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故宮十大脊獸介紹

故宮十大脊獸介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2:49:51

房脊上的龍文化,究其源可上溯至漢代。中國建築上出現吻獸,至遲在西漢時期就比較完備了。古人傳說,宮殿、廟宇等屋脊上裝飾“龍吻獸”可避火災,驅魑魅。中國古典建築的屋頂一般是由一條正脊與四條垂脊組成。

故宮十大脊獸介紹(宮殿屋頂上的吻獸除了裝飾外)1

起初并不是龍型的,是由簡單的翹突逐漸形成動物形的脊飾,有鳥形的,更多的是魚龍形的,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周代,《三禮圖》中的周王城圖屋脊兩端就有這類裝飾物。鳥形演變為鸱尾(傳說是一種海中能滅火的神物),至中唐或晚唐出現張口吞脊的鸱吻。

故宮十大脊獸介紹(宮殿屋頂上的吻獸除了裝飾外)2

宋代以後龍形的吻獸增多,清時已很普遍,表面飾龍紋四爪騰空,龍首怒目張口吞住正脊,脊上插着一柄寶劍,藝術形象完美,稱為“正吻”、“龍吻”、“大吻”。正脊以外的垂脊,戗脊上則常用獸頭,這些獸頭順着脊的方向面向外望去,故名望獸。吻獸的使用也逐漸形成較嚴格的定制和比較嚴密的格局。

故宮十大脊獸介紹(宮殿屋頂上的吻獸除了裝飾外)3

古代宮殿正脊兩端各有一獸形裝飾物,因形似鸱尾,故稱“鸱尾”或“蚩尾”、“鸱甍”、“鸱吻”、“祠尾”。其中,鸱吻(龍的九子之一),最喜歡四處眺望,常飾于正脊上,它形似魚尾,張牙舞爪,似乎要吞下整個屋脊,故又名"吞脊獸"。傳說這種正吻是海龍王的九子之一,它屬水,能激浪成雨,把它放在屋脊上可以當作滅火消災的"鎮物";但又怕它吞下整條屋脊,故用寶劍将它牢牢紮住。目前我國最大的"大吻"在太和殿的殿頂上。它由13塊琉璃件構成,總高3.4米,重4.3噸。

故宮十大脊獸介紹(宮殿屋頂上的吻獸除了裝飾外)4

吻獸排列有着嚴格的規定,按照建築等級的高低而有數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這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它古建築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這裡有嚴格的等級界限,隻有金銮寶殿(太和殿)才能十樣齊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個。其它殿上的小獸按級遞減。天安門上也是九個小獸。

故宮十大脊獸介紹(宮殿屋頂上的吻獸除了裝飾外)5

北京故宮的金銮寶殿(太和殿),是封建帝王的朝廷,故小獸最多。金銮殿是“庑殿”式建築,有1條正脊,8條垂脊, 4條圍脊,總共有13條殿脊。吻獸坐落在殿脊之上,在正脊兩端有正吻2隻,因它口銜正脊,又俗稱吞脊獸。在大殿的每條垂脊上,各施垂獸1隻,8條脊就有8隻。在垂獸前面是1行跑獸,從前到後,最前面的領隊是一個騎風仙人,然後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共計10隻。8條垂脊就有80隻。此外,在每條圍脊的兩端還各有合角吻獸2隻,4條圍脊共8隻。這樣加起來,就有大小吻獸106隻了。如果再把每個殿角角梁上面的套獸算進去,那就共有114隻吻獸了。而皇帝居住和處理日常政務的乾清宮,地位僅次于太和殿,檐角的小獸為9個。坤甯宮原是皇後的寝宮,小獸為7個。妃嫔居住的東西六宮,小獸又減為5個。有些配殿,僅有1個。古代的宮殿多為木質結構,易燃。傳說這些小獸能避火。由于神化動物的裝飾,使帝王的宮殿成為一座仙閣神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