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閩南的二十四節氣?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這是南宋詩人曾幾《大暑》裡的一句話大緻的意思就是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節,全國上下都開啟了“上蒸下煮”模式然而,在閩南地區,人們除了用溫度來感知節氣,更是會從一些風俗、禮節、吃穿等方面來感受四季的更替,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關于閩南的二十四節氣?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這是南宋詩人曾幾《大暑》裡的一句話。大緻的意思就是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節,全國上下都開啟了“上蒸下煮”模式。然而,在閩南地區,人們除了用溫度來感知節氣,更是會從一些風俗、禮節、吃穿等方面來感受四季的更替。
二十四節氣 閩南地區風俗多
二十四節氣是對自然、氣候、物候集大成的總結,它們附着在時間上,讓時間有了刻度。自古以來,人們依據節氣性質形成了節令生活傳統,這些節令生活傳統不僅包含節令信仰,還包含着民俗儀式、節日特色飲食等,每一個地區也都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文化特色。
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于是,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立夏。立夏時節,閩南地區有着吃蝦面的習俗。因為在閩南語中,“蝦”和“夏”諧音。而且對于講究禮節的閩南人來說,蝦煮熟之後會變成紅色,蘊含着吉祥豐富之意,于是閩南地區的人就會選擇在這一天吃上一碗豐富的蝦面,以表達對夏季的祝願。除此之外,在閩南地區還有一句諺語“立夏吃蝦面,吃了勿破病”,意思就是說,在立夏吃蝦面,一年到頭就會健健康康,不怕疾病攻擊。
寒露過後,很快就迎來“霜降”。從“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這句俗語中可以看出,閩南民間流行在每年霜降這一天進補,也就是北方常說的“貼秋膘”。那麼在閩南地區,霜降這一天要吃些什麼呢?我們也能從閩南俗語“霜降食燈柿,袂流鼻”窺見答案。沒錯,在過去的閩南民間認為,在霜降這一天吃了柿子,就可以禦寒,不容易感冒。在閩南,霜降除了吃柿子,有的人還會吃鴨子。因為民間有說法:夏秋燥熱,最适合吃鴨。
除了立夏、霜降,在閩南地區,立冬、冬至、清明等節氣,閩南人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特定文化方式。例如,立冬進補、冬至做“雞母犬仔”,清明拜祖等。二十四節氣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基因正以文化符号的方式延續,并且和閩南人當下生活有機交織着……
古老智慧綻放生機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已經深入到每一個人的生活之中,成為無法割舍的一部分。那麼,在泉州地區,各部門乃至文藝界的人們是如何來促進本地活态傳承節氣文化的呢?
“促進二十四節氣的代際傳承要從娃娃抓起,為他們提供喜聞樂見的節氣文化産品和營造各節氣的文化氛圍,并且配合課本内容、課堂教學、勞動教育和生活體驗。”鳳裡街道婦聯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伴随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升溫,人們的文化自覺意識增強,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于是該街道結合春分、清明、冬至等節氣,到轄區幼兒園、小學等開展一系列民俗活動,讓孩子直觀地感知與節氣相關的知識與文化,從而把節氣作為生活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日前,“光陰物語:泉州文物裡的二十四節氣”展在泉州海交館伊斯蘭文化陳列館三樓開幕,展覽将二十四節氣與古詩詞以及泉州文物完美融合,以詩意的方式帶觀衆感受節氣文化的魅力。
不僅如此,泉州文藝界的朋友們也在為傳承優秀文化而努力。泉州中山驿站裡,這座集文化體驗和休閑業态于一身的公益空間,除了為遊客提供服務與搭建青年創客文化平台,日前,還豐富了驿站的業态,與泉州一群熱愛本土文化的文創青年合作,将二十四節氣與閩南傳統食物相結合,共同推出頗具藝術之美的“閩式甜品”。例如,用潤餅皮包花生糖做出“春分”;推陳出新,用虹山地瓜做出“秋分”。這群文藝青年,将二十四節氣以多種面貌和形态在當代生活中展現出蓬勃生機,在日用中盡顯時令之美。
眼下,不管是官方或是民間,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守護這一份優秀傳統文化,讓獨屬于東方之美的浪漫無聲地延續。(陳嫣蘭)
來源:石獅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