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人在步行時,足部承受的壓力,是我們體重的1.2倍;如果是跳躍的話,更要承受高達體重5倍的壓力。
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個人,他的體重是60公斤,每天走8000步的路的話,他的雙足一天下來,就得要承受高達576公噸的地面反作用力。一雙小小不到5公斤的腳,卻得要承受這麼大的力量,如果我們的足部結構正常,肌肉系統消耗最少的力量也能支撐身體的重量,幫助我們節省“體力”。
若不正常,就會引起各種問題。
因此,足部的覺知在瑜伽練習甚至是日常生活中,都是至關重要的。
“天然減震器”——足弓如果身體是大樓,那麼腳底就是地基,腳底不好全身倒。
而鍛煉腳底最重要的就是鍛煉足弓!
當在做瑜伽站立體式的時候,
老師會說“雙腳紮根,足弓上提”。
那麼一定要先知道足弓長什麼樣?有什麼作用?以及足弓到底怎樣産生的?
1.什麼是足弓?足弓是由足部骨骼(跟骨、距骨、舟骨、楔骨、跖骨等)構成的拱形結構,此外胫骨後肌、腓骨長肌、足底筋膜韌帶等對于足弓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足弓分為内側縱弓、外側縱弓和橫弓三個部分。
足弓的維持,是依靠楔形骨本身的拱形的砌合、韌帶的彈性和肌肉的收縮。這三者共同構成了維持我們足弓的三道防線,骨骼構成足弓的第一道防線,韌帶是第二道防線,肌肉是維持足弓的第三道防線,亦是最主要的防線,而且還是你通過鍛煉,最容易加固的防線。
2.足弓有什麼作用?這三個足弓分别行使不同的功能!
比如像我們腳的内側最大的縱弓,也就是A到B,主要負責,吸收活動過程中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緩解對身體的影響,所以它其實主要起到避震的作用,屬于彈性足弓。
外側的縱弓,從足跟到後面兩個腳指,也就是A到C,它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我們的腳踝和足部,在運動過程中幫助我們承受重量,支撐身體的功能。屬于支撐足弓。
橫弓位于五個腳趾的根部,從B到C這條,通過它的活動,足會引導身體的方向,同時調節身體重心和重量的分布,然後維持身體活動和運動當中的平衡。屬于平衡足弓。
足弓的主要作用是使足底血管神經免受壓迫,緩沖減震、使足能夠适應凹凸不平的地面從而具有很好地靈活性,同時保持穩定性,并産生一定的推進力。所以,足弓又被稱為“ 天然減震器”。
3.足弓是怎樣産生的?其實孩子在一出生的時候,是沒有足弓的。他們小腳丫是完全平的狀态,一直到小孩學習用腳接觸地面,承受身體重量,慢慢站起來,直到學會行走之後,足弓才逐步形成。
這是因為人類在由四足爬行到雙足站立行走的過程中,身心重心會變高,所要承受的重力的影響也會更多,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平衡、穩定的支撐能力,以确保我們不會被重力壓垮。也就是說足弓的産生,是人類雙足在進化過程中,功能的改變和進化,從而來幫助我們更好的去感知和适應周圍多變的環境。
足部對身體其他部位的影響?足弓對人體能量狀态也有顯著的影響,有足弓的人,意識是警醒的,沒有足弓的人,更容易怠惰和昏沉,也就是說疲勞度或疲勞率都更高。
足部機構出現問題,影響到步态,身體的重心就會轉換到不正确的位置上。于是足底、骨盆、脊椎的受壓就會失衡。長久下來,除了會形成足底筋膜炎、拇趾外翻、骨刺、退化,更會造成骨盆扭曲、下背痛、脊椎側彎等病變(腰部長期酸痛、胸悶、肩頸酸痛等)。所以,足弓對人體的影響能一直是從腳向上到頭部的。
你的腳足底如同身體的“根基”,雙腿、骨盆、脊柱所産生的問題在雙腳中都透露着些許答案。如果你有一些骨盆、腰椎、胸椎、頸椎的問題等身體問題,不如先檢查一下足弓。
如何判斷自己的足弓是否正常?足弓過低或過高都會給身體的整體姿勢帶來不好的影響,幫助足弓調整到正常的弧度,是我們改善足底狀态的基礎。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一個正常的足弓呢?
1.首先準備一盆石灰和一塊黑闆,然後光腳踩在石灰裡,保證自己腳底全部沾有石灰,然後再踩在黑闆上觀察黑闆上的腳印。
2.如果黑闆上的腳印大部分明顯,隻有中間偏外面部分不明顯的話,證明是正常足弓;如果看到的腳印是一個完整的,中間沒有空隙的話,則屬于扁平足;如果看到的腳印隻有腳掌和腳跟的痕迹而腳腹的痕迹幾乎沒有的話,則是高足弓。
1.認識扁平足扁平足可分為可塑性(flexibility)扁平足和僵硬性(rigidity)扁平足。
可塑性扁平足是指在站立時,體重的負荷使足弓塌陷或消失,而當沒有體重負荷時足弓正常。這種類型的扁平足主要是由于足底的脂肪厚,肌肉和肌腱力量弱造成的。對于這種類型扁平足,加強足踝和小腿肌肉訓練,可以代償足弓塌陷,矯正效果較好。
而僵硬性扁平足則不管是負重還是不負重時,其足弓都存在塌陷或消失的現象,這種類型的扁平足往往是由于形成足弓的骨頭相互位置畸形所緻。此種情況較難矯正,手術治療效果較好。
如果你是扁平足,将你的大拇指擡高,如果足弓得以恢複,說明屬于可塑性扁平,還有較大矯正空間。如果大拇指被擡起後足弓仍無法恢複,則說明是僵硬性扁平足。
2.認識高弓足與扁平足相反,高足弓是指内足弓異常過高。高足弓通常會造成足部承壓時力量分布不均勻。腳底是拱起來的, 就像鷹爪一樣。
這樣行走時足部更多的壓力落在足底外側,吸震效果較小,使得外腳踝和膝蓋感覺疼痛,嚴重的時候會導緻髋關節外旋和骨盆後傾。
瑜伽練習中,如何激活足弓?在我們看似簡單的足弓,其實對身體産生着較大的影響,因此,做好對足部的保護,使足部肌肉得到重新激活,提高雙足的覺知能力,可以幫助身體回到政委,會給身體帶來顯著的變化。
今天丫頭給大家分享一組足部激活的瑜伽體式,我們來一起練習吧:
1.英雄坐壓腳趾
英雄坐壓腳趾
益處:調整距骨的位置,穩定腳踝,增強足趾屈能力,激活足弓。
動作要領:
·跪立在地墊上,腳趾回勾,腳掌踩地;
·将自己腳踝外側向内收,腳内側向後延展;
·腹股溝折疊,臀部坐回腳跟上,臀肌向後撥開,坐骨坐實腳跟上方;
·收緊背部,保持脊柱的直立,保持5組呼吸;
2.金剛跪坐
金剛跪坐
益處:練習時,維持下腹的回收,保持腰椎的自然曲度,雙腳腳趾與腳跟持續後推,可以激活足底,重塑足弓。
動作要領:
·自然跪坐,撥動臀部肌肉,坐骨坐于足跟的上方停留5-8組呼吸。
·雙手輕觸地闆,臀部離開腳跟,回勾雙腳,腳趾推地,足跟後蹬。
·雙手有力推地伸展脊柱,同時腳跟後蹬,讓臀部慢慢坐放于腳跟,直立。停留5-8組呼吸。
3.雙角式
雙角式
益處:調整距下關節,靈活髋關節強化臀肌,用對踝關節與髋關節,下肢力線調整。
動作要領:
·雙腳打開适當的距離
·雙腳平行,雙腿伸直,深吸氣,雙手放在腰間,從髋部折疊向下
·膝蓋上提,收緊雙腿,手掌放在地闆上,吸氣,延展脊柱,保持30秒-1分鐘
4.騎馬式
騎馬式
益處:身體的重心可以自由地前後轉換,讓足弓可以自由上下活動,來保證它有一定的彈性,幫助身體支撐、避震,以及保持平衡
動作要領:
·山式站立,左腳向後一大步
·腳背貼地,右腳小腿與地面垂直
·身體向上立直,比較柔軟的伽人,可以繼續前屈向下,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5.幻椅式
幻椅式
益處:放松小腿肌肉,啟動臀肌,建立臀部正确的使用模式
動作要領:
·山式站姿站立,雙腳分開與髋等寬的距離。
·呼氣,屈髋,屈膝,前傾上半身并下蹲。吸氣時,手臂經體側向上高舉。
啟動腰大肌完成屈髋動作,腰大肌的發力用于平衡下背部力量,更好的保護腰椎,同時避免弓背。
·保持3——5次均勻呼吸的時長,吸氣,回正。重新回到山式站姿。
6.貓式擡腿
貓式擡腿
益處:非常好的體式強化核心力量,增強腰椎的穩定性,與此同時穩定腳踝,小腿,增強足背屈能力。
動作要領:
·跪姿,雙手置于雙肩正下方,雙膝置于髋部正下方。保持腹部收緊,脊柱向前延展。
·吸氣,右腿向後蹬出直至與地面平行,保持右大腿内旋,腳趾回勾,臀部水平。
·呼氣,穩定雙肩,伸展左臂向前,掌心向内。
·保持3—5次均勻呼吸,穩定核心。吸氣,回正。換側練習。
7.下犬式
益處:增強手臂、腿部、軀幹的力量,伸展手掌、胸部、背部、腘繩肌腱、小腿和雙腳,使全身充滿能量。
動作要領:
·四角闆凳跪立(如前面貓式),調整下呼吸。
·吸氣時,踮起雙腳尖擡起雙膝,将坐骨推向最高·調整雙手雙腳的距離。
·呼氣時,雙手用力撐地,沿着脊柱将力量輸送至最高點(坐骨),坐骨向後向上提,緩慢的落下腳後跟。(如果腿後側僵緊或者腳跟無法落地,你的膝蓋可以嘗試彎曲,坐骨找天花闆,等腿後側足夠有彈性,再嘗試伸直上腿。)
·小腹、肋骨内收,停留5次呼吸。
在你練習過程中,還有哪些體式老師讓你上提足弓了,或者有哪些體式讓你感覺到了足弓,都可以在評論當中留言,我們一起唠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