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尤磊
【作者簡介】尤磊,筆名:歸去來,駐馬店市作協會員。喜曆史人文。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小編注:言不由衷:由:從;衷:内心。話不是打心眼裡說出來的,即說的不是真心話。指心口不一緻。
不是說不讓他幹,你倆都幹,你做右卿士,他做左卿士,他也不常來,我給你弄套府第,你就常住國都,我也好有個幫手。
我是幹還是不幹?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虢公感覺這個問題真的好難。
要不先緩緩?
周平王猛一激靈,這事還真不宜操之過急,那個殺弟囚母的家夥可是個狠角色。
那也隻能這樣了。
當此時,周國身邊晉國正鬧分裂,虞國在黃河以北相對遙遠,南方申、鄧隻是姻親之國,鄭國是個靠不住的,虢國地處今天三門峽市境内,扼山河之固,又緊靠天子之國,周平王把目光放在虢公身上,其實也是地緣政治使然。
這次未遂的提拔事件,鄭莊公很快就知道了,原因很簡單,隔牆有耳。
這次他行動很迅速,第一時間趕到了洛邑。
老臣國家多難,事務繁雜,這天子卿士我就不幹了吧!
三十浪當歲,他也敢稱老臣,再老還有周平王老?明顯的話中帶刺,以退為進。
我的老弟哎,你德才兼備,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哥哥我還指着你振興王室呢。再說,你撂挑子,你讓我找誰去?
忌父啊,他又漂亮又能幹,比我可強多了!話說到這個地步,也沒必要遮遮掩掩了。
誰說的?
你也别管誰說的,就說是不是吧。
我真沒說。周平王已經是哀求的口氣了。
鄭莊公冷冷一笑:那有什麼,天下是你的天下,調整個幹部你還當不了家?
周平王苦笑了一下:老弟呀,咱就别開這玩笑了,我真沒想讓虢公頂替你。
那怎麼辦?哪天你偷偷把我換了,這邊我還不知道,那我在鄭國還怎麼混?國際上也成笑柄了!鄭莊公步步緊逼。
要不然,讓狐兒到鄭國去,做個抵押?姬狐乃平王太子。
這合适嗎?還是别了吧。
合适合适,老弟你那國家治理的好,我還正想讓太子去取個經呢。那時候也沒取經這個詞,反正就是這麼個意思。
要說質子也該鄙國先來,這麼的吧,我回國後就讓忽兒先來王城。姬忽是鄭國太子。
這下周平王傻眼了,本來就是客氣客氣,可是人家不客氣了。人都是這樣,你越謙虛他越來勁,俚語有雲“假讓客碰上個熱粘皮”,說的就是周平王和鄭莊公。
國際上互換質子也是常有的事,隻是這一次是周王和諸侯互質,地位不對等,相當于老子和兒子拜把子,這可是破了天荒了。
《左傳》評曰:言不由衷,質無益也。就是說:誠意不是發自内心,交換人質也沒有用。一石激起千層浪,周鄭交質之後,諸侯們更加不把周王放在眼裡了。
周平王很生氣,當然,後果也不嚴重。生氣鄭莊公嚣張跋扈的同時,也生氣自己輕率地作出了決定。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氣急攻心,一命嗚呼。
得信後,姬狐歸國,因傷心過度,未到王都便薨逝了。周人立先太子洩父之子姬林做了天子,便是周桓王。
桓王年輕氣盛,對爺爺縱容鄭國一直心懷不滿,加上叔父郁郁而終,這筆賬也算在了鄭國頭上。
翌日朝會,桓王矛頭直接就指向了鄭莊公:您老人家乃先王舊臣,見天讓您在兩國之間奔波,姬林與心不忍,要不,您老就回國将養去吧。
他奶奶的,這是明白地趕我滾蛋啊!鄭莊公氣血上湧,剛想發作,又覺不妥,違禮之事還是少做為妙,若不然是會贻笑大方的。
老臣正有此意,今即拜辭!說是拜辭,也隻是拱了拱手便揚長而去。小毛孩子,我老人家不會善罷甘休的。
一幫老臣見主公灰頭土臉地回來了,急問緣由,得悉情況之後,都氣炸了肺。
高渠彌先不幹了:若不是靠咱們先主公,他小子說不定就流落到西戎喝羊奶去了。這下倒好,整個一個白眼狼。他做了初一,咱也能做十五,啥也别說了,出兵,廢了那幫不知好歹的孫子!
這個可真需要商榷,畢竟他是天子。說話的是穎考叔,自從讓莊公母子其樂融融後,他就坐了火箭一般從地方直升中央,做了上大夫。
鄭莊公拿眼瞟了一下祭足,大事上還得靠他拿主意。
攻打天子肯定不行,但是這氣我們又咽不下。這麼地吧,給我支兵馬,我到溫邑騷擾他一下子。溫邑是周王的糧倉,我就說鄙國歲饑,朝溫大夫借糧。同姓之國理應救濟,他若借便罷,不借我們就占了理。
好主意!鄭莊公一下子覺得天晴了大半。
一切都在祭足的預設之中。
溫大夫明知祭足是來挑事,他來了個閉門不出。好嘛,讓我吃閉門羹,你不給,我長的有手。于是,祭足指揮兵丁将成熟的麥穗割了個精光,隻留下白嘩嘩的麥茬戳地人眼疼。這還不滿足,他又駐兵仨月,秋天一到,又帶兵把成周的稻谷割了去。
這下輪到周桓王沉不住氣了,将幾案一拍,便要出兵讨伐。
周公黑肩慌忙攔住:算了吧大王,那鄭寤生就是要刺激您,可别上了他的洋學。再說,為點糧食去打仗,會遭人笑話的。
那怎麼辦?難不成讓我堂堂天子就這麼吃啞巴虧?
不這麼着還能怎麼着,鄭國日日操練,虎狼一般,再看咱們,久疏戰陣,個個都豆芽菜似的,若是開了打,結果可是真難說!
那就忍了?
忍了吧!
眼看到嘴的糧食在家門口被人搶了,桓王君臣隻能忍氣吞聲。
衛國的州籲可是不願再忍了,與石厚一番密謀之後,他覺得揚眉吐氣的時候也該到了。他即将開啟曆史上一個新的高度,那就是殺君自立。以前有這事嗎?當然是有的。州籲隻是在春秋的曆史上開了一個好頭。
相關閱讀:
成語說東周之“愛屋及烏”
成語“裂土分茅”隐藏的曆史大事件
成語“千金一笑”:漢中美人,一笑亡西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