展。QCC之父、日本質量管理大師石川馨認為,質量管理就是開發、設計、生産、提供最經濟、最有用、買方滿意地購買的優質産品。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認為,質量管理就是為最經濟地生産出具有使用價值與商品性的産品,并在生産的各個階段應用統計學的原理與方法。
質量管理八項原則
在全面總結世界各國全面質量管理實踐經驗的基礎上,ISO提煉和概括了質量管理活動中最基本、最通用的客觀規律,形成了八項質量管理原則。
1.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組織依存于其顧客。因此,組織應理解顧客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滿足顧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顧客期望。
2. 領導作用。領導者确定本組織統一的宗旨和方向。他們應該創造并保持是員工能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标的内部環境。
3. 全員參與。各級人員是組織之本,隻有他們的充分參與,才能使他們的才幹為組織獲益。
4. 過程方法。将相關的活動和資源作為過程進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結果。
5. 管理的系統方法。識别、理解和管理作為體系的相互關聯的過程,有助于組織實現其目标的效率和有效性。
6. 持續改進。組織總體業績的持續改進應是組織永恒的目标。
7. 事實的決策方法。有效決策是建立在數據和信息分析基礎之上的。
8. 互利的供方關系。組織與其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關系可增強雙方創造價值的能力。
最後,借用全面質量控制的創始人費根鮑姆認為,質量管理就是為了在最經濟的水平上生産出充分滿足顧客質量要求的産品,而綜合協調企業各部門活動,構成保證與改善質量的有效體系。這即是現在的“全面質量管理”。
掃碼關注品質人生質量開講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