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 月,榮耀發布了 Magic V——旗下首款折疊屏手機。到了 11 月,榮耀 Magic Vs 折疊屏手機又來了。
一年發兩次折疊屏,有這個必要嗎?況且骁龍 8 Gen 2 剛剛發布,榮耀 Magic Vs 卻隻能搭載骁龍 8 Gen 1 。
不隻是榮耀,預計在 12 月發布的 OPPO Find N2 以及豎屏折疊手機 Flip,也将搭載骁龍 8 Gen 1 。但對 OPPO 和榮耀來說,這不是重點,折疊屏手機現階段的關鍵仍然在于「減重」。
在榮耀 Magic Vs 折疊屏手機的預熱宣傳中,反複強調「輕薄」和「長續航」,包括榮耀 CEO 趙明在預熱視頻中也着重宣傳了這兩個要點。
圖/榮耀官方微博
「長續航」對折疊屏手機的價值先按下不表,但「輕薄」已經是幾乎整個行業的共識,典型的代表就是小米 MIX Fold 2 和華為 Mate Xs 2。前者在主流折疊屏(内折)方案中做到了 262g,折疊狀态下厚度僅 11.2mm;後者選擇了外折的方案,重量更是來到了 255g。
OPPO Find N2 據傳重量甚至控制在了 240g 以下,而 iPhone 14 Pro Max 的重量正好就是 240g,這可能是折疊屏手機第一次比常規智能手機還輕。
與折疊屏手機「變輕」不同,2022 年整個折疊屏手機市場在持續「變重」。市場統計機構 CINNO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2022 年第三季度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銷量達 72.3 萬部,同比增長了 114%。另據公開報道,今年前三季度國内折疊屏手機銷量均高于去年同期。
與之相反,整體的智能手機市場還在持續萎靡,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 7113 萬台,同比下降 11.9%。
vivo X Fold ,圖/vivo
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随着榮耀和 vivo 在今年上半年分别發布旗下首款折疊屏手機,除了傳聞「在做了」的蘋果,所有主流手機廠商都已經進入了折疊屏手機市場。
但對于折疊屏手機用戶和整個行業,2022 年最核心的一個變化可能在軟件上,尤其是從谷歌發布針對折疊屏和平闆适配的 Android 12L,到微信的适配,軟件生态的跟進要讓折疊屏真正深入日常體驗了。
手機寒冬的一朵奇葩2015 年 9 月 10 月,蘋果在位于美國舊金山的比爾·格雷厄姆市政禮堂發布了 iPhone 6s,宣傳口号是「唯一的不同,是處處都不同」。為此,一位遠在廣州的律師何幹林将蘋果告上了廣州市天河區法院,何先生很不解 ,iPhone 6s外觀基本沒差異,技術參數上改進也很小,蘋果哪來的勇氣喊出「處處都不同」?
iPhone 6s,圖/蘋果
那一年,iPhone 銷量達到了巅峰的 2.312 億台,此後再也沒能超越。整個智能手機行業的巅峰還要晚兩年,到 2017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高達 15.66 億台,然後開始緩慢下降。
到今年,手機廠商和芯片廠商雙雙下調訂單,雙十一期間更是卯足勁促銷以避免過多的庫存,整體經濟環境的惡劣更是加重了手機行業的「寒意」,過去三個季度整個手機市場都在雙位數下滑。
另一方面當智能手機接近「人手一部」的天花闆,而消費者的換機周期又延長至 36 個月,手機廠商就不得不面對消費者不換機的一個核心原因——産品創新。
重點還是屏幕。過去十幾年,智能手機最核心的體驗突破都彙集在屏幕之上。從這個角度看,比起 iPhone 6s,「處處都不同」更适合 2019 年的三星 Galaxy Fold。
三星Galaxy Fold,圖/三星
2019 年 2 月 20 日,三星同樣選擇在比爾·格雷厄姆市政禮堂發布了 Galaxy Fold——搭載了一塊 7.3 英寸的可折疊 AMOLOED 柔性屏,支持多應用同時顯示;折疊狀态下還有一塊 4.6 英寸的外屏提供顯示,應用會在折疊和展開狀态下無縫切換。不管對消費者、開發者,還是手機廠商,折疊屏手機的産品形态都帶來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然而,折疊屏手機的開局就是一場災難,三星 Galaxy Fold 被首批拿到測試機的媒體曝出衆多缺陷,問題集中在折疊屏最為核心的屏幕上。三星不得不将上市時間一推再推,直到當年 9 月 6 日才正式開售。華為 Mate X 在 2 月 24 日發布,也推遲到 11 月 15 日才終于發售。
但不管如何,從 2020 年開始,折疊屏手機開始以超過 300% 的增長速度「起飛」了。
據 Omdia 統計顯示,到 2021 年年末全球折疊屏手機的累計出貨量達到了 1150 萬台,其中 2021 年全年出貨量達到 900 萬台,同比增長 309%。而據 Counterpoint 追蹤預測,今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市場将從去年的 900 萬台增長 73% 至 1600 萬台。三星還要更樂觀 ,認為今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将達到2000萬台。
三星的樂觀離不開自身在折疊屏手機市場的成功。到 2021 年年末,三星折疊屏手機出貨量超 1000 萬台,占據了整個折疊屏手機市場的 88%,也是唯一一家折疊屏手機銷量過千萬的廠商。華為作為折疊屏手機市場第二大廠商,占據了 10% 的市場份額,累計銷量過百萬台。
可以說,至少截止 2021 年年末,三星和華為幾乎占據了整個折疊屏手機市場,但其中很大一塊原因在于他們推出折疊屏手機的時間要比其它廠商早。
現在整個手機市場都面臨非常嚴重的銷量下跌,折疊屏手機則是其中為數不多的增長,同時還是手機寒冬下最能「增脂」的高端市場,各家手機廠商都不想放過。
vivo 和榮耀在今年上半年進入這個市場,OPPO Find N 實際也是去年年底才發布。小米倒是在去年 3 月就發布了 MIX Fold,但更像小米的「趕工之作」——硬件和系統都沒有準備好就匆匆上馬,導緻不僅首發退單率高,市場口碑更是滑落谷底,口碑「翻身之作」小米 MIX Fold 2 則發布于今年 8 月。
圖/CINNO Research
據 CINNO Research 統計,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折疊屏手機銷量共計 72.3 萬台,其中華為同比去年增長 95%,占市場份額 53.2%;三星同比增長 20%,占市場份額 20.5%;小米、vivo、OPPO 市場份額分别是 9%、7.7%、4.6%;榮耀和摩托羅拉僅有 3.1% 和 1.8%。
值得一提的是,摩托羅拉在 2020 年就借 razr 刀鋒之名進入折疊屏手機市場,走的是三星 Galaxy Z Flip 的豎屏折疊路線。
與大衆印象不同,目前折疊屏手機市場占據主要銷量的正是以三星 Galaxy Z Flip、華為 P50 Pocket 為代表的豎屏折疊手機,由于其時尚屬性以及較低的售價,在女性市場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包括 OPPO 即将在 12 月召開的發布會上也會發布一款豎屏折疊手機。但不管是品牌号召力還是産品力,聯想和摩托羅拉都很難在脫穎而出。不過,受限于屏幕尺寸的不變,豎屏折疊無法滿足更複雜的需求,注定無法成為主流。
而随着小米、vivo、OPPO、榮耀等廠商将更多目光聚焦到折疊屏手機,尤其當折疊屏手機又迎來新一輪變革,華為和三星的寡頭格局很有可能被進一步打破。
硬件搭台事實證明,絕大部分人都喜歡大屏,否則三星 Galaxy Note 不會一炮而紅,iPhone 6 也不會成為史上最暢銷的 iPhone。而随着屏幕越來越大,手機機身尺寸的增長到頭了,于是有了從小米 MIX 開始的全面屏化。
與此前的大屏化不同,全面屏讓手機屏幕變得更大,同時機身尺寸又沒有明顯的變化。手機廠商沿着這個方向做出了一系列大膽的嘗試,最終又都退回到了挖孔屏的産品形态。
但消費者對更大手機屏幕的需求并沒有變,我們想要一邊聊天一邊浏覽新聞;想要一邊看攻略一邊玩遊戲;想要把文字/圖片/文檔直接拖拽到微信,甚至寫 Word、做 PPT。
更複雜的消費需求和更多的應用場景,都在逼迫軟件端和硬件端創造更好的設計和空間,小窗功能是純軟件端的努力,大屏則能帶來更本質的變化。
小窗功能,圖/vivo官網
可以說,智能手機屏幕的變大是一種必然的趨勢。而折疊屏技術的出現以及人類手掌握持的極限,讓折疊屏手機成為了一種突破方向。
但就如一加創始人、OPPO 首席産品官劉作虎和小米創始人雷軍所說,折疊屏需要先達到「實用」,不僅要提供常規智能手機所沒有的大屏體驗,還要保證基礎的握持體驗。
折疊屏手機早期最受诟病的地方就是像磚頭——又厚又重,當握持都成了問題就更不能指望消費者的使用熱情了。問題在于技術和成本,單單屏幕和鉸鍊組件就占據了太多空間和重量,手機廠商還要盡量塞入旗艦級的硬件配置,以配合高端手機的産品定位和「超高端」的價格。
在 Find N 上,OPPO 的選擇是退一步,讓機身尺寸變小,配置一塊 7.1 英寸的内屏和一塊 5.49 英寸的外屏—— iPhone 13 mini 是 5.42 英寸。相比同期其他折疊屏手機,Find N 在折疊和展開狀态下都更小一些,換來的是更好的握持體驗,外屏 18:9 的比例也讓折疊狀态下更接近常規智能手機的體驗。
OPPO Find N,圖/OPPO
換言之,Find N 是在先保證折疊狀态下「實用」的基礎上,再擴展出大屏的使用體驗,與此同時還将折疊屏手機的起售價格打到了 7699 元。
小米在産品定義上選了「輕薄」。MIX Fold 2 在很多方面做了優化和取舍,比如将屏幕的偏光片換成了濾光片,從而降低屏幕的厚度;采用更窄的鉸鍊結構,代價是稍弱的抗折痕表現和較小的懸停角度;砍掉無線充電和 X 軸線性馬達。
這些都換來了一款更輕更薄更便宜的折疊屏手機。小米 MIX Fold 2 展開狀态下厚度僅有 5.4mm,折疊狀态下厚度也不過 11.2mm,重量為 262g,就算将其作為一款常規旗艦機使用也沒有問題。并且在最重要的屏幕上,MIX Fold 2 沒有打半點折扣,統一采用三星 120Hz 頂級 OLED 屏幕。售價上,小米 MIX Fold 2 也進一步降到了 8999 元起。
華為 Mate Xs 2 同樣主打輕薄,但在實現路徑上截然不同。
華為 Mate Xs 2 采用了獨一份的外折屏幕方案,最直接的好處是隻有一塊大屏,少掉的一塊常規手機屏幕意味着更輕更薄的機身——最薄處 5.4mm,折疊下厚度 11.1mm,還有更少的屏幕成本。于此同時,華為 Mate Xs 2 的售價也從初代的 16999 元降到了 9999 元起。
除了折疊屏産業鍊技術成熟帶來的集體成本下降,屏幕也是價格下探到萬元的關鍵。根據東方财富證券的一份報告,折疊屏手機 BOM 物料成本中,主副屏組件就占據了超過 50%。
但之所以隻有華為采取這套方案,很大程度上因為一個頗為緻命的問題——抗摔性。智能手機的屏幕抗摔性一直是整個産業鍊不斷努力的方向之一,即便如此,手機屏幕依然很「脆弱」,屏幕對折後在結構上還會更脆弱。
華為 Mate Xs 2,圖/華為官網
可以預見,外折屏幕方案依然會是手機廠商的主流選擇,包括接下來登場的榮耀 Magic Vs 以及 OPPO Find N2。而據目前流出的信息,兩款大屏折疊手機同樣主打極緻輕薄。
數碼博主@i 冰宇宙爆料稱,OPPO Find N2 主打輕薄,重量不到 240g,同時劉作虎也暗示 Find N2 采用了全新的材料。考慮到 Find N2 繼續保持前代的長寬尺寸,除了新材料的替換,最大的優化應該将機身整體做薄,以達到「減重」的目的。
事實上到這就能明白,從去年底開始,手機廠商就不再埋頭專注折疊屏手機的「長闆」——大屏,而是把更多的目光放在改善折疊屏手機的「短闆」,也就是握持體驗,即便是三星也在 Fold 4 上将重量降到 263g。
唯一的例外是 vivo X Fold/Fold 。
首先,手機廠商和消費者都希望折疊屏手機能做到保證握持體驗,同時硬件又要是最頂級的配置,這也是折疊屏手機高定價應有的。但是先保證基本的握持體驗,還是頂級的硬件配置,就考驗廠商對消費市場的洞察和取舍了。
vivo 選擇了與小米截然不同的方向,不僅在硬件上全面使用了頂級配置,甚至是在折疊屏手機普遍「降級」的影像配置上也做到了目前的天花闆,代價則是 15mm 的厚度和 311g 的重量。
缺點是顯然的,311g 的重量足以勸退很多潛在消費者,但 vivo 也打出了自己的差異化競争,吸引更看重折疊屏硬件配置的高端手機消費者。這樣的策略成功與否,還是要看後續的市場表現。
軟件唱戲就像在上文中提到的,我們想要更大的屏幕不隻是在于「大屏」,本質上是大屏能滿足更複雜的消費需求和更多的應用場景。
理想情況下,大屏可以同時運行多個應用,比如微信和淘寶,可以同時和朋友「購物」;也可以實現一個應用的複雜功能設計,比如視頻剪輯軟件;還可以實現信息跨應用的流轉,如圖片和文檔跨應用的拖拽。
但現實是,當折疊屏手機遇到第三方應用,大部分情況都是撲街。折疊屏的總體銷量還不夠大是一回事,各自為營的 Android 生态又是一回事。
響應式布局,圖/谷歌
今年 3 月,谷歌為 Android 12L 正式版單獨召開了一場發布會,可以視作谷歌終于重視起折疊屏手機市場了。根據介紹,Android 12L 是為大尺寸屏幕與折疊屏設備設計,不僅重新改造了多任務和多窗口體驗,系統 UI 也針對不同尺寸的大屏設備進行了适配,更重要的是面向開發者提供了響應式布局、平行視界等 API。
但 Android 12L 發布的時間點距離 Android 13 太近,以至于幾乎沒有廠商選擇跟進。上半年發布的 vivo X Fold 也隻是搭載 Android 12,去年底發布的 OPPO Find N 甚至直接跳過 Android 12L,直接開始适配 Android 13,隻有三星宣布了基于 Android 12L 的 OneUI 4.0 更新計劃。
不過谷歌發布 Android 12L 可能早就「志不在此」。伴随 Android 12L 的發布,谷歌陸續更新了針對大屏設備的開發标準文檔、設計資源以及開發工具等,如果隻是如此,真正響應的開發者恐怕寥寥無幾。而一個專門适配折疊屏和大屏設備的 Android 12L,則是谷歌提供給開發者和手機廠商的試驗場。
響應式布局,圖/谷歌
到 8 月的 Android 發布會上,谷歌宣布 Android 12L 的特性都将并入 Android 13。手機廠商和開發者終于可以往一個方向使勁了。
在此之前,手機廠商隻能基于 Android 系統自行開發針對折疊屏的功能,比如平行視界、響應式布局等。問題是各家廠商太過分散,功能和提供的 API 都不盡相同,即使開發者看到了折疊屏手機在高端市場的快速增長,也不可能針對每一家廠商都進行一一适配。
越努力越尴尬。手機廠商在系統層面進行了大量的開發和定制工作,不斷改進多任務、多窗口等功能,但沒有第三方開發者進入,整體的折疊屏生态就無從談起。當然,手機廠商也嘗試過從主流 Top 100 的應用下手,主動上門求合作,包括微信、網易雲音樂、小紅書等,甚至華為和 vivo 還做了 UI 自适應引擎,實際效果和應用範圍依然太小。
整個 Android 生态,也隻有谷歌能做到了。谷歌提供統一的 API 和設計規範開啟之後,開發者也有了一個明确的适配目标,不需要針對各個手機廠商進行适配。
目前,谷歌旗下主要的應用都已經基本完成了折疊屏的适配,第三方跟進的也不少,在國内最具标志性意義的是淘寶和微信。這意味着所有折疊屏手機不需要專門适配,直接就能使用面向大屏交互優化的淘寶和微信。
前者是所有大屏設備的噩夢,不僅是 Android 平闆,包括 iPadOS 也基本放棄适配,适配平行視界後才稍微能用。相比之下,微信針對折疊屏及平闆做了較多的适配,不僅折疊和展開狀态下自動改變應用布局,也支持了平行視界,可以分屏同時查看朋友圈和小程序,又或者聊天窗口等。
無論從哪個角度,微信對折疊屏的适配,對于國内折疊屏用戶都有極大的正面意義。
作為一款國民級應用,微信在國内移動互聯網生态中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小程序生态的間接适配同樣提高了折疊屏手機的日常使用體驗。而微信的适配也直接拉開了常規手機與折疊屏手機在使用微信時的體驗,遑論微信引起其他第三方應用的關注。
寫在最後手機不隻是硬件,就像 iPhone 的成功還在于 iOS 和 App Store。折疊屏手機當然也是,脫離硬件或軟件談體驗都是不切實際。
今天回顧折疊屏手機的短暫曆史,會發現手機廠商從早期專注「大屏」的體驗和宣傳,已經逐漸過渡到對折疊屏的「短闆」補足,開始從基礎的日常握持體驗出發,不斷改善折疊屏手機的折痕、系統體驗,以及搭載更多的頂級配置。
小米 MIX Fold 2,圖/小米
但手機廠商始終無法解決應用生态的問題,當然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手機廠商在整個 Android 生态的位置決定了,市場份額如三星也始終無法主導開發者的生态。
不管如何,折疊屏手機發展了兩年,谷歌總算重視起來,越來越多第三方應用開始适配折疊屏和平闆設備,微信的适配,也是對國内折疊屏手機市場更是一劑強心針。
不過,國内手機廠商希望通過折疊屏手機搶占高端手機市場依然不容易,除了彼此之間的競争,蘋果依然是懸在所有廠商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蘋果在做折疊屏一點也不讓人意外,然而誰也不知道蘋果何時推出。但憑借對整個生态的控制力以及對開發者的号召力,蘋果一旦入局勢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實現應用生态的适配,屆時折疊屏手機的市場必然又是一番腥風血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