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一段時間後,醫院都會開維生素D給家長,讓每天都給寶寶吃。
同時,很多寶寶去體檢的時候都會被說缺鈣。這就會讓很多家長急眼,寶寶(比别人家的孩子)出牙慢、走路晚、腿紋不對稱等等都會被歸咎于缺鈣。于是很多家長就開始從各種能補鈣的角度開始給寶寶補鈣。
但是,有句話叫過猶不及,任何營養物質都有一定的量,超過了這個量就會對人體産生不好的影響。因為現在重視補鈣,所以家長們會把寶寶平時吃的食品等一股腦的買成高鈣的,這樣就很容易造成鈣攝入過量,這會給孩子的健康帶來很大的隐患。比如血鈣濃度過高,會加重腎髒負擔,還可能引起腎功能不全、組織鈣化和腎結石,還會引起軟組織鈣化和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可千萬别寶寶一有什麼情況,就先想着補鈣了。
既然說缺鈣,又說不讓補鈣,那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現在就要看維生素D了,我們首先要了解維生素D是幹什麼的,一直給寶寶補,作用又是什麼,鈣能補過量,維生素D會不會過量。
在小腸,維生素D能夠幫助鈣的吸收;在血液中,它能夠幫助調節血鈣濃度和鈣磷比;在骨骼中,它能夠幫助鈣離子進入成骨細胞,協助骨骼形成;對孕媽媽,它能夠幫助胎兒從母體獲得鈣。
維生素D對鈣可以說是全程陪伴無微不至了,而缺乏它的後果确實也很嚴重,比如寶寶缺乏維生素D會導緻佝偻病,而大人則會患上骨質軟化和骨質疏松。不過,人體卻常常無法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在食物中含量相當低,因此想光靠食物來獲得每天所需的維生素D是不現實的。
另外,雖然我們的皮膚受到陽光照射時,能在紫外線(UVB)的作用下,産生維生素D。但有個前提,那就是不能做防曬,而且由于皮膚裸露面積和陽光強度的關系,産量并不穩定,比如冬天我們可能隻會露出臉和雙手,這時陽光的作用就很有限了。而且小寶寶皮膚很嬌嫩,不抹防曬霜的話,受到陽光直曬很可能發生曬傷,增加皮膚癌的風險,所以靠曬太陽補維生素D并不适合小寶寶。因此,我們需要适當補充維生素D。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
适當補充維生素D,通常為400國際單位/天。早産兒應提早在出生後2個星期開始補充,足月兒則在滿月後開始。生後3個月内可用到每天800國際單位,以後減至每天400國際單位。同時适量添加鈣粉。2、3歲以後,寶寶生長速度減慢,戶外活動增多,一般無需再服用維生素D。
在寶寶補維生素D中,家長經常容易犯下的錯誤
1.未經醫學檢查就給寶寶補維生素D的鈣
寶寶補鈣一般是指補充維生素D,因為寶寶容易缺乏的是對奶中鈣質的吸收,可以通過适量補充維生素D來促進寶寶對鈣的吸收。小寶寶的主食是奶,所以寶寶對鈣質的攝入一般是充分的,大部分寶寶的缺鈣缺的不是鈣質攝入,而是對鈣質的吸收哦!
隻有那些奶攝入不足,又有缺鈣表現的寶寶才需要經過醫生檢查後确認是否需要直接補鈣,補多少鈣。盲目給寶寶補充鈣質對寶寶的身體有害無利。
2.通過給寶寶添加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重複給寶寶補維生素D
母乳喂養寶寶每天應該補充維生素D400國際單位。一般寶寶的奶粉或輔食中會适當添加一些維生素D,這時,父母應該減除寶寶每日食物中攝入的維生素D量,再給寶寶補充減量的維生素D。
可能含有維生素D添加的寶寶食物有:嬰兒配方奶粉;嬰兒米糊;嬰兒營養面條等
3.給寶寶吃魚肝油、魚油等補品,重複給寶寶補維生素D
魚肝油、魚油等并非補品,而是藥品,含有大量維生素D和維生素A,家長應該根據寶寶的生長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這些藥品,而不是自行重複補充給寶寶
4.寶寶不缺維生素A,卻給寶寶補維生素D導緻維生素A過量
母乳中的維生素A含量較多,所以攝入母乳充分的寶寶一般是不需要補充維生素A的。母乳中維生素A 的含量高于牛乳,若是乳母養分足夠、膳食平衡,乳汁中的維生素A大多能滿足嬰兒的需求。小兒每日需要維生素A1000-1500國際單位,而維生素D的需要量則為400國際單位,兩者比例應保持在34∶1。比例失調會引起中毒。新型的魚肝油制劑兩者的比例為3∶1,中毒現象已較少見,盡管如此仍須加以警惕。在沒有醫學指征的情況下,最好不要擅自給母乳寶寶補充維生素AD,隻需補充維生素D即可。
總之,給寶寶服用何種維生素D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補充的劑量總和。不要被“維生素D、維生素AD、魚肝油、魚油”等名頭困擾,400國際單位/天維生素D才是寶寶常規補鈣的關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