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傳說這天是人類的誕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間稱初七這天為“人日”、“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 或“七元日”等。作為古老節日,人日在我國至少有2000年以上的曆史。
一、年初七人日的由來?
何謂“人日”?盡管各地風俗有不同,但古代就有“初七人日,從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見星辰,人民安,君臣和會”的說法。可見,古人已将“人民安”視作“人日”的核心思想。
人日,就是“人民安之日”,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七就是中國傳統習俗中的“人日”,是春節系列節日中重要的節日之一,人日在中國至少有二千年以上曆史。
據民間傳說,女娲造人時,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雞、狗、羊、豬、牛和馬,上帝在創造萬物的時候剛好在第七天創造了人,所以正月初七就是屬于人日,也是屬于每個人的生日。
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逐漸從單一的占蔔活動,發展成為包括慶祝、祭祀等活動内容的節日。可見“人日”的說法至少在漢朝時就已流傳了。
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古人認為正月初七以晴為好,寓意人壽年豐,天下大同。
唐代以後,人日節日漸衰落,但有關人日節的習俗仍有流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一些習俗還是被保留下來了,其中有些習俗對後世仍有深遠影響。
二、初七習俗知多少
在這一天戴人勝、吃七寶羹、吃面條、登高賦詩。民俗專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祈福納吉和求平保安的願望以及對“人”本身的尊重。
在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镂金箔為人貼于屏風或窗戶,也戴在頭發上,因此,“人日”也稱“人勝節”。
初七“人日”,也就是人過生日,要以七種蔬菜,煮成七寶羹,也就是将七種蔬菜,煮成雜菜湯,在農業社會,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寶羹,來年大豐收。
據介紹說,這一天,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有“撈魚生(類似吃生魚片)”的習俗,在撈的過程中還需要不斷的重複“撈啊!發啊”。其實就是意味着越撈越高,能夠有步步高升的發展。
吃面條的習俗,大部分地方在這天還有吃面條的習俗,寓意着用面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
人日這天另外一項比較普遍的習俗就是登高。人日登高與重陽登高的消極避禍的觀念不同,人日登高更具有積極祝頌祈福的内容,這一習俗其實在中國很早的時候就十分流行了。各位看官,您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贊、評論、收藏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