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建築手記 ,作者Dai
作者簡介
胡紹學
1936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顧問總建築師,17歲考入清華大學建築系。
1959年畢業後留校從事建築教學及建築設計工作至今
1989年于英國牛津理工大學進修
1993年于美國哈佛大學進修
1993年至1997年擔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
1989年至2000年擔任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
2000年獲得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稱号
《故鄉》《故事》《故人》這三本書是胡紹學教授對過往生活的凝練記錄,從童年回憶、少年求學、成年旅居一直寫到從事建築工作,乍看是一位建築師的成長史,行文卻是以普通旅行者的視角,如他調侃道像是“藥盒背面的手迹”般娓娓道來。這樣的随筆叢書給初入建築學大門的我很多有意思的啟發,讓我意識到胡先生手繪的這些精美的既成形象或方案草圖,已然是一種可以激發共同記憶的精神載體。相信這樣輕松愉快的圖文可以給大家帶去一些别樣的靈感和思考。
《故鄉》《故事》這兩部依次講述了童年及工作後在國外的遊曆;
《故人》則另外記錄了和作者的前輩、老師、同行相處的經曆。
因全冊書散文且偏向非專業性質的緣故,對此三部曲将以文中的線索——對各種建築的回憶和思考為骨架進行選擇性地拆解。
01
記憶中的建築
在第一本《故鄉》中作者可以說是幾乎用鋼筆速寫“複建”了兒時記憶中的場景,不得不讓我贊歎一下記憶之深刻以及畫面概括之精煉。曾試想倘若自己堅持手繪、精于速寫而非略略地“到此一遊”式拍照,恐怕我不會如此健忘——即使生長起來的地方,在一番城建拆改後,一年半年沒經過的我竟然都對原貌毫無印象了。
《故鄉》着墨于對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杭州老城及景甯縣(現浙江省畲族自治縣)的場景回憶複原,可以窺見童年 or 故鄉情結在許多建築師與建築學子身上的淋漓盡緻的體現。胡紹學先生閱盡千山,踏上過那麼多土壤,最中意的還是故鄉的青磚黛瓦,茅檐滴雨,草色青青(浙江人深表贊同)。建築師如同導演、作家,需要允許自私的、生發于自身經曆的創作産物的出現。
部分建築速寫 ©《故事》
需要可惜的隻是舶來文化卻忘記本源這回事。就像你不能指望一個沒體驗過精英奢華生活的設計師在做高檔别墅設計方案的時候盡善盡美,也不能讓沒體驗過農村生活、不懂農民需求、脫離中國鄉土審美語境的相當一部分海歸設計師去設計指導鄉建改造。
截圖©up:國仁鄉建
三農專家溫鐵軍教授講元教育及制式教育的這一期提到新農村建設“三新”政策,指出了這種在生态化設計提出背景下因理念沖突所造成的鄉建敗例的普遍現象。(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看這一期,聽得我意猶未盡)。
02
建築地圖
《故事》片段式地講了歐洲遊曆的城市、建築以及背後的曆史故事。這裡手繪的意義就更加輕松、大衆,不再像回憶故土一樣總帶着遺憾地去紙上補完。沒有什麼比邊畫邊走的“普通人”更酷更惬意的了。
行文主要圍繞巴黎、威尼斯、倫敦、波士頓、紐約、日内瓦等歐美城市以及亞洲國家日本的旅居展開叙述,每一節篇幅不長,在我看來更多主要是對建築速寫的場景描述和補充。這也意味着作者在平衡插圖和文字的作用,贅述不如簡述,給予讀者更多想象空間。
其中幾個提到的現象還蠻有意思:
論巴黎城市的色彩是什麼?
作者答是現代前衛包容低調的灰色。
這一部分聯系了國内各大城市規劃指導文件中也出現的“色彩研究”。首先且不去深入探讨色彩背後反映的城市特征、地方氣質、人民群衆的心理等等問題。正如作者所說,我認為把當地自然環境和傳統建築空間中提取出來的幾種顔色組合一下就說規劃用這些“代表色”是不太妥當的做法,各城市樣貌特色皮膚的泛用我認為改變不了“千城一面”的本質,從過去至當今絕大多數城鎮集群的發展目标都是通過資本和産業集群效應實現快速工業化這一點來看。大需求不變,自然規劃上沒有為不确定的長遠生态預留空間,建築物也就按照既定的市場規律快速生長。
書中在日本這一節講日本曆史上第一座枯山水庭園龍安寺石庭,講在物理空間中置石藝術的數理解釋。
下圖為龍安寺石庭15個石塊布置以及其所對應的引力相互作用的圖解。據說人視點無論怎麼在觀賞面變動都隻可窺見其中14塊石頭以喻人生之不圓滿。這在當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
03
工匠與大師
《故人》這部中所有出現的相當一部分建築手繪是項目方案草圖,整體算是團隊中建築師對建築的概念推敲、方案反複打磨過程的第一手記錄。這本書首先是上世紀中國建築界師生們的故事,關于師生間薪火相傳的工匠精神和大師風範。他們堅定不移的理想主義者,曆盡苦難,砥砺前行。作者回憶梁思成先生提到的“拙匠”和“哲匠“,說的就是對”工匠精神“的定義。
“匠”的意思是認真、細緻、精益求精,将自己的這份工作發揮到極緻。而“拙”則意味着藝術的境界,所謂的返璞歸真。作為建築師,我們的終極追求就是這三點:
第一,有藝術追求的、能探索、能創新的;
第二,技術娴熟的、特别具有工匠精神的,對材料、力學、各種結構、規劃、消防、節能全都應該懂;
第三,與時俱進的,不能停留。具有這三個方面就是一個“哲匠”。
——胡紹學在會議的公開演講
作者與幾位打入中國市場的建築師(比如安德魯、紮哈等)交往共事的經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中國正逐漸擴大建築設計的包容性的事實。北京,尤其成為世界建築野心家們的試驗場。
國家大劇院、中央電視台、鳥巢……這些看似出格的鋼鐵龐然大物被充當新的北京名片,一時引起一片嘩然:相當一部分人批評這些“舶來品“毫無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尊重,尤其是安德魯設計的國家大劇院,位于北京中心軸線上,其遭受的各種指摘可想而知。
東西方文化有本質上的沖突性和互補性,而它們的至高點是共通的。有東方視角、異域文化進駐西方傳統建築語境的先例(如貝聿銘,盧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可是用西方視角的産物去诠釋東方文化,何其困難。
國家大劇院 ©Bing圖片
初次見到國家大劇院是在高二。當這個龐然大物赫然盤踞在面前時,像是一個長滿鱗片的銀色甲蟲。不巧那天天氣也不好——看來觀賞水中月的盛景似乎還需天時地利吧(笑)。
04
結語
關于手繪,關于建築,關于旅行。
照片寫生,韓國某島住宅群 ©Dai
在韓國旅遊的時候對傳統建築幾乎沒什麼印象(跟我國恢弘的古建築相比相形見绌哈哈),但是經常能見到比較有特點(奇奇怪怪)的住宅(群),沒有多想就拍下來了。
照片速寫,溫州老街一隅©Dai
曲街深巷總是很有魅惑力。
向下滑動預覽
這套叢書是高中畢業至大一上這期間當閑書翻完的,書本不大,是最愛硬殼的手掌書!在今天看來它們也的确很“閑”,似乎除了精美手繪和幾個方案之外沒有什麼專業的東西在裡面,但對我而言在完全門外漢的當時讀起來真是特别感動(和《看不見的城市》如出一轍)——它把生活、旅行的經曆用建築的某種語言拼貼在一起以激發自己和他人更多的想象,正如許多藝術家和設計師制作moodboard、研究學者利用盧曼卡片筆記法一樣,都是在構建個性化的輸入和輸出系統;這個框架結構一旦建立起來了,意味着有了對自我認知局限的清晰認知,創造力就在這局限中不斷地迸發出來。把自己作為方法才能有屬于自己的表達,我想就是這麼個樸素的道理吧。
所以,如果有什麼哪怕微不足道的習慣恰好是你享受的,那為什麼不堅持下去呢?
本篇文章作者
Dai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