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兒童繪本故事小青蛙找媽媽

兒童繪本故事小青蛙找媽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7:14:10

兒童繪本故事小青蛙找媽媽?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師作者大大長期更新文章,願閱讀可以點亮每個人的生活,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兒童繪本故事小青蛙找媽媽?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兒童繪本故事小青蛙找媽媽(親子閱讀兒童文學鼹鼠的月亮河)1

兒童繪本故事小青蛙找媽媽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師!作者大大長期更新文章,願閱讀可以點亮每個人的生活。

★點擊閱讀全文,獲取作者更多文章。

今天分享《鼹鼠的月亮河》,是中國兒童作家王一梅的代表作。

1994年起,王一梅開始發表童話作品,出版圖書200多冊,至今已經出版了《恐龍的寶藏》、《鼹鼠的月亮河》、《木偶的森林》等多部長篇童話和數百篇短篇童話,短篇童話《書本裡的螞蟻》還入選了人教版、冀教版的小學語文課本。

評論家稱,王一梅的作品可以用以标示中國原創兒童文學作品所達到的一定的藝術高度。王一梅是當前抒情派的一個探索者,一個認真,勤奮執着的,有理想、有才華、有個性、有追求的探索者。

《鼹鼠的月亮河》是一本讨論愛與成長的童話,文字幹淨簡潔,是一本非常純粹的兒童之書。這部童話并不倚靠複雜的情節,強烈的沖突,矛盾去構建世界觀。作家用一種溫柔、溫暖的語氣輕聲細語,一步一步地引導着讀書的孩子陷入情節。

《鼹鼠的月亮河》毫無疑問鼹鼠是絕對的主角。月亮河周圍就生活着兩個鼹鼠家庭。鼹鼠米先生是一位挖掘專家,他和米太太生下了九個鼹鼠兒子。鼹鼠尼先生是後搬過來的,他和尼太太生下了13個鼹鼠女兒。月亮河是他們交彙的地點,這條大河幹淨清澈,甯靜又夢幻,似乎可以包容所有。

工作了一天的米先生會到月亮河中洗個澡,洗去一身的疲憊。小主角米加經常在月亮河邊發呆,用河裡撿來的卵石搭建那個沒有屋頂的“城堡”,靜靜地看星星。米加又在這兒,遇見了尼先生的女兒尼裡,他們每晚都在月亮河見面,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月亮河貫徹了一種甯靜的美,不管讀到哪裡,腦海當中都不會忘記那樣一幅充滿溫馨的畫卷。夜深了,熱愛工作的鼹鼠爸爸依然忙碌,勤勞善良的鼹鼠媽媽正在給孩子們準備晚餐。

小房子的門口有一條安逸甯靜的大河。清澈的河水裡都是光滑的鵝卵石,擡起頭就會看到浩瀚璀璨的滿天星鬥,皎潔的月亮格外明亮。月光倒映在波光粼粼的大河中,被河流切成了細碎的剪影,嘩嘩的流水聲就是這裡最美妙的伴奏。

值得一提的是,作家創造了很多既遵循兒童邏輯又充滿美妙幻想的微小情節,讓故事不斷迸發出神奇的驚喜感,升華為互相關愛的真實溫情。

書中有一個女巫,叫噴嚏女巫,她是一個特别有意思的角色。起初她對人特别兇,而且還一直打噴嚏,根本就沒有人敢靠近她。可是偏偏作家加了這樣一個設定。當噴嚏女巫停止打噴嚏的時候,她施的魔法才會奏效。于是,麻雀們給噴嚏女巫送去了一條圍巾,圍上圍巾的噴嚏女巫,果然就不再打噴嚏了,脾氣也變好了她施的魔法也跟着奏效了。

作家沒有解釋為什麼女巫打噴嚏時候,這個魔法會失靈。但是按照孩子們的邏輯,帶上圍巾的女巫會自然地感覺到溫暖,也就不會再打噴嚏,那麼這一切似乎是合情合理。作家也在傳遞一種為他人圍上圍巾,關心身邊的人,照顧身邊的人的美好情感。

再比如,貫穿故事始終的那顆月亮石,本來是鼹鼠尼裡,從月亮河裡撿出來的一塊非常普通的卵石,尼裡就把這顆卵石送給了米加,這卵石就擁有了特殊能力,仿佛就是一種友情的見證。

當米加思念尼裡時,就能夠從月亮石上看到尼裡的臉。當米加想念從前的烏鴉夥伴時,就從月亮石上看到了烏鴉夥伴的婚禮。

作家還是沒有費筆墨去解釋,為什麼月亮石會擁有這樣的特殊能力。但在潛移默化當中,她滿足了孩子們純潔的願望。當你真正關心你的夥伴時,任何一樣普通的東西都擁有重要的意義,都能成為彼此心靈相通的橋梁。

因此,當米加冒險歸來,回到月亮河時,見到了朝思暮想的尼裡,兩人之間卻沒有說什麼特别感人的話。米加隻是靜靜地掏出了那顆月亮石,展示給尼裡看,兩人相視一笑,就都懂了。無論距離多遠,隻要心靈相通,美好的友誼就會一直陪伴彼此身邊。

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包含了太多的意義,偉大的感情永遠不在于語言,而是行動。其實故事的篇幅很短,隻有四個章節,當故事慢慢展開的時候,每一個情節的開始,作者又會精心地設置一個好像能看見答案,又帶着些許疑惑的朦朦胧胧的問題。

比如故事的開篇,我們的小主角鼹鼠米加出生了,與鼹鼠米先生先前八個棕色毛發,健康漂亮的兒子不同。米加是一隻黑毛鼹鼠,長得又瘦又小。米加的出生并沒有讓米先生十分開心,反而充滿了擔心和焦慮。這是不是有點像安徒生童話裡醜小鴨的故事呢。

這時作者就悄悄設置了一個問題,特别的米加還能獲得父母的關愛嗎?米加的八個哥哥會不會也像《醜小鴨》中的其他動物,對待醜小鴨一樣嫌棄欺負弟弟呢?

再往後看,小朋友又會發現米加這隻與衆不同的黑色鼹鼠,特别喜歡睡懶覺。即使全家人都醒了,米加也在呼呼大睡。那麼米加為什麼天天睡覺呢?

這就是米加的又一個特别之處。孤獨的米家沒有什麼朋友,每天颠倒黑白,等到家人們都睡下之後,米加才悄悄起來活動。靜靜地在月亮河周圍散步玩耍,思考着心事。那麼米加會不會改變自己的習慣,交到朋友。就是作者設計的第二個疑問了。

等到米加又長大了一點點,要被爸爸米先生安排去學習挖洞的技巧。這是每隻鼹鼠必須掌握的生存技巧,可是米加似乎沒有這樣的天分,他不喜歡挖洞,卻想當個發明家。第三個疑問就随之而來咯。當自己的夢想與父母的期望産生沖突後,究竟要如何選擇呢?

我們現在回看這些問題,其實每一個都不簡單。即使是成年人也沒辦法給出完全正确的答案。作者卻用兒童的語言與并不複雜的故事,一步一步地引導孩子對于成長,對于如何認識自我去産生思考。當你作為一個不被父母看好的孩子,當你在成長中孤立無援,無人理解。當你的夢想被父母視作無用的幻想。你該怎麼做呢?

這和安徒生在《醜小鴨》中,傳達的主題精神有些相似之處,都在講述迷茫之中,尋找真正自我,認可自我的過程。作家首先用主角米加作為不斷探索的視角,嘗試着解決問題。毛色特殊,行為特異的米加對自己的身份産生了巨大懷疑。他經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真的不是一隻好鼹鼠嗎”?

但是和一般童話角色不同的是,米加沒有急于否定自己,也沒有立刻改變自己。刺猬先生對于米加來說,是一個尤其重要的存在。米加喜歡白天睡覺,晚上出來活動,所以米加的父母總是誤解米加,認為米加是一個懶惰古怪的孩子,刺猬先生卻拿自己當成例子,給米加帶來一種辯證的思考。

他作為一個勤勞的搬運工人,會睡上一整個冬天,也沒有人說他是懶惰的。其實這傳達了兩個信息。第一,每一個人都能夠看到刺猬先生努力工作的樣子,所以自然地忽略了他長時間的冬眠休息,這就是所謂的“群衆眼光”。往往會根據一個人所取得的成績來給這個人定性。而米加之所以被誤會,不被理解,就是因為他颠倒黑白,不會挖洞。沒有取得所謂的“大衆眼光”下應該取得的成績。

第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像是刺猬會冬眠,鼹鼠愛睡覺。這都不是錯的。做自己就好。别人的眼光永遠與自己對自己的認知存在誤差。你比别人更了解你自己。

有了這麼一番開導,米加才打開了心結。原文描述說,“他不再覺得寂寞,也不怎麼在意自己是一隻黑色的鼹鼠了”。這說明米加學會了接受自己,這是他重新定義自己的第一步。然後我們看到米加為刺猬先生制造了便利的滑輪機械,讓刺猬先生的工作更加輕松便利了。

這件事情雖然沒有得到米先生的稱贊,但是卻讓米加意識到了自己的重要性。他漸漸懂得了自己那不被父母認可的理想,其實是有意義的。米加因此獲得了獨立的判斷是非的能力,不再盲目地服從于父母的想法。不再顧及所謂的“群衆的眼光”。

于是才有了米加離開月亮河尋找夢想的旅程。這次離開,是米加對于世俗眼光的一種抛棄,是他堅持自我的重要體現。大朋友當然就可以從這裡告訴孩子,米加這隻小鼹鼠在做這些選擇的時候,究竟克服了多大的阻力,又包含了多少積極的力量。

其實,很多孩子都有過類似的想法,會問自己說“我為什麼跟别人不一樣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換一個方向,你為什麼要和别人一樣呢?或許你的特立獨行,你的“不合群”就是你獨一無二的閃光點呢。或許未來的某天,這些特别的地方會讓你變得無與倫比,閃閃發光呢。

除此之外,作家還涉及另一個特别的情節,轉換了米加審視自我的視角。米加被魔法師咕哩咕,不小心便成為一隻烏鴉。盡管外形發生了變化,生存環境也從地底來到了樹上天上,米加也沒有忘記自己是誰,他和同伴介紹自己的時候,都會反複的強調,我是一隻鼹鼠。而等到老鷹準備襲擊烏鴉種群的時候,是米加使用鼹鼠挖洞的技巧,和其他的烏鴉颠覆常規地一起挖好了地洞,躲過了老鷹的攻擊。

當烏鴉們詢問為什麼米加明明是一種烏鴉,卻可以挖洞的時候,米加隻是堅定地說,“因為我是鼹鼠米先生的兒子”。米加的這句話充滿了自信,代表了他和父母,與過去,與自己内心的一種和解。這時的米加已經完全抛棄了從前的認同危機。他肯定了自己是誰,抛棄了心底的自卑。

作家很中性的地處理了父母的夢想與自己理想之間的關系。當面臨絕境時,父母強迫孩子學習的那些技能是完全配派得上用場的。這可能就是作家要對孩子們說的話了。當父母在嚴格要求我們時,其實也包含着一種濃濃的愛。真正的愛,需要互相理解。

我們自然能看到,作者更深層次的立意在于,她設計的每一個有關于成長的問題,都不是孩子一個人可以獨立解決的。因為這些都與父母息息相關。父母的看法,父母的期望,父母的關注,父母的認同。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是雙向的,想要獲得最優解,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參與。

關于孩子的問題,全部與愛有關。必須用愛解決,這種愛就包含了血濃于水的親情。也有父母對于孩子不應吝啬的鼓勵與包容。

閱讀推廣人胡志遠說,月亮河的美,不止在于那蜿蜒的河流、清清的河水、朦胧的月色、光滑的卵石,更在于這裡人們心靈的美;純樸、真誠、寬容、進取等等美好的品質。所以米加的故事讓人難忘,月亮河更讓人難忘。

- End -

歡迎分享朋友圈 轉載請獲取授權

-作者-

趙梓君,每天一篇文章,記錄工作生活、讀書學習的點滴。做一顆傳播愛的種子。

公衆号:趙君。寫作不隻是在記錄,而是在喚起一些沉睡着的美麗的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