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很早就被人們發掘利用,既可食用又可入藥。因刺五加“同于”或“優于”人參,醫學上稱為适應原樣藥物,因與人參同科,又具有同樣的強壯作用,故又稱為五加參,又稱未來人參的代用品。
刺五加别名刺拐棒、五加皮(藥名),為五加科落葉灌木。生于海拔500米~20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或闊葉林下,特别在撫育采伐後的針、闊林下,生長茂盛密集,在林緣處也有生長。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敦化、安圖、和龍、龍井、汪清等縣均有分布。根、莖、葉可入藥。根皮稱“五加皮”,根、莖、葉可制五加沖劑等。
古醫籍認為,刺五加“補中益精、堅筋骨、強志意,久服輕身耐老。破遂惡風血,四肢不遂,賊風傷人。明目下氣,治中風骨節攣急,……補五勞七傷。”其藥性為,味辛、微苦、性溫。歸脾、腎、心三經。具有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祛風除濕功能。适用于風濕痹痛,四肢拘攣,水腫,小便不利,腰膝軟弱及小兒行遲等。
中醫認為,刺五加性溫,歸心、腎兩經,有較好的補腎安神功效,用于腎精虧虛,心神不甯之證。《本草綱目》謂其能“進飲食,健氣力,不忘事。”刺五加補腎安神功效與其對中樞神經系統作用有關,并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刺五加味辛性溫,有活血通絡作用,可用于治療血脈不通、氣血淤阻之證。《藥性論》謂其:“能破逐惡風血……主多年淤血在皮肌”。刺五加活血通絡功效主要表現在對血液系統作用上,改善血流變、抗血栓形成、抑制血小闆聚集;刺五加性溫善補,具有益氣固本的功效,《神農本草經》謂其“主心腹疝氣、腹痛……”《雷公炮炙論》謂其有“陽人使陰,陰人使陽”的作用。刺五加益氣固本功效主要與其對免疫系統,應激系統作用有關。刺五加多種成分對幹擾素的生成有促進作用;刺五加具有較好的強身延年作用,為養老保健佳品。《本草蒙荃》謂其“堅筋骨健步,強志意益精,輕身延年,長生不老,真仙經藥也。”刺五加強身延年功效主要與延緩衰老、抗氧化作用有關。
現代科學研究,刺五加根及根莖含多種甙類,是其主要有效成分。還含多糖、異秦皮定、綠原酸、芝麻素、硬脂酸、ß-谷甾醇等。
國内外研究成果表明,刺五加有良好的抗疲勞作用,較人參還要顯著,對中樞神經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并能明顯提高耐缺氧能力。對改善睡眠有明顯的作用,對改善興奮與抑制過程有雙向調節作用,對記憶力、注意力有改善,防止記憶減退,改善情緒,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腦力,增進體力與智力效能。
刺五加既有雄性激素樣作用,也有雌性激素樣作用,對性功能障礙和性功能衰退有治療和預防作用。能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促進抗體生成,提高玫瑰花結的生成率,增加脾髒重量。對苯和環磷酰胺引起的白細胞減少有提高作用。對多種毒理作用有減輕和抵抗毒性的作用,對惡性腫瘤有一定抑制作用,能減輕抗癌藥物的毒性,對放射性損傷有保護作用。實驗表明,刺五加皂甙對肺癌細胞株亦有明顯抑制作用。
刺五加能調節内分泌功能紊亂,參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血糖的調節,刺激性腺和腎上腺的分泌功能。具有同化作用,增加體重,促進失血後血紅蛋白的恢複。有抗炎、擴張血管、增加冠狀動脈流量、降血壓等作用。
研究還證明,刺五加有延緩衰老的作用,能消除體内氧自由基,修複被氧自由基損傷的組織和細胞,增加防禦和抵抗疾病的能力,達到延年益壽。對更年期綜合症、老年病有一定療效。長期服用明顯推遲老年病出現的時期。
臨床常應用于神經衰弱、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糖尿病、慢性中毒、血栓性閉塞性脈管炎等。
此外,用于冠心病、心絞痛,有益氣活血作用,能使胸悶疼痛,心悸氣短等症狀得以緩解。本品入肺經,用其片劑治療脾肺氣虛型的慢性支氣管炎也有良好的效果。
服用方法:内服水煎6克~15克;或研末2克~5克;亦入丸散。用于神經衰弱屬心腎不足者,多浸酒内服,或制成糖漿、片劑、酊劑運用;用于腎虛體弱,腰膝酸軟或見陽痿、早洩等性機能下降者,可單用本品各種制品服用,或配伍杜仲、菟絲子等以補腎強腰,益氣壯陽;用于風濕痹痛,日久不愈,兼見肝腎不足者,刺五加可以标本同治,可泡酒飲用,亦常與雞血藤、木瓜、威靈仙等祛風通絡藥同用。
刺五加雖然不能包治百病,如果能長期服用,可預防或減少許多疾病和痛苦,并強身健體,延緩衰老,提高生命質量。
中醫認為,實熱症及陰虛火旺者慎服。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戴寶柱
編輯:于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