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秀英
茶花是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讓茶花四季開花一直是世界茶花育種界的夢想,但要實現卻非易事。近年來,棕榈生态城鎮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多年的行業經驗,自主研發培育的四季茶花令業内人士刮目相看。記者采訪了公司研發總監趙強民,聽他講述四季茶花從育種、推廣到侵權、維權的過程。
▲趙強民和四季茶花盆栽
培育新優品種 獲得國際認可
談及棕榈進行茶花育種的初衷,趙強民說:“2003年棕榈承接了香港迪士尼項目,甲方對植物要求極高,希望能應用一些特别的植物材料,恰好中科院亞林所研究員高繼銀在當年的茶花學術會議上做了關于杜鵑紅山茶的報告,第一次肯定描述了其四季開花的特性。報告引起了棕榈高層管理團隊特别是原董事長吳桂昌的重視,在廣泛調研并與高繼銀深入交流後,棕榈公司于2006年啟動了茶花育種項目,組建了茶花育種團隊,并特别聘請已退休的高繼銀主持該項目。”經過10多年潛心研究,棕榈公司育種團隊在廣泛收集茶花資源的基礎上,利用我國寶貴的山茶種質資源杜鵑紅山茶和其他反季節開花的山茶原種作為主要雜交親本,與其他具有優良特性的茶花栽培種進行雜交。至今,棕榈已批量培育出夏初始花、秋冬盛花、春季零星開花的四季茶花系列新品種,填補了世界上無四季開花茶花品種的空白,目前獲得授權的山茶新品種已有40多個,在美國也已獲得了7個植物專利。
棕榈四季茶花的巨大成功得益于杜鵑紅山茶的花期性狀基因。四季茶花系列新品種與傳統茶花品種比較,實現了花期和抗性的突破。在花期上,傳統茶花品種主要集中在冬春開花,并且一年隻開一次花,而四季茶花系列新品種可一年四季開花。四季茶花耐熱、耐曬、抗寒,可在華南地區高溫酷暑條件下露地安全越夏,在西安、浙江、上海、安徽等地均可安全露地越冬。四季茶花新品種具有明顯的雜交優勢,植株長勢旺盛,四季常綠,樹型勻稱緊湊,葉色翠綠光亮,花朵稠密,花型花色豐富,花期長。
如今,四季茶花選育成果已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梁希林業科技二等獎,研究團隊核心成員高繼銀和吳桂昌也分别獲得2012年和2016年國際茶花協會最高榮譽“主席勳章獎”,這是世界惟一的一個單位兩次獲此殊榮,奠定了棕榈在我國乃至世界四季茶花育種領域的領先地位。
▲‘夏風熱浪
▲‘夏夢小旋’
采用獨家授權許可
在新優品種推廣方面,營造一個有序、可持續的市場,是我國新品種推廣面臨的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為探索适合我國花卉新品種推廣模式,棕榈采用獨家授權許可的新品種轉化方式,将山茶系列新品種的全球10年商業開發權獨家授權給廣州棕科園藝開發有限公司。廣州棕科組織第三方種植單位開展新品種擴繁生産,同時組織國内各區域的花卉經銷商,搭建全國銷售網絡,使用定制花盆和防僞挂牌,統一品牌。
自2015年開始推廣以來,棕榈通過授權許可的方式,累計許可合同金額3000餘萬元。在産業分工方面,為更好地統籌和平衡新品種研發、市場管理、産品生産和經銷等各環節的分工和投入,棕榈承擔新品種研發任務和費用,廣州棕科負責統籌産業鍊管理和維權,并承擔許可費及管理費、品牌運營費等,産品生産單位負責産品生産相關費用,産品銷售單位負責産品銷售相關費用。在産品銷售和收益分配方面,産品标準和銷售參考價由廣州棕科牽頭,結合市場制定,棕榈公司按照每棵固定費用收取許可費,生産單位和廣州棕科按照産品出圃價一定比例分成,所有産品出圃均由廣州棕科對接經銷單位,經銷單位按照制定的指導價對外銷售。
目前,依托自主知識産權品種,棕榈通過各合作單位的産品生産,有效解決了生産基地周邊勞動力就業,帶動供應鍊的相關配套資材的供應,已有部分生産基地被列為政府扶貧項目。現已基本完成授權生産基地的建設,授權合作生産基地面積約2000畝,年産量達到100萬盆以上。
▲盆栽産品生産
保護育種者合法權益
同大多數育種單位的經曆一樣,棕榈在育種過程中也遇到過很多挑戰。趙強民坦言,因為之前茶花育種經驗主要集中在花型和花色上,棕榈育種團隊以花期控制作為研究重點算是另辟蹊徑,育種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過一些問題,如花期不同,雜交育種時他們首先要進行花粉保存,在冬春季節要采集保存不同的花粉,并且要保證其活性,待到夏秋季再進行授粉。而且木本植物育種時間較長,至少需要8~10年。棕榈克服了重重困難,通過實生苗嫁接等技術,将實生苗開花時間縮短至6~7年。
“茶花多采用無性繁殖,扡插嫁接技術門檻比較低,目前在山茶新品種推廣過程中已存在未經授權許可私自進行大規模生産繁殖并對外銷售的侵權行為,不僅侵權者較多,侵權産品數量較大,而且侵權産品質量參差不齊,生産成本相對較低,嚴重危害了棕榈及産業鍊各環節單位的利益,同時也擾亂了市場秩序。多年來,棕榈不遺餘力地用自有經費堅持育種,為避免育種成本血本無歸,知識産權保護尤為重要。”趙強民說。目前,棕榈委托和協助廣州棕科開展維權調查和取證,已獲取了一批違法生産銷售山茶新品種的單位和個人信息,并與相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開展積極溝通,但是通過行政執法維權未取得理想效果,現已開展司法訴訟工作,并将于近期在廣州知識産權法院開庭。
對于維權方面面臨的困難,趙強民認為,一是在林業行政執法中,對于品種鑒定問題,相關法律法規缺少可操作性。比如《林業植物新品種保護行政執法辦法》中規定,“對于案件涉及的植物品種,可以采用田間觀察檢測、基因指紋圖譜檢測等方法進行鑒定。”但是誰來組織鑒定、哪些單位有資質進行鑒定、鑒定的具體方法是什麼、如何出具有效的鑒定結論等都沒有具體内容,讓執法工作難以開展。二是植物新品種維權取證難、周期長,維權成本高,更重要的是存在農民自繁自用免責條款,這一點不适用于觀賞植物,因為從根本上說農民不存在大量自繁自用花卉苗木的需求,基本都是為了商業利益,對觀賞植物新品種司法維權造成了極大的法律障礙。趙強民表示,目前從國家層面已頒布了相關法律體系,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出台了新品種保護相關法規,最高人民法院也出台了知識産權相關司法解釋,雖然在執行上還不是很到位,但是形勢向好,隻要品種權人不放棄,堅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定會起到相應的作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