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後跟疼,在臨床上非常常見,以女性和老年人群居多。這不,這位52歲的李女士,就是因為左腳跟疼的毛病找到了我。
李女士腳後跟疼是在一次旅行途中出現的,尤其是在長時間站立,以及行走過久後疼痛明顯,随着旅程的結束,李女士的疼痛感也越加嚴重。
經過體格檢查和足底超聲檢查後發現,她左側足底筋膜厚度和右側相比,有明顯增厚的情況,并且左腳後跟有明顯的壓痛點,在進行足底壓力測試時,也是發現它存在足扁平的情況。
最終,李女士被明确診斷為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這是什麼毛病......
首先,它是足跟痛最常見的病因之一;其次,病如其名,它是一種炎症反應;最後,它還是筋膜纖維發生慢性退化的現象。
這毛病,除了會讓腳後跟疼,還有什麼特點?
1. “偏愛”女性、肥胖和老年人群:一般來說,女性出現腳後跟疼的機率,是男性的2倍;
2. 經常發生在長期跑步、跳躍、久站的人群身上;
3. 症狀特點:疼痛部位通常在足跟部和足底深部;疼痛時間一般集中在早期下床活動時、久站久行後、久坐站起時。
得了足底筋膜炎該咋治?
簡單3步,和足跟痛say “bye-bye ”
1. 物理治療:如超聲波、沖擊波等物理治療方法;
2. 運動治療:拉筋運動,主要鍛煉我們的足底筋膜和腓腸肌,建議每天做10~20次,每次持續10~20秒;
3. 藥物治療:症狀嚴重的患者,可以增加口服藥物,或者是局部超聲引導下注射治療。
腳,是我們能夠“頂天立地”的重要器官,腳上有毛病,千萬别忍着,尤其是在治療足底筋膜炎的時候,還需要抱有長時間治療的耐心,以及治愈的信心。那麼,在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的同時,生活中,我們自己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兒呢?
居家護理小貼士:
1. 保證休息,盡量避免長久站、久行,目的是為了讓炎症盡快消失。
2. 穿柔軟寬松的鞋子:鞋的大小是可以同時容納腳和一根手指最佳;鞋的構造要求後跟後跟比前部高1cm 左右,并且具有吸震效果;鞋墊要選有腳弓支持構造的。
3. 如果行走過後,出現發熱腫痛的異常感覺,要及時的進行冰敷,同時擡高小腿。
平時可以進行熱敷,或者每天用熱水泡腳,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之間。
#健康科普排位賽##腳跟疼##泡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