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南丁格爾提出:把病人安置在手術室出口的小房間裡直到病人恢複或至少從手術的即時影響中解脫。這種專門為手術病人,以後逐漸擴大到為失血、休克等危重的外科病人開辟的小房間即為ICU的雛形。
南丁格爾,最出名的護士了
1923年美國神經外科專門成立了“術後恢複室”作為麻醉科或者外科的一部分而逐漸發展起來 。1958年,美國麻醉醫生Peter Soufa建立的專門的監護單位:Intensive care unit (重症加強監護病房) ,由此出現了我們現在所稱呼的ICU,也就是醫生口中所說的重症監護病房,而他最初始的名字為重症加強監護病房。
中國的重症監護室由來那麼我國的重症醫學是何時發展起來的呢,這得從協和醫院說起,是的就是北京的協和醫院。中國重症醫學創建人陳德昌教授,他于1982年創辦了協和醫院第一個也是我國第一個ICU病房,重症醫學科從此在北京協和醫院落戶生根。
陳德昌,重症學科開創者
我國的重症醫學發展相對西方世界起步較晚,但是進入21世紀,重症醫學在學術上、研究方向上、醫療策略上都有着很多的改進和發展,從2003年的SARS、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3的H7N9以及去年的新冠肺炎,無不凸顯着重症醫學在急重症方面的巨大優勢。綜合醫院的ICU所包含的技術手段囊括了從頭到腳基本上所有的治療手段,像大家所熟知的呼吸機,監護儀,除顫儀還有此次疫情讓大家所熟知的ECMO,即體外膜肺氧合等,諸多高精尖設備給我們的生命保駕護航。
監護室有哪些高級生命支持設備氣管鏡,又稱電子支氣管鏡
氣管鏡檢查在呼吸疾病領域,已成為一項不可或缺的檢查和治療手段。對氣管、支氣管及肺内病變,氣管鏡可以清楚、直觀的發現病竈,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而且氣管鏡下治療具有損傷小、耗時短、并發症少等優點。對于呼吸科而言,氣管鏡除了常規進行檢查之外,像氣管異物,比如瓜子殼、花生粒等等,很多成人或者兒童會嗆入氣管,這時候氣管鏡取異物就是非常有效的利器了。當然像肺癌的活檢取材也離不開氣管鏡的支持。
CRRT,血濾機,透析機
血液淨化裝置
患者正在透析治療
血液透析(HD)是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腎髒替代治療方式之一。它通過将體内血液引流至體外,經一個由無數根空心纖維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與含機體濃度相似的電解質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纖維内外,通過彌散、超濾、吸附和對流原理進行物質交換,清除體内的代謝廢物、維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同時清除體内過多的水分,并将經過淨化的血液回輸的整個過程稱為血液透析。
相對于尿毒症患者,重症病房裡的病人大多因為疾病突發,并發了多器官的衰竭,其中就包含了腎衰竭,多由于感染引起,這種急性的腎衰竭,ICU裡的透析就是很好的選擇,可以臨時建立血管通道,短期内多次進行血液透析,待病人好轉後,拔除管道,對患者本身不造成嚴重影響。
ECMO,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
主要用于對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與循環,以維持患者生命。體外膜肺氧合(ECMO)的核心部分是膜肺(人工肺)和血泵(人工心髒),可以對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進行長時間心肺支持,為危重症的搶救赢得寶貴的時間。
ECMO主要包括血管内插管、連接管、動力泵(人工心髒)、氧合器(人工肺)、供氧管、監測系統等部分。
運行中的ECMO,深色血液經過充分氧合,形成鮮紅血液回到體内
右下為ECMO整體照片
從2003年的SARS、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3的H7N9以及2019年爆發的新冠肺炎,ECMO多次出現在新聞報道中。
簡而言之,ECMO的作用是心髒或者肺部疾病急性進展,其功能暫時不能滿足全身需要,外源性的幫助心髒或者肺部,代替二者進行工作,就好比腳扭傷了,拄拐杖坐輪椅,等恢複好了,再撤機。從醫學角度來說,就是給身體一個恢複的時間,給醫生對重症患者一個窗口期進行治療。
呼吸機
呼吸機算是ICU發展過程中,最基礎最核心的設備了,顧名思義就是幫助呼吸,比如患者出現肺炎,輕者多咳嗽胸悶,但重症肺炎患者嚴重的會出現呼吸困難,口唇紫绀,嚴重缺氧的表現,所以需要呼吸機建立人工氣道,幫助肺進行呼吸,将新鮮氧氣送至肺内,再将二氧化碳從肺内吸出,減輕肺的做工。
以上是重症監護的一部分設備,随着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生命支持設備推成出新,儀器呈現高精尖化、智能化。醫療技術手段也在不斷更新,治療成功率也在不斷上升。相信随着時代的發展,我國醫療技術會水平蒸蒸日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